首頁 > 電影

電影《兔嘲男孩》影評:《兔嘲男孩》:最悲哀的是喬喬不知道被關在籠子裡的是自己

兔嘲男孩影評

起初以為《兔嘲男孩》是一部像《美麗人生》一樣的黑色喜劇類型,但其實並不是,《兔嘲男孩》更像是一則諷刺意味的寓言故事。《兔嘲男孩》(原名jojo rabbit),直譯為喬喬兔或許更適合本片所要講的故事。

▲《兔嘲男孩》劇照

喬喬是電影裡的一個小男孩,但是他並不是像《美麗人生》裡那個生活在父親策劃的遊戲世界的猶太小孩,也不像是《穿條紋睡衣的男孩》裡那個把集中營當作遊樂場的軍官兒子,他是一個狂熱的納粹分子,一個宣誓要以自己的生命守護希特勒的德國少年。

▲二戰裡的小孩

兔則是這個男孩的形象,兔這個不僅是喬喬的性格反應,也是與希特勒的鷹形象形成鮮明對比,再加上影片中其他動物形象,更是能夠讓我們一下子想到了動物農場。

當欺凌喬喬的士兵起鬨喊出「jojo rabbit」的時候,你會發現這一外號讀起來非常順口,甚至你還會跟著熒幕中的角色一起附和起來,而這就是一個納粹小孩故事的開始。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過《浪潮》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高中老師和學生做了一個關於獨裁的實驗,要求學生必須做到絕對服從,一開始學生也是抱著玩玩的心態,後來越玩越沉迷於這個集體,整個實驗也早已超出老師的控制範圍,最後釀成了悲劇,被學校緊急叫停。

▲《浪潮》劇照

電影是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這個電影能夠讓我們對集體主義、獨裁等有更多的理解,也能夠有所反思。正如尼采所說的,當你在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一群高中生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像喬喬這樣三觀還未形成的十歲小孩。

《兔嘲男孩》最後的落點雖然都是反戰、和平、愛和自由,不過以一個納粹小孩思想上的轉變和覺悟為視角描繪希特勒青年團這一群體在當時看起來狂熱如今覺得不可思議的行為,還是挺有看點的。

歷史上的希特勒青年團

關於影片小男孩的行為你或許會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為什麼他們會那麼渴望加入希特勒青年團,為希特勒效力,年紀輕輕就說那麼大的詞彙。這就有必要了解一下歷史上真實的希特勒青年團。

▲《兔嘲男孩》劇照

希特勒青年團最初建立於1922年,前身是少年衝鋒隊,起初這個團體就像世界各地的童子軍一樣,通過野外露營學習一些軍事生存能力,後來被希特勒進行整編成各種團。

▲歷史上的希特勒青年團訓練

比如按性別劃分為男團和女團,按年齡再細分為少年團和青年團,10-14歲屬於少年團,14-18歲才能進入青年團。影片中的喬喬十歲,剛好符合入團的最低要求,加入的是少年團。這些團的日常訓練都是有一個成年士兵領隊的。

▲《國家地理》關於希特勒青年團紀錄片

電影開頭喬喬所學的一些洗腦課程以及各種武器的使用和軍事對抗策略,這些並不是突發奇想的項目,而確實是當時希特勒青年團所要學習和掌握的東西。這些訓練在小孩子看起來特別地有趣和好玩,所以吸引了不少的小孩主動入團,後來希特勒將其推廣至全國,要求所有小孩都必須加入,據統計當時入團人數有800多萬人。

▲《兔嘲男孩》也有類似的畫面

可能你會想,並不是所有的小孩都熱衷那些東西,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會讓自己的孩子加入,確實有這樣一小部分情況,不想加入也可以,給巨額的錢就行,而且小孩要加入父母不能拒絕否則會違法。當然還有另一些小孩更慘,他們因為跟不上這樣的訓練而被淘汰,被嘲諷,身心受到折磨,因此而選擇自殺。此外,參加訓練的小孩也常常受到成年士兵的欺凌和謾罵,其可怕程度遠比影片中喬喬所遇到的。

前陣子看到一個美國童子軍申請破產的新聞,我便看了一下資料,想看看其破產原因,發現主要是因為起訴性侵官司太多,所以賠不起要申請破產。

▲用火把拼成的標誌

當然,關於希特勒青年團最為大家所知的是那支在諾曼底擊敗加拿大坦克團的黨衛軍第12裝甲師,也叫嬰兒師。一開始他們的突襲確實贏得一時的僥倖,讓許多人猝不及防,不過後來收到猛烈反攻,他們潰不成軍,死傷慘重。

▲希特勒臨死前慰問希特勒青年團

希特勒青年團也是當時柏林的最後一道防線,希特勒鼓舞著這些少年繼續抵抗,而自己躲在地下室,飲彈自盡。電影《兔嘲男孩》也採用非常無厘頭的方式去表現希特青年團最後的抵抗,看起來非常地滑稽,而喬喬也臨危受命,被穿上黨衛軍的外套,當成俘虜帶走。如若不是K上尉幫他脫了外套,他可能就沒命了。這一幕的手法,跟《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非常相似,不同的是,一個是救贖,一個是懲罰

