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好評100%,拍得這麼「離譜」,還有人喜歡?

2021-06-11 18:52:38

最近,一名高三學生的演講,引發熱議。

我就是一隻來自鄉下的「土豬」

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裡的白菜

學生名叫張錫峰。

上週,他在綜藝《超級演說家·正青春》裡以「土豬拱白菜」的說法,表達自己作為「窮人家的孩子」,求學改變命運的意志。

就這一說法,不少人質疑:

來自農村就該自卑嗎?

結合張錫峰就讀的學校,以「魔鬼式教學」和「狀元頻出」聞名的河北衡水中學。

網絡上的討論還一度演化為對「高分教育」下畸形競爭的批判。

演講時長有十來分鐘,為什麼唯獨「土豬拱白菜」的說法引人注目?

不僅僅因為刺耳。

究其原因,還是它觸碰到了當代人的一大痛點:教育焦慮。

這話題太大,太沉,太卷?

今天就來「借一部」說話,介紹一股「反捲」清流——

Herr Bachmann und seine Klasse

這部紀錄片,在今年柏林國際電影節大放異彩。

提名金熊獎最佳影片和銀熊獎評審團獎,最終拿下後者的獎座。

論尺度和先鋒性,大獎得主《倒黴性愛,發狂黃片》確實略勝一籌。

但肉叔敢說,就內容本身而言。

此片絕不遜色。

劇情很簡單,一句話概括——

導演用217分鐘的時長,記錄了一個準「小升初」的班級,在臨畢業前半年的點滴日常。

聽上去十分催眠?

一看口碑,瞬間清醒——

爛番茄好評度100%,豆瓣評分,甚至不少看過的觀眾反饋:

三個半小時根本不夠看

精彩在哪?

班主任巴赫曼先生,彷佛是老師中外星人般的存在。

仨字概括:就離譜。

影片一上來,首先展示了這個班級「尋常」的一天。

天剛微亮。

一群十二三歲的學生,一個個像還在夢中的瞌睡蟲,拖沓著腳步登場。

和我們印象中的教室不同。

這裡有聖誕樹、燈飾、沙發、吉他、架子鼓、非洲鼓、音響設備.....

唯獨不見摞起書山的課桌,和勵志標語。

正當你以為,接下來應響起朗朗讀書聲時。

畫面外傳來巴赫曼的輕聲細語:

你們還困嗎?誰還沒睡醒?

好吧,那所有人都再眯一會兒

???

你沒聽錯,確實出自一位老師之口。

這還不止。

音樂課組樂隊,數學課做遊戲,烹飪課烤餅乾,藝術課學雕塑。

這一天看下來,學生們基本都在「玩」。

沒有晨讀,沒有抽象的數學公式,也沒有正襟危坐的課堂。

尋常?

這個班級尋常的每一天,於我們全民「雞娃」的當下,顯得十分不尋常。

看到這,你或許有疑問:

這是間收費昂貴的私立學校?這群孩子,恐怕家境不一般吧?

恰恰相反。

格奧爾格·畢希納學校,位於德國西部城市施塔特阿倫多夫。

城市雖小,但揹負著沉重的歷史過往。

二戰期間,納粹曾在這片土地建造大型炸藥工廠,和一座座禁錮猶太人的集中營。

戰爭結束後,工廠沒有被摧毀。

鑄鐵廠和巧克力工廠轉移到這裡,成為城市的中心。

戰爭,工業的發展,都需要大量廉價的勞工。

自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起,這裡不斷湧入土耳其、俄羅斯、保加利亞等國的移民。

有人因本國戰亂,來此避難。

有人在家鄉難尋工作機會,跟隨招工者來此求生。

幾十年來,這座城市被移民潮逐漸塑造改變。

班上的學生,正是這些移民家庭的孩子。

他們的父母以做工為生,家庭收入往往不穩定。

此外。

文化背景的差異,語言不通的障礙,還為這些學生融入當地生活造成阻礙。

宛如無根的浮萍。

-你肯定覺得這裡是家了?

-不是

班主任巴赫曼也很是尋常——

沒有亮眼的教學成績,也不是遠近聞名的名師。

導演瑪利亞·施佩特,為何將鏡頭對準這樣一位籍籍無名的普通人?

我們不妨退一步想:

如何去定義一名教師的職責,以及評價其教績?

賦予學生好成績?高升學率?

