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兔嘲男孩》影評:歡迎來到Jojo的世界

兔嘲男孩影評

歡迎光臨Jojo的世界

——來自《Jojo Rabbit》

這一次是沒想好要以時間軸順序還是專題順序進行講述,大抵上是以時間軸為內線,輔以專題為外構。算不上什麼評論,只是一些記錄罷了。拉片很累,何況我算不上拉片。

觀影前依舊沒看劇透、評論,在影片中探索的感覺真舒服。

Part One:電影技術角度

電影技術角度主要從構圖和色彩方面進行講述,由於同一方面的構圖和色彩具有前後性,會按照同一類型的構圖為順序,可能呈現所有在時間線上是亂掉的結果,但在同一類型之內,時間順序沒有問題。構圖和色彩我認為可以做教材了(至少是做我的教材),情緒烘托和情節把握恰到好處。

影片開場是Jojo一連串的動作,順利流暢,彷彿訓練有訓,定格了一小會兒的眼睛尤其吸引我,有一種超越年齡的堅定感,但仍保留了乾淨與純粹。

出場(眼睛)

整個故事大抵是以Jojo的媽媽Roise被吊死為轉折點,而轉折點前後的色彩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如果說前期是明亮活潑的,像是Jojo看到的比較美麗和光明的世界,那麼後期就是比較陰冷的,也像是Jojo看到比較醜陋和顛覆的世界,可以比較明顯地代表Jojo的認知。當然同時也具有預示戰爭的作用。

色彩(前期 活潑明亮)

色彩(後期 陰冷)

(這個鏡頭的構圖也是人與建築結合的典範)

影片當中有幾個很不錯的轉場,其中一個就是由燒書後的火光轉移到帳篷的亮光,具有一種被毀滅後留下來的美感。Roise帶著Jojo出門去找Captain K時候的轉場從門把手到門,一氣呵成、毫不拖沓,乾淨利落。另外,Jojo和Elsa成為好朋友後在家裡共同度過時光的轉場和連續鏡頭非常有趣,靠著日夜變化和旋轉機位完成。同時,在Roise去世後,Jojo的開始發生變化進入的轉場也一氣呵成。

轉場(從火光到帳篷)

由於故事設立的背景是在二戰時期,德國的建築外部和內部都能呈現出屬於時代的特色。建築內部是具有古典的歐式風格,建築外部則是鮮明的色彩。建築內部的構圖是和人相互搭建的,有一種深邃感。建築外部總給我帶來一種《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感覺(當然這部影片我還沒看,但是劇照記得很清楚),帶有明朗的而又不刺眼的顏色,略像莫蘭迪色系。因而透過建築呈現的構圖和色彩十分出色。

這是Roise幫Jojo綁鞋帶的場景,構圖呈現對稱,內斂的古典,背後的鏡子的擺放很有趣,可以透過鏡子看到某一些沒有鏡子時所有的事物。隨後Jojo發傳單回家後也體現了這個場景。

古典構圖+色彩(Roise給Jojo系鞋帶)

古典構圖+色彩(Jojo回到家)

這裡是Jojo把彩鉛給Elsa的鏡頭,是非典型的人物在畫框兩邊的構圖,且這時候呈現出了一種Jojo在上而Elsa在下的不平衡感。

構圖(Jojo把彩鉛給Elsa)

這是Elsa看掛畫時候的鏡頭。室內建築的整體色彩深沉而內斂,具有古典感。而旁邊具有鮮麗顏色的沙發毫不意外地突出,在色彩上達到了對比的同時,也有象徵著Roise和Paul,包括Jojo在內的一家人在擁護納粹的外表下的不同。

色彩對比(Elsa看掛畫)

宣傳抵抗軍的群眾被吊死,整體呈中心對稱,構圖具有衝擊力。吊死者分別在影片的前期和後期出現了兩次,色彩和情緒上表達也有所不同。

抵抗軍被吊死(前期)

這是Jojo望著遠處的鏡頭(還沒發現媽媽Roise被吊死),這個鏡頭本身的構圖和傳達出來的弔詭和痛心真的難以言語。

構圖(Jojo和被吊死的Roise)

