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女人碎片》影評:女主酣暢淋漓的表演
女人碎片影評我算淚點比較高的,但還是看哭兩次。
一是漫長的生小孩過程,看得自己生疼。
二是母親對女兒說的那段話,專橫的表面再也掩蓋不住深沉的愛。
「……如果你當初按我的方法來,此刻你懷裡就會抱著你的孩子……」老太太說完這話。女主被擊穿了,但也同時打破了內心牢籠,讓女主有機會面對現狀。我認為老太太其實也不想說的,但沒有辦法。生活很多時候不是從幾個好的裡面選個最好的,而是從幾個差的裡面選個能承受的。
女主凡妮莎·柯比酣暢淋漓的表演無疑是本片最大亮點。
但就全片而言,依然要給出一個客觀評價。
生小孩的長鏡頭並不是加分項,作為匈牙利傳統,前有楊索後有貝拉塔爾,如果看過他們的長鏡頭,就會明白本片中的長鏡頭只能算出色完成敘事,但不能作為加分項,因為不用長鏡頭依然能達到同樣效果,甚至更出色,本片後面有不少為了長鏡頭而長鏡頭。長鏡頭或者其他也好,是要服務於電影表達的。我認為本片最佳鏡頭,反而是救護車的空鏡頭。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之後直接轉場出片名接女主去公司了(省去了救護人員到達房間以及面對嬰兒死去女主、男主、助產士的反應)。一下把女主的痛(主要)全部埋進了觀眾心裡,當女主面無表情走在路邊,乘電梯,進公司,觀眾剛剛沒有釋放的情緒和女主形成強烈共鳴。這就是簡省的力量,電影的魅力。
男主的設計是失敗的,刪去也毫無影響,就像片中雪景裡的流浪狗一樣。女主母親從來沒喜歡過男主,最合理的解釋,女主和母親關係不好,和男主在一起有些反抗的意思,但女主和男主關係是非常好的,比如男主戒酒六年多。從多個角度分析:比如男性的缺失、階層的不合適、婚前昏後的變化,男主這條線都是草率的、缺乏深度的、可有可無的,不過加在裡面也沒有形成副作用。如果直接來個白人中產階級女性懷孕,黑人男主跑路顯然過不了政治正確那一關,所以酒吧那段女主曖昧遭遇和男主直接啪律師就值得玩味了,看得出來導演想來好萊塢發展,黑人政治正確顯然不能碰,白人中產也不能得罪,只能用階級不合適來勉強混過去,還能迎合某些激進的女權主義,那只能由一個不夠知識的本土工人來背鍋了。
最失敗的還是結尾,女主笑的那一瞬間,我感到巨大的違和感,可以與過去和解,承受女兒的死,可以不把痛加於助產士,承認客觀事實,但真的沒有必要安排一個笑。這一笑,把前面的力量消解不少,我甚至以為女主瘋了,但不是,是編劇瘋了。「我怎麼能把這種痛苦施加給其他人?其他已經在忍受痛苦的人?我知道她不會希望我那麼做……」這裡有母親與女兒的對話,我先證明本片沒有昇華,也沒法昇華,給出以下邏輯線:
1,女主與女兒-女兒死於意外-助產士也承受痛苦-助產士沒有錯-女主承認事實。
2,母親與女主-女主過得不好-男主也承受痛苦-男主沒有錯-母親承認事實。
3,外婆與母親-母親艱難生存-納粹也承受痛苦-納粹沒有錯-外婆承認事實。
我給出這個邏輯關係,是為了說明電影本身不可能存在遞進邏輯,電影只有1,沒有2和3。所以我們討論電影的主題就只停在1,同時佐證了男主可有可無。
女主的表演無可挑剔,導演有潛質但不夠老練,劇本一般(去掉男主或豐富男主可以加分),因為拍生孩子就跟拍地震一樣(水平及格以上)具有天然震撼性。總之是女主撐起的一部電影,然而,導演和編劇安排的這一笑,破壞了人物,這一笑是對女主表演的不負責,更像是對好萊塢的諂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