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MIB星際戰警:跨國行動》影評:強行續命?雷神退隱前的大作,上映第一天口碑就崩了
MIB星際戰警:跨國行動影評
6月,難道是好萊塢集體炒冷飯月?
從《POKéMON名偵探皮卡丘》到《哥吉拉2》再到《X戰警:黑鳳凰》,好像每一部都在及格線掙扎...
這不,鎚哥、女武神又帶著經典IP《MIB星際戰警》的續集,開啟了新一輪炒飯。
導演,執導過《速8》。
監製,斯皮爾伯格,《頭號玩家》、《侏羅紀公園》、《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等經典作品無數。
演員,是我們最熟悉不過的「鎚哥」和「女武神」。
就這神仙陣容,口碑竟然又撲街了...
莫莉(女武神泰莎·湯普森飾),從小就對宇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兒時的某個深夜,外星人躲進了她的家中,她悄悄將外星人放走後,目睹了兩個MIB星際戰警特工清除了父母的記憶。
從此她便立志加入這個可以更接近宇宙真理的組織,成為一名「MIB星際戰警」。
馬雲爸爸說過,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機緣巧合之下,她真的成為了一名「MIB星際戰警」的實習生,改名特工M,並跟隨資深特工H(雷神克里斯·海姆斯活斯飾),開始了他們的任務模式…
沒錯,劇情就是這麼單薄不堪,甚至可以說是一部好萊塢電影的萬能劇情,毫無創新。
其實系列的重啟,說到底只是為了不放棄一個成熟且觀眾基數龐大的IP,但往往都成了狗尾續貂之作。
如同前幾天的X戰警系列終章《黑鳳凰》,多少也是讓我有些失望的。
但是拋卻情懷來說,這部MIB星際戰警確實無法讓我給出及格的分數。
回憶1997年,一部不同尋常的外星人電影橫空出世,人類可以與外星人和平共處,也存在著一個組織來清除不友好的來客。
這個組織裡的人,便是「MIB星際戰警」。
威爾·史密斯飾演的特工J及湯姆·李·瓊斯的特工K,奠定了整個MIB星際戰警系列的基礎。
形形色色的外星生物、記憶清除器、特工使用的高科技武器,各種腦洞大開的設定,使得這部影片在當年好評如潮,斬獲了全球5.9億美元的票房,成為當時最大的黑馬。
《MIB星際戰警》並不僅僅局限於對外星人的獵奇,更是包括了對太空競賽、移民問題、種族問題及極權社會的監管,還對宏觀與微觀世界的哲學進行了討論。
原來銀河系僅僅是貓脖子上的一個玻璃球,而自詡強大的人類,在另一個宏大的世界中,又是多麼微乎其微的存在呢?
而《全球追緝》僅僅也只停留在的更多種的外星人,以及對前作所謂的致敬了。
確實,記憶消除器的獲取、星球武器的設定,還有明星外星人的客串(黃渤),都有著很多的致敬元素。
但是僅僅依靠著致敬而不是重塑經典,也只能是逐漸壓榨粉絲的剩餘情懷。
《MIB星際戰警》系列,靈魂應該便是威爾·史密斯了,而恰恰這部重啟之作,將這個靈魂拋掉了。 原MIB星際戰警下崗轉業,到隔壁迪士尼當起了藍精靈,無奈只能從阿斯加德抓來兩個來地球當特工。
與前作特工J的靈動及K的搞笑相比,此次的搞笑情節就像是看春晚小品時的不自在。
笑不由衷,不笑似乎又對不起演員的賣力。
鎚哥飾演的特工H,本應是一個天才特工形象,但是在劇情中卻完全沒有展示其專業性。
先是被清除記憶而不自知,然後慘遭外星人妹子揩油,執行任務時的敏銳度還不如實習生,他們倆到底誰是菜鳥?
電影看完,對鎚哥的印象也僅僅是顏值和身材了。
導演刻意想要將劇情搞的具有懸疑氛圍,一開始便通過外星大佬的嘴說出H特工「變了」。
在電影中瘋狂暗示,想要做出反轉的效果,卻被久經沙場的觀眾早早的推理出結果。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倒是那個戴著帽子的綠「兵兵」了。
女武神及海總的演出不能說差勁,但也只是差強人意罷了,相較來說,倒是女武神更勝一籌。
雷神在片中,倒是徹底淪為了「花瓶」。
近年來的電影中,好萊塢似乎漸漸的將「主旋律」從「種族主義」轉化為了「女權主義」。
不僅僅在電影中,甚至在生活裡,也會有人刻意的放大這個標籤。
似乎一有針對這個問題的事件發生,那便是一場男女對立的「大討論」。
女權最大的勝利,便是「平權」,而不是「特權」,更不是單純的性別對調。
漫威的驚奇隊長「Her to Hero」、X戰警中瑞雯說的「X-women」、迪士尼公主也開始拯救王子、還有《全球追緝》中兩次提及的,應該改名為「Women in black」等等。
作為女性並沒有感到一絲自豪,反而有種生硬的尷尬。
要知道,本來X-Men也並不是X男人,Men In Black也並不是黑衣男人。
這樣強調男女的翻譯方式問題倒是本身多了一份不自信。
而導演強行要在影片中加入這些「政治正確」,害怕跟不上大家的節奏,反而失去了《MIB星際戰警》原來最珍貴的東西。
《MIB星際戰警:跨國行動》從世界觀到人設,再到動作場面,真的說不上有多少「創新」。
如果盲目的追求特效帶來的視覺效果,盲目的去只借用曾經的大IP,如同流水線一般生產出來的作品。
恐怕也只會帶給我們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吧?
「作者」
文章首發於公眾號:一碑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