(夾帶私貨)Jojo為媽媽Roise綁鞋帶太慟心了。構圖上依舊是以Roise的腳部和Jojo的胸部以上形成,近景的情況下可以清楚地看到Jojo滿臉淚痕。

Jojo給媽媽繫鞋帶

這是Jojo抱住媽媽Roise的腿,遲遲不肯放開的鏡頭。其他人員的腿部也都展現了出來,但也正是只呈現了半個身體才獲得的一種想象空間和悲涼意境。包括下圖中第三張的呈現效果。

構圖(吊死1)

這個遠景的呈現將吊死者放置中間,Jojo處於一個小地方的狀態。在前期的吊死者的場景中,Jojo看了一眼覺得噁心轉了頭,但是Roise轉回他的頭,告訴Jojo說要看到這世界上的醜陋。而在這個鏡頭中,Jojo勇敢地直面吊死者,沒有迴避,也是Jojo在外力的影響下發生認知變化的一個體現。另外,背景中的房屋的窗戶開始呈現眼睛的模樣,下文會提到。

構圖(吊死2)

構圖(吊死3)

影片中第一次明顯地較多表現街道的房屋,色彩具有絕對極致的美學感受。後兩張的構圖則呈現出中心對稱+右下突出的結構,可以說具有相對對稱的結構和色彩美了。

配色(房屋)

配色+構圖(房屋1)

配色+構圖(房屋2)

下面三幅是Jojo在募捐金屬的時候,街道上體現的房屋的色彩和構圖。可能是因為陽光的緣故,這三幅的顏色會稍微淡一些,但依舊不影響色彩上的美學體驗。另外,這三幅圖的構圖都各具特色,圖一通過縱深和Jojo形成了小反差,圖二則是通過色塊的分割輔以人物中心的構圖進行展現,而圖三則從三個人物行進方向進行捕捉。另外,圖二在影片中的鏡頭,是紅色外衣的Jojo向坡上走,而藍色外衣的另外一個人向坡下走,形成互動的交錯感。

配色+構圖(收集金屬1)

配色+構圖(收集金屬2)

配色+構圖(收集金屬3)

該場景通過Jojo所穿的道具衣服呈現的場景(主觀鏡頭)也挺特別的。

主觀鏡頭(透過道具眼睛看到的街道場景)

影片中出現了我印象較為深刻的台詞。可以說影片的主要表現不是以台詞堆疊,而是視角展現,但這份台詞可以讓我們看到Roise選擇的時候的堅定感。

除了利用街道房屋進行色彩和構圖的傳達,在游泳池同樣也巧妙地完成了這兩項工作。

整體配色上,結合游泳池的特質,呈現陰藍色,非藍色系的顏色就顯得十分突出,如圖一的紅旗和圖二牆上掛著的游泳圈,我認為有影射「卐」字旗的作用。圖一的構圖突出了Roise的同時(Roise要去做抵抗軍的事業和工作),旁邊兩人同樣不可忽視,一個人瘸了一隻腿,另外一個老人沉默不語,結合Jojo來到這裡進行腿的矯正,我倒覺得這裡有一種拋棄人的地方的感覺。(開始瞎說)圖二的構圖方式是重心在右下角。但同時左邊的留白部分是允許其他人物進入的,影片同樣實現了這個進入功能。

構圖+配色(游泳池1)

構圖+配色(游泳池2)

影片中人物談話之間的場景的構圖也很有意思,通過窗戶、背景等來結合構造,有一種在框裡無法出去又往框外的逃離之感。

構圖(窗口的談話)

構圖(Elsa和Jojo在窗台聊天1)

構圖(Elsa和Jojo在窗台聊天2)遠處是戰火

同時,多人物聊天時候的鏡頭還具有古典美。

構圖(Jojo和Roise的談話 )

這個討論作戰計劃的鏡頭融合了古典美、窗戶和配色的結合,是影片中我很喜歡的一個鏡頭。

構圖+配色(討論作戰計劃)