或許,得先問問孩子們需要什麼。

然後,再去談該給他們什麼。

巴赫曼獨特的教學方式,正是因為他的學生,是一群獨特的孩子。

他們來自世界各地。

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扉,幫助他們找尋到在異國他鄉的歸屬感,是巴赫曼第一要務。

像保加利亞的小女孩Stefi。

剛移民到此時,聽不懂、也不會說當地語言。

來到巴赫曼的班級半年後。

她不僅說得一口流利的德語,還當上了班級樂隊的主唱。

她唱歌時自信的模樣,很難令人相信,半年前,她還是個極少開口講話的姑娘。

另一名學生Jamie。

他是出生在本地的移民二代,打小接受的是德國教育。

自然,學習成績也是班級裡拔尖的。

他沒有經歷過新移民與當地文化的艱難磨合。

很難對其他同學在生活、學習上的困難理解共情。

當巴赫曼建議他幫扶成績不好的同學時,他非常反感:

我們都是一塊學的

如果他們當時沒學好,那是他們的錯

到了影片末尾,也就是半年後。

你會驚訝地發現,Jamie不再把考試競爭當回事。

他融入班級中,學會了換位感知他人的不幸和痛苦。

這些轉變是如何發生的?巴赫曼的教學究竟有什麼魔力?

魔力就在於——

他堅信,

巴赫曼不以分數評判學生的優劣。

他每天工作的頭號任務,是

為了達到教學目的,巴赫曼首先做的,是放低姿態和學生平等交友。

他從不吝嗇讚美之詞。

對愛笑的學生,他讚美對方:

你有著美麗的笑容,讓我感到心情愉悅

我想讓你知道這點

對剛剛起步學音樂的學生,他鼓勵對方:

即使周圍這麼吵,你的歌聲仍然合上了E小調

你相當有天賦,我是認真的

觀影過程中,肉叔最強烈的感受是:

巴赫曼的課堂。

與其說是學習場所,更像是他和學生們共同的家。

巴赫曼對學生而言。

與其說是老師,更像是願意和自己閒侃嘮嗑的可愛老人。

在這,言論是開放的。

情緒煩惱、生活困難、人生理想,甚至兩性關係這類禁忌話題。

學生們都能夠暢所欲言地表達觀點、展示自己。

因為,每當有人需要傾訴時,巴赫曼總是誠心傾聽和迴應。

如果有人在課堂上舉手發言,巴赫曼還要求同學們靜下來聆聽。

不止如此。

舉例來說。

某次課堂聊到同性話題,大部分學生下意識地露出厭惡的表情。

還有學生逃避談論,提出要離開教室出去透氣。

問及原因,學生們卻又緘口不言。

他們本能地認為,和自己不同的人,是不正常的人。

巴赫曼沒有打住話題,他不停追問下去。

為什麼這是噁心的

我不明白,給我解釋一下

你害怕別人與你不同嗎

他不訂立標準統一的答案,也不用說教的方式改變學生的觀點。

而是循循善誘學生追問內心,得到自己真誠的解答。

如此一來,不僅及時消除學生心中的偏見和怨恨。

潛移默化地,他們還從中學到了思考問題的正確模式:

看到這,或許你會質疑:

照巴赫曼的教育理念培養出的學生,恐怕難以應對當下激烈的升學競爭吧?

片子沒有給出答案。

但它如實記錄了學生們身上發生的變化:

從前不敢發言的學生,如今勇敢表達自己;

從前提到夢想便沉默的學生,找尋到了內心所屬;

從前成績只夠升往職業中學的學生,竟努力爭取到進入專科中學的資格。

在巴赫曼的鼓勵下,學生Hasan勇敢追尋夢想

他們的生活並不穩定,受教育和享受社會進步的機會有限。

但在三觀初成的青少年時期,他們遇到這樣一位亦師亦友的智者。

傾聽他們、理解他們。

當他們需要時,陪他們玩音樂、踢足球。

當他們困惑時,和他們一起解讀、探討世界的模樣。

當他們走歪路時,及時將他們拉回正軌。

當他們以成績評判自身存在的價值時,告訴他們:

分數根本無法代表你們

它只是某一瞬間的影象

更加重要的是,你們都是很棒的孩子和年輕人

你們都非常真誠,也要繼續堅守這份純真

這還不夠嗎?

當我們慣於以功利主義看待教育,把教育目的僅僅和分數、升學、名校掛鉤。

往往忽視了,教育的另一種可能性,它關乎人本身:

我是誰?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退一萬步說,咱們不談令人焦慮的教育問題。

巴赫曼對待學生的態度,何嘗不是成年人對待孩童該有的態度?

我喜歡你,我相信你,我尊重你。

同時,我告訴你界限在哪、哪些事情最好不要做。

而不是,動不動就拿分數、規矩來給他們畫圈、分類。

想想看。

除了應有的物質條件,孩子們需要的真的很多嗎?

不過是不被限定的想象空間,和——

如同巴赫曼所做的,在他們心裡埋下一粒思想的種子。

這粒種子或許會沉寂一段時間,但它不會枯萎。

傾聽、理解、愛護。

終有一天。

每一粒耐心澆灌的種子。

都可能成長為參天大樹,回贈這個曾經對他們殘酷的世界。

以各自各的花香。

這,正是「園丁」的神奇力量。

編輯:蛋妹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