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兔嘲男孩》影評:誰說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兔嘲男孩影評首先給人深刻印象的一定是畫面。 整個觀影過程彷彿是在閱讀一冊印製精美並色彩繽紛的繪本。 所有的場景包括郊外的樹林、城鎮的建築、房間的陳設、人物的衣著統統都是明快的兒童畫的顏色。 小主人公喬喬幻想出來希特勒的形象帶有明顯的漫畫特徵;好朋友小胖的一舉一動,簡直就是真人版的動漫;母親鮮豔的口紅和著裝,當然更突出的是那一雙帶著孩子氣的皮鞋,不僅是串聯情節的關鍵,且極具視覺衝擊。 每一幀畫面都可以當作畫冊的彩頁來欣賞,從靜態的角度,電影已然令我們的眼睛極度舒適。 漂亮的畫面一定是好繪本的前提,但光有畫面是不夠的,要讓孩子喜歡,大人共鳴,故事要過硬,主題要明確,電影比繪本要複雜的多,這些基本的要素就更不可或缺。 你可以把該片定義為一部反戰影片,這個沒有問題;看成是一部親情片也不錯,母親的形象鮮明而高大,寡姐對這一角色的演繹非常出彩;說它是一部勵志片也可以,小主人公在殘酷的社會環境中不斷否定之否定的與自我進行鬥爭而且打贏了;甚至它還是一部青春片,男女小主人公的互動和對白佔據了大部分的篇幅,兩人最後相對而舞的鏡頭完全可以用「經典」來形容。 還有人說它是一部成功的喜劇,因為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劇中每個人物的命運都被戰爭所裹挾,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戰爭的摧殘。 說起戰爭喜劇片,突然想起那部經典的國產片《三毛從軍記》跟這部片子倒是有一比,同是孩童視角,《三毛從軍記》似乎搞笑、幽默、諷刺的成分多一些,其表達的主題也很深刻卻沒有這部片子沉重,兩部片子都具備漫畫風格,《三毛》更成人一些,而這部《喬喬》卻給人更多的童真和溫暖。 它更像是一部童話。 用童話來講故事有一個特點是即使主人公遭受了厄運,你也不會過分難過,因為童話追求的是故事性而不是真實性,所以觀者的代入感不會太強,但你得承認童話的教育功能卻是強大的,本片就教育我們思考了一個問題:偏見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一個十歲的小男受到納粹思想的深刻影響,對猶太人形成了嚴重的偏見與敵視,直至親自與一名猶太女孩面對面交往加深了解,後來又經歷了有地下抵抗組織成員身份的母親的遇害,並親眼目睹到戰爭的殘酷,其思想的轉變是一個緩慢曲折的過程,認清納粹仇恨教育的真面目需要刻骨的經歷和時間,最終他懂得了愛與給予的力量,明白了自由的可貴。 難說這部電影大獲成功,但其奪目之處顯而易見,將人類愛與偏見的鬥爭這一重大命題通過孩童的視角去觀察,營造一種童話般的輕鬆氣氛來表達,真正做到了舉重若輕,反觀我們的有些文藝作品是分不清輕重,盲目拔高,勉強煽情,為賦新詞強說愁,最終給人的感覺是南轅北轍。 路還遠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