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x死x機器人》:愛死機各集觀感+總觀感
影評尺度不是重點,把尺度不當回事才是重點。
Sonnie’s Edge
非常喜歡,看影評似乎是借用了許多其他電影的元素(機甲鋼拳,龍紋身的女孩,阿麗塔:戰鬥天使,異性),可惜我都沒看過。因此畫面有多創新我就不清楚了,但整體觀感非常棒,惡劣的,骯髒的,透著腐臭氣味的鬥獸場;令人恐懼的怪物形象;誘殺時的反差與血腥,到現在我都覺得震撼。
故事講得非常好,當然能猜到主角會被誘殺,但在最後揭示懸疑的時候其實巧妙地完成了故事本身的寓言。昇華到了更高的意義。
Three Robots
不錯,再上一集的氛圍之下,開頭的那個小反轉很有意思,這故事可以說和我之前一直想寫的故事一模一樣,偶爾插科打諢賣賣萌也挺好的。
The Witness
喜歡,我當然也和所有人一樣都想到了《蜘蛛俠:平行宇宙》,這集的組成人員也證實了這一點。這種漫畫式的風格相信還會有空間拓展,但現在的觀感已經不錯了。
這故事當然是很好的,但是也許是太過於典型的原因,一開頭就猜中之後驚喜感陡然下降。
Suits
一般,第一次看覺得這是什麼鬼,怎麼突然搞這個無聊的保衛家園故事,後來看了別人的影評和英文原名才明白最後暗黑的寓意。(不得不說我知道之後確實驚訝了我)
但也許這裡陷入了個悖論:你要出其不意,便要把故事寫得典型,普通,以迎合結尾3秒鐘的反轉;與此同時,十幾分鐘的影片,3秒鐘的反轉和寓意,完全無法改變我對整個影片的看法,仍然只是一集無聊的保衛家園故事而已。
Sucker of Souls
非常一般,除了把助手劈成兩半那個畫面把我嚇到了之外,從劇作到畫面觀感都覺得不咋地。
When The Yogurt Took Over
一般,少見的劇情上沒有反轉的一集,諷刺輕飄飄地,畫面漂漂亮亮地,不咋地。
Beyond the Aquila Rift
喜歡,其實可以猜到結局,反轉算不上特別驚喜,但是依然做得不錯,一些小細節什麼的,和一直不停的「living in the shadow 」的呼應非常有趣。
寓意在強大的視覺衝擊下的來得更加深刻,無奈,陰暗。
Godd Hunting
喜歡,意料之外的劇作,一直期待著黑化和反轉,沒想到是一個還算挺正面的故事。
中國的古老神話元素恰到好處,畫風像極了我小時候看的各種動畫片(最像成龍歷險記),和科技感結合得不錯,但我仍覺得有些單調(同sucker),也許只是野心不夠大吧。
The Dump
喜歡,非常有趣的寓言。扣題的方式和桑尼的優勢非常相似,這部是直接與劇作中的人物(怪獸)進行了聯繫和呼應,桑尼更多的是在文本上,這兩部在劇作上都非常地好。
但桑尼的形式非常硬,形式與內容是高度匹配,符合的,這部當然不錯,但是它在畫面上沒有給我那麼大的震撼。
BTW,好像我並沒有注意到這片子的環保寓言。看了影評才發現.
Shape-Shifters
喜歡,一開始以為要玩什麼幻化的內心心理戲,但是實際上是爽快的打鬥片。
劇作上沒啥好說的,有點小尬,但是大戰動機什麼的也還算交代得清楚明白,跑去山上的POV鏡頭真的非常棒。目前為止最棒的打鬥場面
Helping Hand
一般,斷手當然是挺揪心的,但是除了這個之外呢?我只看到了和地心引力一樣的東西(當然是不如地心引力的),以及一個有點無聊的玩笑。
Fish Night
一般,故事一言難盡……前5分鐘我一直忍著不跳過,太無聊了……雖然是為了鋪墊,但是掩蓋不住這仍然是硬傷。畫面很奇幻,好看,沒了
Lucky 13
一般,故事老套無聊……不過是把玩到爛的人和狗之間的戰友情誼換成人和戰機而已,沒有任何感動,視聽上也不是我喜歡的類型。
Zima Blue
毫無懸念是最棒的一集。二維人物的怪異形象,從一開頭就在提醒你這集的「科幻」是有多超現實。從記者視角入手,展現怪異,尋求自我意義,探尋哲學的Zima形象。記者講述背景的過程中,真是把二維動畫玩出花來了。在最後時刻之前其實對講的是啥是一頭霧水,最後蛻變成機器人的時刻簡直完美,藍色之下,在最後終於,碩大的內心得到藍色磚塊的治癒,自我意義答案的揭示,如此簡單而又動人。講「返璞歸真」的影視作品那麼多,而Zima Blue是我看過的唯一一個完美,漂亮,不俗套地完成的作品。真心喜歡。
Blindspot
不錯,算是文本和二維動畫結合得不錯地一集,有些小聰明式的扣題啥的總比沒有好對吧。
Ice Age
一般。唯一一次的真人,文本無聊,這個主題也是被用到爛,沒新意,主要是過程無聊,本來還等著被放生的猛獁象有啥反轉,結果只是一個循環。
Alternate Histories
一般。我感覺就是單純想炫技,但是文本選得太差,這個「歷史選擇」本就會讓人對文本產生高期待嗎,乖乖像前面的CG短片一樣選個通俗文本可能還會挽回一些口碑、
Secret War
優秀。這麼多戰爭場面中做得整體最好的。
總體觀感:
毫無疑問我是被「大尺度」吊起興趣的。但實際上總的而言愛死機和尺度並沒有多大關係,它最大的尺度也許是不把尺度當尺度,很多場景沒「必要」露,傳統上是把「露」作為一種投資的,露了受眾變小,達到的效果能不能支撐這個代價呢?
但是愛死機只是自然而然的,感覺這個代價不存在,只是自然到了就應該是這樣。
腦洞+CG+短片,非常對我口味。「短片格局小成本低,但是可以玩開,還有宣傳保證」,遇上這種項目的年輕導演真的是太幸運了。
法蘭西膠片說的我很同意:大部分CG的片受困於現在的技術,場景不能太複雜,調度有限,基本上就是套個簡單的文本看技術盛宴,而二維動畫的文本優勢在這對比之下非常明顯。
很期待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