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滴血的熱搜,該罵,但別罵錯了

2021-05-31 09:30:57

前段時間,甘肅白銀髮生了一起悲劇。

由於突發極端天氣,加上主辦方應急能力不足。

導致一場山地馬拉松賽事當中,21名選手不幸遇難。

其中包括超馬冠軍樑晶,以及殘運會冠軍黃關軍等名將。

這起事故,堪稱國內馬拉松史上最慘的一場災難。

悲劇發生後,所有人都在等一個答案。

這起事故,是天災還是人禍?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為什麼有這麼多人遇難?

然而,一週過去,到現在都沒等到令人滿意的答覆。

這起事故,讓不少人對馬拉松產生了恐懼心理。

而責任方不及時、不公開、不透明的處理方式,更是火上澆油。

在這種背景下,網絡上出現了不少呼籲叫停馬拉松的聲音。

甚至,已經有許多城市主動一刀切,叫停所有相關賽事。

事情發展至今,馬拉松彷彿成了眾矢之的。

彷彿只要叫停馬拉松,就能防止類似的悲劇發生。

真的是這樣嗎?

馬拉松到底還有沒有存在的意義?

今天,魚叔想用一部紀錄片,聊聊這個問題。

《馬拉松精神》

Spirit of the Marathon

這片是2007年的片子,豆瓣打分9.0。

雖然年頭有點久,但它的內容放在當下來看,依然具有參考價值。

因為,它不僅從馬拉松的起源,來回溯這項運動。

還採訪了不少選手,用他們的經歷解釋馬拉松存在的意義,以及對人的影響。

它告訴人們馬拉松並不只是一項運動,更是一種精神。

大家都知道,馬拉松是一項長跑運動。

全程40多公里,非常考驗跑者的體能。

但你或許不知道,馬拉松在誕生之初,是為了傳遞信息。

公元前490年9月12日,雅典軍隊在馬拉松海邊贏得了希波戰爭的勝利。

為了讓雅典百姓儘快知道這一喜訊,統帥派了一個叫菲迪皮茨的士兵回去報信。

此人是有名的飛毛腿,立馬卯足了勁上路。

但由於路途遙遠,他剛把喜訊送到,就倒在了地上,再也沒有醒來。

為了紀念此事,1896年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設立了馬拉松賽跑這個項目。

當年,菲迪皮茨跑了42.193公里。

後來,國際田聯把馬拉松標準距離設定為42.195公里。

一開始,人們都覺得,這是一項考驗生理、心理極限的運動,沒什麼推廣價值。

但選手們的驚人毅力,折服了在場的所有人。

冠軍衝向終點時,仿若一位征戰沙場的英雄。

從此,這種史詩般的運動開始在全世界傳播開來。

馬拉松歷經10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項非常成熟的賽事。

它有著清晰的比賽規則,明確的舉辦條件:

路線的起點和終點,必須有明確規定;

沿途必須擺放公里牌,且每隔5公里,都要有補給站提供用水;

同時,還要求參賽者帶衝鋒衣等必備物資。

也就是說,在條件達標的情況下,馬拉松的危險係數並不高。

這也是為什麼,馬拉松賽事能在民間遍地開花。

中國田協發佈的《2019年中國馬拉松藍皮書》顯示:

2019年,內地共舉辦規模賽事1828場,累計參賽人次712.56萬。

可見,馬拉松的受眾基礎非常龐大,而且一直在增長。

越來越多熱愛跑步的普通人,決定圓自己一個馬拉松夢。

人們為啥喜歡跑馬拉松?

這部紀錄片就採訪了不同身份的選手。

他們的年齡跨度從20到70不等,不僅有專業的運動選手,還有老師、醫生、會計等等。

大部分業餘選手,都把馬拉松當做對身體和精神的挑戰。

他們都希望,通過跑馬拉松來改變當下的狀態。

片中出現的一號選手,是因為治癒情傷,而參加的馬拉松。

在一段戀情結束後,她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她變得脆弱、敏感,為人處世也不再像之前那樣勇敢。