▲被披上黨衛軍的外套的喬喬

後來戰爭結束,希特勒青年團被解散了,這些少年的大腦又被重新「洗刷」了一遍。他們被帶去集中營裡目睹那些猶太人的生活環境和屍體,他們重新回到課堂裡被灌輸民主的思想,他們回憶那段經歷才知道自己到底經歷的是什麼。

影片中重複出現的器官

影片將這些真實的歷史變成一場異想,為了向觀眾展示希特勒的精神控制,還特意將其變成小男孩身邊一個帶有喜劇色彩的精神導師。

此外,影片中到處存在各種身體器官。比如,屋頂上像雙眼的窗戶,逢人就舉手打招呼,裝滿蝴蝶的肚子,繫鞋帶的雙腿,以及各種被妖魔化的猶太人等等,但這些都不是表達的重點,重點是大腦這個器官。

▲《兔嘲男孩》劇照

為什麼說最重要的是大腦呢?

事實上,小男孩對猶太人一無所知,對戰爭一無所知,他們在希特勒的洗腦之下,成為一具具戰爭機器,他們彷彿沒有自己的大腦,像那隻被扭斷頭的兔子,猶太人對他們而言就是恐怖的生物,長著許多奇怪器官的生物。

當小男孩遇到猶太女孩的時候,希特勒對小男孩多次強調,千萬不要讓你的大腦被別人控制!

▲《兔嘲男孩》劇照

然而,控制喬喬的大腦,控制像喬喬這樣的小孩的大腦,控制整個國家的人,不就是希特勒自己嗎?

猶太女孩某種程度上是「拯救」小男孩的大腦的人,讓他知道猶太人到底是怎樣的,讓他知道這個世界上除了戰爭還有詩和舞蹈,也讓他有了一腳踢飛希特勒的名場面。他可以逐漸控制自己的大腦,獨立思考,而不是任由他人洗刷。

▲《兔嘲男孩》劇照

而喚醒男孩大腦的是肚子裡的蝴蝶,是母親跟他說的愛,是他對猶太女孩的愛。從前是媽媽幫他繫鞋帶,後來是他幫媽媽和猶太女孩系鞋帶。

▲《兔嘲男孩》劇照

簡單一句話,愛讓大腦變得自由。

男孩和兔子的寓言故事

說實話,看完電影我其實沒有太多感觸,甚至我覺得電影遠不如真實的歷史有趣,不但沒有能夠拍出希特勒青年團的有趣,希特勒等形象設計也不夠顛覆,這個異想的世界不是我所想象的世界。儘管影片裡的很多細節很豐富,也很值得玩味。

結尾兩人跳舞那段看著也特別地油膩,很不自然的感覺,雖然給本片賦予一定思考的空間和意義,但實際上也就那樣,乏善可陳。

▲《兔嘲男孩》劇照

大概是疫情的關係,當男女孩深夜靠在窗口聊天的時候,男孩問女孩說,如果自由了,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女孩回答說是跳舞。

▲《兔嘲男孩》劇照

我喜歡這個場景,它倒是讓我能夠感受到被囚禁的無奈以及對自由的嚮往。宅在家裡一個月都能夠感覺到痛苦,更別說戰爭時期,那些要躲一年半載,被關一年半載,看不到日子盡頭的生活。

還記得小男孩寫的那本書嗎?其中有一頁讓我印象挺深刻的,畫的是一個拿著鑰匙的小男孩跟籠子裡的兔子。

▲《兔嘲男孩》劇照

這個細節非常重要,也挺有意思,很值得玩味一下,甚至可以說揭示這則寓言故事的本質。

拿著鑰匙的小男孩是喬喬,他以為籠子裡的怪物是猶太人,所以需要被關起來,卻沒想到,他實際上關的是自己,那是一隻兔子,是他納粹的一面。

如果把這一層意思放大的話,那個小男孩就是納粹分子,而籠子是集中營,裡面是猶太人,納粹分子以為把猶太人當怪物一樣囚禁起來就能夠使國家變強大,可是到頭來,可悲的是他們沒看清楚,關在籠子裡的正是他們自己。

所以,喬喬異想的世界最可怕的不是希特勒,不是猶太人,而是那個已經變成兔子卻渾然不知的自我。

■往期回顧:

《小婦人》:為何要一而再地改編和翻拍這本經典名著?

《1917》一鏡到底並不是簡單地炫技,但它確實也限制了故事

《半個喜劇》:人只有說真話,才能認真活下去

《肥龍過江》:我彷彿看了一部王晶拍的90年代喜劇動作港片

徐崢《囧媽》越來越囧,但讓我對「子女勸說父母無效」有新的認識

關注「電影觀後感」,一個記錄個人觀影的地方,可能如實,也許主觀,但一定不是影評。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