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兔嘲男孩》影評:鑑別的能力
兔嘲男孩影評
這部電影是在一名普通小男孩視角下,講述戰爭和認知顛覆。主人公的設定是十歲的小男孩,這個設定使一些轉折更加順暢,也展現出更多的內容。十歲的孩子是接受教育和形成思維模式的階段,一方面接受灌輸,另一方面形成思維模式和認知的過程中,小孩子沒有底色的思考,更有推翻教育的可能。對於歷史,所有人都有知情權,在現有條件下,即思想侷限,和被難以完全摒棄的思想侷限下的前人留下的歷史書籍中,所有人都無法開啟上帝視角,客觀看待歷史事件。要想更加接近事實,能做的就是看更多的書,吸收更多的知識,做更多的思考,可能有幸,可以窺探到一點點的真相,形成一些自己的認知,從人云亦云中解脫一點,離烏合之眾的中心遠一點點。對,再努力也只是一點點,要抱著對歷史的敬畏和所見的始終懷疑,才有機會窺見真知。
結合主人公母親對小男孩的保護和尊重,以及與猶太女孩從一開始的敵對到理解,想一想教育這個話題。電影中衝突再激烈:男孩對媽媽不滿的吼叫,猶太女孩面臨被舉報的生命危險,都沒有出現說教的劇情,說教是試圖說服,唯一說服的劇情希特勒跟崇拜希特勒的無知小男孩的對話,而這還是男孩腦子裡幻想的,是他獨立思考的具象,也是對被灌輸的思想的審視。作為一個90後,從小接受的教育都是灌輸式的。長大之後,接觸的事物和觀點越來越多,獨立思考和被灌輸的觀點有了廝打,衝破固有思維的過程是痛苦的,像小孩子迷路一樣,這個比喻不是很恰當,但是有一點心情是一樣的,會有渴望大人找到自己帶回熟悉的家,而獨立思考的結果往往是拆散「家」,衝破固有思維,重建認知。由於探尋的路上拆開和重建是沒有止境的,痛苦和迷茫顯而易見,所以大多數開始或半路就放棄了,給「家」建起高牆。再說教育本應是什麼呢,我認為是賦予思考能力。形而上些,張無忌全忘了,張三豐說可以上場了。教育的目的不應該是告訴什麼,最後可以摒棄教育所說的真相和事實,那才是教育的成功吧。電影中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媽媽沒有說,媽媽尊重甚至保護男孩的崇拜。她所表現的愛和對戰爭的痛恨是發自內心的,沒有教育目的的,所以小男孩開始的時候對納粹有著盲目崇拜,但是愛和共情的能力讓他有了思考。媽媽沒有粗暴的干預,也是因為納粹思想和盲目崇拜的頑固,由於電影后部分男孩媽媽被殺害和男孩自我覺醒,無法從電影中看到這樣的高級教育的後續和成果。簡單的教育的賦予觀點教會技能,高級教育是教會思考,無論哪種,其成果都是無法預期的,但是,值得思考。
世間常識應有這一點:戰爭帶來的只有災難,是帶有偏見和暴力狂熱的人,對無辜人類的愚弄和殺戮。常識應該被宣揚,任何意義上的個人和民族崇拜或貶低都是愚昧的。一部分人的犧牲去侵害另一部分人的生命或財產,來獲得可能利益,是何等愚蠢。要時刻警惕任何以維護自身利益為藉口編纂理由侵害他們的煽動,個人的生命和利益永遠都是最值得被崇高尊重的,包括他人的,包括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