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兔嘲男孩》影評:the feeling is not final
兔嘲男孩影評前言:想要用那個jojo收集廢鐵穿鮮紅色鋼鐵人紙殼走在街上的場面做新桌面。
2019-nCov流感時期?第35部
前半部分無功無過,後40分鐘像是爆發式的扯開戰爭中結的痂,鮮血如注。一個人畜無害的Hitler是接受納粹意識形態教育下兒童視角裡的朋友,從致敬甚而無話不談,到擯棄紅袖章踢之窗外,往往越是兒童眼裡的形象傾塌更能反映出歷史問題。
說幾個印象很深的地方。
一個第三封空白信。開始在偽造來信時,我猜到內森是一個已故之人,險些將這個劇情設定歸屬於常規俗套的劇本分類,但是很顯然導演的重點並不在內森死亡與否本身。這場戲中,鏡頭不斷靠近jojo身邊,並給了他手上的空白信紙一個特寫,剛開始兩封信jojo是抄襲里爾克的詩選,並且用幼稚體為他的「信件講稿」做了備份,這是他在無知,懵懂,好感的情況下給女主抄的信,當然在第二封信時,他就露出了馬腳。但是第三封信的這幕屬實精彩,是一個剛剛經過血肉模糊戰場,手足無措,一無所有的孩子在什麼也不能做,但抓住了精神(愛情)層面的稻草後,對女孩最想說的話,這樣的發言最是有情,也體現了男孩jojo的成長。這樣的信,不需要絞盡腦汁,拼湊文句,自己就成了當事人。
其二,是繫鞋帶的細節。這是導演明晃晃餵給觀眾的免費午餐。在片頭一上來就說了jojo不會繫鞋帶,後面媽媽給他系過倆次鞋帶,最後一次在湖邊,將兩隻腳扣在了一起。(這個細節真的感覺到媽媽是個自由主義,崇尚浪漫的女性,當然他特別不希望孩子淪為 集權思想下的宣傳工具)後面jojo學會繫鞋帶是在媽媽被絞死在廣場示眾時。這裡的對jojo情緒的刻畫讓我的眼睛也濕了。他有三個動作。第一次是抱住母親時,哭出來,這是孩童在失去母親時天性的流露,jojo的內心話語是,媽媽不在了,我怎麼辦啊?第二個動作是jojo發現母親鞋帶鬆了,試圖去給母親系鞋帶,但是沒能成功。這個細節被放大,成為鞋帶細節的一大亮點,也為最後片尾學會繫鞋帶,並為女孩繫上鞋帶細節做了鋪墊。第三個動作是再次抱住母親,眼淚沾濕母親的褲子。jojo為自己還不會繫鞋帶,甚至在絞死母親的面前都不能幫她繫上鞋帶這件事無奈,自責,準確的講,這是愧疚,也是亟待成長前的哭泣。最後是給女孩系鞋帶的那個特寫,jojo在經歷了周遭一切後,終於為自己僅有的朋友繫上了鞋帶,這也是當初沒有為母親做到的事,結尾沒有留下遺憾,在我看來,這個細節將前面的書信傳情弱化了,這個動作才是萬種情載不動的典範。
其三,「extremely」的巧妙呼應。在片尾,jojo和女孩將要出門的時候,女孩問了和jojo當初同樣的問題,就是外面還危險嗎?當然答案是「extremely」。我個人認為,首尾呼應只是形式上的分析,這裡或許隱晦的給女孩今後是否會與jojo一起生活這個問題一個肯定的答案。我個人的觀點是,jojo和母親的相依為命,最後用相同的場景,相同的對話,是在暗示,女孩今後會成為jojo'生活裡的一員。
其四,dancing的自由理念。jojo和母親在河邊的時候,母親就說過,dancing是自由者的活動,當時jojo覺得這是無稽之談,對母親的話不以為然,並拿出politic進行說辭,母親綁住了她的雙腳(這是暗示母親對納粹思想的阻止與不認同態度)。女孩也是這種自由理念下的秉持者,當然很有可能也是母親的意識感染(女孩曾經問過母親如何做一個女人,或許已經為照顧jojo開始鋪墊),所以在jojo再問女孩自由以後要做什麼時,女孩就說了「dancing」。事實就是戰爭結束後,作為猶太人的女孩不再被惡魔化,也不再因遭到納粹暗殺而身陷牆中,實現了精神與人身的自由。而jojo最終打破了以往對希特勒的無知崇拜,認清了統治自己思想的異端,並將其擯棄,實現了精神的自由。兩個自由的人,在自己家門外該做的,或者說逐漸在眼神,身體語言的交換里達成了現下要做的就是「dancing」這件事。這裡就想起那部政治喜劇《自由了!》。
最後想說,jojo的求知慾與敏感真的很讓人喜歡,特別是里爾克,多少會看見小時候的自己,所以能共情,也就給了一個五星,我想這些細節在我的觀影過程中為片中一些瑕疵蒙上了OK繃,而結尾萊內的那句「the feeling is not final」也是我當下想要的。
20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