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仇恨網路》影評:沒有一絲值得同情的男主角

仇恨網路影評

Netflix上週三上架來自波蘭的劇情電影《仇恨之網》(Suicide Room: The Hater),以一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生視角出發,踏進骯髒的公關公司,為求達到目的,不斷遊走於法律邊緣,隱藏在冰冷的面孔下,卻有一顆軟弱矯情的內心,建立出一個工於心計又不乏可憐之處的角色,職場新人踏進政治圈子,單槍匹馬以精巧的設計反轉政治氣候,反映公關公司與社交媒體的雙刃劍,既可以火速造星,又可以瞬間摧毀社會紅人。

觀眾跟隨男主角腳步過五關斬六將,儼然置身遊戲世界利用別人的身軀上位,電影仔細描繪公關親手摧毀社會紅人的手段,此等方法獵奇性強,然而為求面面俱圓,電影對於有關議題的探討停留在皮毛階段,而推動情節發展時屢次出現的巧合情節兒戲得很,浪費一個值得玩味的橋段。此外,電影並無足夠篇幅鋪排男主角的「玻璃心」,故某些場口男主角突然爆發時予人突兀感。

電影講述就讀法律系的男主角因抄襲論文被開除學籍,為求獲得童年好友的暗戀對象注意,獲得她的家人尊重,他加入一間公關公司工作,奉命在社交媒體策劃橋段抹黑顧客的競爭對手,讓對手身敗名裂,隨著他踏進政治圈子,他逐漸越過人性道德的邊界……

電影一直從男主角的視角述說故事,試圖讓觀眾感受男主角如打機火速過關上位的快感。開場不久後,男主角在暗戀者家偷偷留下一部後備電話,透過致電的形式偷聽一家人的對話,為男主角不擇手段完成任務埋下伏筆,直接反映男主角渴求得到女生及其家人的認可。不被認同的羞恥與鬱悶驅動他尋找一份象徵身份地位的工作,意圖打破一家人對他從小至大的刻板印象,此處的人物行為仍然合理。

後段男主角彷如妖魔化為求上位不惜拋開任何枷鎖,利用自己的酮體、言語的煽動能力和敏銳的觀察力,把整個波蘭的政治形勢人仰馬翻,此時男主角的行為動機便顯得薄弱不足。某場戲中男主角突然暴走,哭訴精英制度下小市民只能營營役役,解放多年來積壓下來的壓力,合理化所作所為,似乎忘卻了自己借助人血饅頭上位的客觀事實,人物塑造上難以讓觀眾產生共情。

男主角是具沒有感情的機器人,一切從自身出發,以為只要自己變得更完美,就必定能換來女神一家的愛戴,缺乏感受他人感情的能力,如在眾人垂淚時突然拉開話題,略過中間「安慰」及「鼓勵」的部分,男主角擁有過人的煽動能力,缺乏共情能力時無法在此等情境中靈活自如。

男主角只顧自己的利益不管他人的感受,電影多處渲染街頭抗爭,即使身邊人持續討論議題,男主角對此竟毫無表態,亦道出類似「我討厭政治」的說話,只管眼前成功追求女神的目標,就像活於平行時空的偽人,為求保住「飯碗」自我噤聲,甚或狼狽為奸,嘔心至極的如男主角一邊擺動著「討厭政治」的旗幟,一邊為求目的出賣道德底線,親近總統候選人,切忌慎防此等小人。

電影的取材意圖探討公關公司掌管整個國家的輿論走向,社交媒體無法100%反映民意,但導演野心甚廣,單靠現有情節無法支撐現有議題的寬廣,所有議題只有片面探討不深挖。此外,大量巧合情節於電影切換成政治元素時湧出,不乏不合理的地方,如果男主角輕易進入政治圈子是因為「確認過眼神」,那麼酒池肉林無人認出候選人,或是被曝出秘密時輿論戰毫不費力地拿下,又或是結局突然「獻身」把自己置身危機中,連串細節似乎值得雕琢。

觀看電影時不期然想到Netflix原創電視劇《安魂書店》(You)及筆者高度推介的電影《頭條殺機》(Nightcrawler),兩個作品同樣展示男主角不斷黑化,《仇恨之網》抽取出《安魂書店》男主角為了愛情的驅動點,以及《頭條殺機》中的跑新聞橋段,但兩者結合顯得不倫不類,無法保留《安魂書店》簡單直接的「宅男故事」基調,又匱乏《頭條殺機》中幾乎赤裸裸揭露美國電視台黑暗的坦蕩蕩。

《仇恨之網》導演的野心可見一斑,建構一個宏大的故事涉及波蘭的政治體制,獵奇式披露公關公司惡意抹黑的思路和手段,再加上陷入自尊不足渴求認可的男主角成長故事,電影元素豐盈,觀看時絕無冷場,但取材平衡處理失當,無法完全反映電影的訊息。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