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MIB星際戰警:跨國行動》影評:有一點失望
MIB星際戰警:跨國行動影評首先,兩個明星在一套電影中很來電,並不能保證他們的化學反應會延續到另一套電影裡。儘管有著湯姆·漢克斯/梅格·瑞恩(《西雅圖夜未眠》《電子情書》),基努·里維斯/桑德拉·布洛克(《生死時速》《觸不到的戀人》)這樣的正面例子,不靠譜的雷神和厭世女武神之間的融洽關係,是基於兩個角色的共同擼瑟背景和自負性格。但這對組合在《MIB星際戰警:跨國行動》中除了銀幕上的刷臉之外,並沒有產生真正有趣和深層次的互動。
在系列前作中,威爾·史密斯和湯米·李·瓊斯的互動在迥異的性格對比下不僅顯得非常生動,而且在故事最終總是對應著情感上的釋放。反之,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和泰莎·湯普森在面對平淡的對白和場景時,簡單的賣蠢裝傻搭配吐槽役並不能化腐朽為神奇,白白浪費了兩人的才能。
另一方面,導演F·加里·格雷儘管有著《玩命關頭8》這樣的出色履歷,但在《MIB星際戰警》這樣富有靈感和機智的題材面前手足無措。且不論黑人導演和科幻題材是否水火不容(阿娃·杜威內《時間的皺摺》和施特方·布里斯托爾《相會在昨天》都是災難性的爛),《MIB星際戰警:跨國行動》在動作戲和特效方面非常缺乏想象,多數是依靠CG特效來彌補設計上的偷工減料,表現力上遠不如大量採用現場特效的前作來的有效。而在至關重要的外星生物上,不僅未能爬出恐怖谷,與其他電影——如《黑客帝國》的病毒雙胞胎,如隨處可見的觸手要素——大同小異的設計更是凸顯想象力的欠缺。
如此多的拿來主義,歸根結底是為了彌補糟糕的劇本。編劇組合馬特·霍洛威和阿特·馬庫姆的很多作品大都非常平淡和俗套,如果導演和主演能夠對其加以補充,自然很好(如《鋼鐵俠》);但如果不能,便是第二個《變形金剛5》。早期《MIB星際戰警》電影中,對斯皮爾伯格科幻電影和搭檔喜劇buddy comedy的揶揄是電影輕鬆且有效的關鍵之一。但無論是編劇還是導演,《MIB星際戰警:跨國行動》都更像是一部索尼系科幻電影,與《超能敢死隊》《像素大戰》《雞皮疙瘩》有著更多的共同基因,而非一部有著巴里·索南菲爾德的怪趣思想的《MIB星際戰警》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