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兔嘲男孩》影評:怎麼來的和怎麼沒的,總還是說了一個
兔嘲男孩影評《喬喬兔》是一部喜劇風格的二戰電影,影片設置在了解放前的一小段時間,站在《美麗人生》的對立面——一個德國男孩的視角,從男孩成長中透視國家歷史。其實男孩的幻想大同小異:槍、坦克、成為男人。
《美麗人生》如果完全站在孩子的視角看來更像是純粹的童話。而《喬喬兔》故事中人物雖然復古而滑稽,動作和事件極盡誇張,卻摻入更多現實因素:曾經輕鬆跳舞的鞋子,如今連鞋帶都鬆開地垂下來。不得不說這是電影中最打動我的一幕。他還不會繫上鞋帶,這也是他無力改變的世界。
也許影片說清楚了納粹情緒為什麼消失。喬喬認識了真實的猶太人,看見了戰爭的荒誕。雖然都是很被動的事,像母親強扭過他的頭一樣。在被打開的過程中,導演又塞進很多稀奇古怪的笑點,居然也不違和。調侃希特勒的敬禮Heil(瞬間想起王小波的某本書,在正常說話之前夾一句毛主席語錄hhh)。
影片癲狂的節奏和孩子視角覆蓋掉了很多未解的問題。喬喬缺席的父親是一個戰爭逃兵,而喬喬的母親痛恨戰爭。他的小胖子朋友約克雖然是個小軍人,卻從沒表現得熱衷希特勒。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什麼喬喬會長成一個狂熱的納粹分子?這部電影並沒有對這個問題提供一個合理的解釋:納粹精神到底來源於哪裡?狂熱情緒如何在這個國家發酵而成?
影片的著力點很大在於「猶太人究竟和我們有多麼不同?」這個問題上。喬喬所認知的猶太人來源於他得到的教育,在一個週末的演習上,老師給他們畫猶太人:惡魔的外貌,犄角、鱗片,奸詐、罪惡。而從親眼得見到後來發現甚至秘密警察都不能辨別站在他們面前的猶太人,這是悄悄動搖的原因。而這樣的觀念如果是灌輸而來,為什麼他的朋友小胖子聽說喬喬的猶太女友時,不感到厭惡而是不假思索地恭喜他?德國教育好像並不一定導致狂熱。
記得喬喬的母親在和猶太女孩對話的過程中形容過喬喬,是一個狂熱的小納粹,花費很長時間才接受自己的祖父不是金髮這樣的一個事實。這裡其實很合適再多帶一筆,對於歷史的反思和考量就會和如今的電影格局很不一樣。
另外影片的英文名字《Jojo Rabbit》,jojo rabbit來源於周末演習的一個外號:喬喬不敢殺死兔子,喬喬像兔子一樣膽小。感覺電影後半部分已經偏離了這個點…還是喜歡異想世界這個譯名。貫穿著想象的納粹和希特勒,以及缺失的大局觀,也是一種解釋吧。即使是殺死兔子的教官,估計也不知道為何而戰,只不過他們活得早,趕上了壞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