於是,她選擇了跑馬拉松。

因為,在她看來,只有真正的強者,才能克服馬拉松帶來的精神挑戰。

隨著鍛鍊的里程數不斷推進,她也逐漸恢復了自信。在小組的交流與鍛鍊中,她也打開心扉,不再鬱鬱寡歡。

二號選手,是一個專業運動員。

對於他來說,接觸馬拉松,是因為被它的未知性吸引。

本質上是一種好奇心。

他通過馬拉松帶來的體能改善和里程延伸,來保持對世界的好奇。

三號選手,是一位年近70的老爺爺。

他首次跑馬拉松,是為了慶祝65歲生日。

之後,他開始對馬拉松產生了好奇。

他發現,自己並不是每一次,都能跑完馬拉松全程。

出於好勝心的驅使,他開始研究馬拉松的配速與時長,進而做出詳細的鍛鍊計劃。

最後,把跑馬拉松當做把握身體素質的一種手段。

看完這幾位選手的經歷。

你會發現,他們接觸馬拉松的原因,並不是想成為專業運動員。

而是希望藉此鍛鍊自己的勇氣、耐性、意志力、心理調節能力。

這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改變。

它會潛移默化的影響你看待生活,乃至人生的態度。

這種影響,說白了,就是行動力。

片中,四號選手說過一句話,讓魚叔印象深刻。

他說跑馬拉松讓他明白了,「遇事就哭的人不會明白,路起不了作用,只有行動才有用。」

與其嘴上抱怨身體差、分手難受、工作壓力大,不如行動起來,做出實質性的改變。

行動會讓你變得更加強大、自信、有魅力。

這就是所謂的馬拉松精神。

對於女性來說,跑馬拉松還帶有一絲女性意識覺醒的色彩。

這要從1928年說起。

在當年的奧運會上,有一名女子800米比賽的運動員,在賽場暈倒。

從此,女性被禁止參加超過200米的賽跑,馬拉松更是不可能。

不得不說,這是赤裸裸的性別歧視。

這種情況,直到1984年才得到改善。

這一年的奧運會上,瓊·貝諾伊特·薩繆爾森,成為了馬拉松項目第一位女冠軍。

而這種變化,也鼓舞了許多女性。

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以跑馬拉松的方式,打破偏見,衝破禁錮。

影片大部分的內容,都從宏觀、普世的視角來解讀馬拉松的意義。

除此之外,還有一小部分內容,聚焦於專業運動員。

它沒有迴避運動員與錢的關係。

比如,片中的丹尼爾,是來自肯尼亞的馬拉松選手。

他從小生活在條件簡陋、資源匱乏的窮鄉僻壤。

如果不是被挑選為運動員,那他的一生,可能都走不出老家的一畝三分地。

的確,有不少馬拉松賽事都設了獎金,而這些錢的確可以改善運動員的生活條件,丹尼爾就是如此。

丹尼爾的人生,從物質到精神層面,都被馬拉松徹底改變。

現在,他已經把馬拉松當做自己的使命和信仰。

而甘肅白銀馬拉松的選手們,何嘗不是如此?

遇難的跑者樑晶,是中國超馬紀錄的保持者。

他出身農村,跑過外賣,做過技工。

和片中的許多人一樣,是半路出家的跑者。

身體條件並不優越的他,把全部的業餘時間獻給了跑步。

有時候跑完了一整天的馬拉松,馬上趕回廠裡繼續上班。

生性內向的他,在馬拉松上釋放著所有的熱情。

他肯吃苦,有韌勁,不知疲倦。

在去年公佈的國際田聯積分榜上,樑晶位居第一。

另一位遇難跑者黃關軍,是曾經的殘運會冠軍。

因為小時候生病打針失誤,他成了一名聾啞人。

黃關軍家庭條件困難,上學的時候離學校很遠。

他每天跑步上學,成了學校裡出名的飛毛腿,同學們口中的「冠軍」。

和樑晶一樣,他輾轉做過許多工作,但從未放棄過跑步。

馬拉松讓黃關軍如獲新生,也為他帶來了收入。

對於樑晶、黃關軍,以及所有熱愛馬拉松的跑者來說。

馬拉松早已不只是一種運動,更是一種精神,一種信仰。

馬拉松存在的意義,就在這一個個鮮活的個體身上。

所以說,叫停賽事,根本上是不負責任的一刀切行為。

比起叫停,更應該做的是反思、追責。

前面也提到,馬拉松是有嚴格條件限制的賽事。

如果準備充分、條件達標,那麼它並不是一個高危運動。

而甘肅白銀馬拉松之所以發生事故,除了極端天氣因素之外,更主要的原因就是各種必要條件的缺失。

也就是說,這起災難不僅是天災,更是人禍。

不久前,央視《新聞1+1》針對此事做了專題報道,細數這起災難的五大人為漏洞。

第一,賽事的時間設定就不合理。

賽事起跑時間是上午9點。

但是鑑於當地地貌特殊,所以白天時間對於選手來說很重要,起跑時間應該越早越好。

如果早上6點就開始跑的話,可能會提前觸動預警機制,後續救援工作更好展開。

第二,補給點設定不合理。

賽場共設置了9個補給點,但在最艱難的路段,卻以道路險阻為由,沒有設置任何補給點。

按照平均5-8公里設置一個補給點的話,這場賽事補給點的數量並不夠。

而且,補給點還繞開了最惡劣的地方,反而增加了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第三,衝鋒衣不在強制攜帶裝備列表裡。

如果賽事在夏季熱帶雨林舉辦,不用帶衝鋒衣。

但在高原高寒高沙化的甘肅景泰縣,衝鋒衣一定是強制裝備,甚至必須要攜帶長褲才行。

然而,在賽事公佈的資料裡,衝鋒衣只作為建議設備出現,並沒有要求強制攜帶。

第四,沒有通信保障。

比賽中,有選手反應,當地GPS不能定位,以及手機求救沒有信號。

第五,安全保障不完備。

專家指出,賽道上最起碼要有四種人員:

醫療人員、醫跑人員,救援隊、收尾人員。

這樣才能更好的應對突發情況。

當地地貌

由此可見,主辦方難辭其咎。

馬拉松運動本身,不該成為背鍋俠。

仔細覆盤、徹查每一個環節的漏洞,才能避免相同災難的發生。

目前,關於這起事件的最新進展,還在「調查中」。

魚叔也等待,具體調查情況的發佈。

希望屆時,能夠給公眾一個滿意的答覆。

也讓廣大跑者,不再擔驚受怕。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