接下來是影片中最為弔詭的幾個鏡頭,在Roise被吊死所呈現出來的房屋和窗戶的結合,像是盯得發毛的眼神,分不清是嘲弄還是「老大哥」在看著你的警告了。即使是偏於莫蘭迪配色的色彩也減弱了它的緩和作用。

Roise死去後,Jojo的生活開始發生了不一樣的變化,切入的轉場鏡頭十分流暢,色彩的轉換之間留有層次感,進入的第一個鏡頭配色也太好看了些。

色彩(轉場1)

色彩有變化(轉場2)

色彩變化+鏡頭(轉場3)

影片的最後,一支Elsa想要的舞蹈開始之前,同樣展現了構圖和色彩的突出表現能力。Jojo站在突出的綠色門前,雖然並非處於前景的位置,但是突出的綠色依舊給予了優勢。而後來兩人相對的中心對稱構圖,則有一種說不上絕對舒服但是平衡的表現力。

色彩+構圖(Jojo和Elsa1)

色彩+構圖(Jojo和Elsa2)

色彩+構圖(Jojo和Elsa2)

Part Two: 電影闡述部分

先從角色上來講。影片中的角色完成度都很高。Jojo、Yorki這類小孩的表現太突出了。Jojo靠著年輕男孩特有的氣質和前期令人發笑的對希特勒的狂熱完成了表演。除了剛進入影片的眼睛特寫,在殺兔子時候的猶豫不決、和媽媽的相處態度、對Elsa的前後感情變化等完成得都很出色。他不是一個成熟的孩子,在影片中會看到他的幼稚與稚嫩、年輕與超脫年輕的態度,是很真實和活脫脫的形象。

慢鏡頭(Jojo在戰爭中的迷失與清醒)

Jojo騙Elsa時候落淚

斯嘉麗真是個古典美人,分飾Rosie和Paul的演員能力太強了,看到這一段完全被帶入進去,而且她很好地完成了一個母親的角色。印象深刻的是她讓Jojo和她跳起舞來、幫Jojo繫鞋帶,以及和Jojo一起出去玩。

構圖+配色(二人騎車)

Elsa的情緒也抓得很好,還有令我心痛的Captain K。Captain K在影片中確實是一個比較正義的角色,或者說他對Jojo很好吧,沒有揭穿Elsa的身份,同時還幫助Jojo不做俘虜。Jojo的成長很大一部分也是Captain K帶來的。另外,Captain K絕對和Finkel有非比尋常的關係,他們真的太曖昧了。(我跑題了)

構圖(蓋世太保迪爾茨和Captain K的對視,視覺上的心理壓迫感)

曖昧二人組1 這曖昧的餵食動作

曖昧二人組2 這兩人也靠得太近了吧喂

曖昧二人組3 我以為他們要親下去了

Yorki這個小胖子,腦袋靈活,對朋友又真誠,誰不喜歡呢?他和Jojo的擁抱真的很觸動人了。

影片以兒童+喜劇的外殼來講述二戰、納粹和猶太人,希特勒出現的時候就是滑稽本幽默,還連帶打破我心中對他的印象。沒有特別深刻的所謂上升和昇華,但這正是一個10歲男孩眼裡和心中的真實。有人說對於納粹和猶太人的關係展示得不夠深入,我認為在一個10歲男孩的視角裡,他看到的世界是怎樣的,影片就是如何呈現的。更何況這是一個改編劇本。

這是一個真實的孩子的視角,不要以成年人的眼光來擠兌。

小孩子是具有無邊的想象力的,所以Jojo想象出來的希特勒幽默滑稽,可以說是他的好朋友。他對周圍的一切沒有完整的定義,沒有完整的辨別。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在他的世界不斷變化中,他也同時獲得了成長。

不談政治與戰爭,小孩子的世界也是充滿異想的。

全影片沒有覺得拖沓的地方,影片中的配樂也十分出色,具有年代感卻又不老舊,推進和烘托作用都很到位。最後的結尾足夠喜歡。<Heroes>的前奏響起來彷彿把我帶回看《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的時刻,自由倘著風。(雖然後來才知道在影片中是德語版的<Helden>),我永遠喜歡David Bowie.

對了,我猜到了最後的舞蹈!

最後以里爾克來結尾: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