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愛x死x機器人》:淺談中國形象在西方的建立

影評

《聊齋志異》中最為人熟知的故事當屬《聶小倩》,這個故事本來就家喻戶曉,成為《聊齋》中傳播最廣的故事之一,它在1987年被導演香港導演程小東、徐克改編成電影《倩女幽魂》,由影視巨星張國榮、王祖賢主演,此後更是「走出中國」,將這個故事帶到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地區,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文化輸出成功案例。

而《聶小倩》的故事走向海外也得益於翟理斯早期對《聊齋志異》的翻譯,在他1880年翻譯的《聊齋志異》中,將《聶小倩》翻譯為The Magic Sword作為故事的題目,拋除了故事中的神鬼元素,而將故事的焦點集中於人物燕赤霞的寶劍上,將「劍」這一符號刻畫成為西人心目中的中國符號。除此之外,故事中很多元素也成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形象中的刻板印象,比如故事中的蘭若寺就成了中國典型的荒山古寺的特徵,燕赤霞成了道士善於抓鬼的鐵證,聶小倩則說明了中國的鬼大都是女鬼或是狐狸變的女性,而劍則是辟邪的神物,直至今日,仍然影響著人們的認知。

在美國線上流媒體運營巨頭奈飛(Netflix)在去年(2019)年自製的網絡劇《愛,死亡和機器人》中,就出現了一集以中國元素為題材的科幻短片《祝有好收穫》,很明顯,這一故事的靈感來自於《聊齋志異》。這一系列科幻元素的短片自推出放映以來受到眾多好評,在國內評價網站「豆瓣電影」上經28萬人評分高達9.1分,國外評價網站「IMDB」上經8萬人評分有8.6分,成為當時一部話題性的作品。《祝有好收穫》更是憑藉著豐富的想象和獨特的中國元素成為討論的熱點,故事以一次狐狸精抓捕行動開始,講述了梁順和「小狐狸」燕在清末時從傳統轉變到現代的遭遇。故事的原著則是科幻小說家、劉宇昆的短篇科幻小說《祝有好收穫》,可以說,這是中國文化輸出的又一成功案例。

在故事裡,梁順在小時候一次和道士父親的「獵狐」行動中,認識了「小狐狸」燕,後來父親的去世和西方文明的入侵,使梁順不得不離開村莊,到殖民地香港謀生,而燕也隨之來到了香港,但是現代城市環境讓她失去了變身的法術,只能淪為煙花女子。在開頭的「獵狐」行動裡,父親的武器「斬狐劍」、佩戴的太極圖飾品、狐狸精、荒山古寺等出現的這些元素都會令人想起《聊齋》,可見《聊齋》故事在西人看來幾乎就是中國的代表。但後來的故事開始變得賽博朋克,梁順在香港運作纜車,成了一名技術精湛的機械師,而燕在英國殖民者的迫害之下成了機械人,不得不求助於梁順,梁順憑藉自己對機械的了解將燕改造成一隻機械狐,從此在殖民地香港刬惡鋤奸,故事就此結束。雖然故事前後兩部分割裂,從傳統的鄉土中國過渡至現代的殖民中國,但這樣既突出了中國特色,又表現了現代性給人類的精神和肉體所帶來的異化影響,實際上是一次對現代主義和殖民主義的控訴。

傳統故事中的狐狸在現代世界裡成了機械狐,是一種對古老的中國元素的再創作,也是對西人眼中的中國元素的鞏固和深化。一定程度上可以說《祝有好收穫》是對《聊齋志異》的致敬,也是繼翟理斯英譯《聊齋》以來,用新時代的另一種方式傳揚中國傳統文化。這種對中國印象的產生,最早就來源於翟理斯的翻譯,西方人讀完翟理斯翻譯的《聶小倩》也許不會記得那拗口的威妥瑪-翟理斯拼音背後的東方名字,但一定會將那個遙遠的蘭若寺、神秘的道士和那把神奇的寶劍記在心中,並且固執地篤定那就是中國的模樣。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