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1921》,中國驕傲!

2021-06-12 10:53:22

1905電影網專稿 第二十四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於6月11日舉行金爵盛典並拉開大幕。

恰逢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海報便打出了「百年光影,步履不息」的主題。

藉此東風,展現中國共產黨百年偉大征程起點的電影《1921》,被官方邀請作為本屆上影節的開幕影片。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和初心始發地,從上海出發,對於《1921》,對於上海國際電影節而言,都有著非凡意義。

事實上,早有不少影視作品描述了這段歷史,甚至早在10年前,《1921》的導演黃建新就已經執導了電影《建黨偉業》,向觀眾梳理了時代與民族的脈絡。當然,這段歷史對於每個中國人而言,早已爛熟於心,每個重要的節點一直都是過去教科書上最閃光的文字。

那麼,10年之後,黃建新導演與聯合導演鄭大聖交出的《1921》,又會有什麼魅力呢? 用黃建新導演自己的話來解釋,《建黨偉業》是一篇「編年史」,而《1921》則是這段歷史的「橫截面」,更聚焦1921年前後的故事,以上海為故事中心,將鏡頭輻射到了全國各地,乃至海外。鏡頭如同顯微鏡一般,把1921年前後的故事無限放大,把過去缺少的拼圖一塊塊補齊,讓這份高亢的愛國情感更加激盪。

我們在看完電影之後,這種情緒尤為明顯,如果說,《建黨偉業》的觀眾像是參觀歷史博物館的參觀者;那麼觀看《1921》時,自己更能成為他們,融入他們,這不只是一次「回望」,更是一次「參與」。

電影《1921》的魅力,不僅僅是在於對人物精神層面的把控,更在於黃建新在故事描述上更高層次的探索。他融入了相應的諜戰、動作等元素,用更精準的節奏抓住觀眾,讓觀眾從入戲開始,就隨之緊張。

回望

陳獨秀在牢獄中回頭的眼睛,含著對當時社會的絕望,同時又飽含著對青年未來的希望。 而這,也成為了《1921》的第一個鏡頭。

一個眼神,也對應著電影中陳獨秀和李大釗的那句鏗鏘有力的對話,「我們的使命,將將開始!」那是革命者對未來的期許和信任。

回到當下,《1921》本就是一部對那段歷史溫故知新的作品,我們去領略100餘年前的領導人,用自己的行為去告訴我們,一個國家的價值是什麼,整個民族和中國的未來又在哪裡。

每一個堅定的眼神,每一句有力的吶喊,是當時人民的展望,也是我們當下每個人的思考。

人民,成為了這部電影的中心。

電影中有一個橋段,李達不顧跟蹤風險,趕往印刷廠改掉錯誤的翻譯,堅決地要把原本翻譯的「百姓」改為「人民」。

李達給出的理由很簡單,「‘百姓’是泛指,‘人民’是主人。」這種臺詞成就了一段跨時空的對話,正是對當下「人民當家作主」的一次呼應。

這些細枝末節的描述,也彰顯了這些人物在歷史事件中的獨特魅力。

儘可能把鏡頭對準這段歷史進程中的人物,以人物的行動去推動劇情發展,正是黃建新自己打破《建黨偉業》的創作框架,帶來了全新的不同創作思路。

對於人物的細化,甚至不止是中國共產黨們,故事裡每個人物均能和《建黨偉業》的角色對應上,即便只是簡單的群演角色。

不僅僅是人物本身,黃建新在《1921》的故事編排中,從點到線,再到面,把鏡頭延伸到了國際環境。

1921年的上海,被各國租界瓜分,在這樣的背景下,上海構成了多元文化的碰撞,從這些歷史的背影出發,黃建新決定影片必須建立在國際視角之上。

其實在《建黨偉業》中,黃建新已經向觀眾展現了在中共一大代表會議初期,就有國際共產黨為中國共產黨成立提供了幫助的場景。但在當時的影片中,國際友人馬林並沒有得到太多的故事展現,這一次,黃建新將這個人物的故事線,以及他從海外來到中國的處境,都給足了細節描寫,把這個人物變得更具使命感。

使命感是《1921》中最重要的關鍵詞。 李達和王會悟這對革命伉儷,如同一根線,將所有人物都串聯在了一起,李達作為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的代表,擔起了整個重任,兩人將小愛化為無窮大愛,成為相濡以沫、奔赴共同理想的革命伴侶。

毛澤東曾盛讚他們,「你們是真正的人」。

在《1921》中,他們這種人性被實打實的強化了出來,而且導演還為他們安排了不少遠眺的戲份,在李達的眼裡,家和國皆是希望,從窗戶望向鄰家的小孩,那是人民的希望,更是共產黨的未來。

少年

李大釗對陳獨秀有一句臺詞,「你是領袖,不是少年。」

誠然,對於當時的陳獨秀而言,他早已不是一個可以任性妄為的少年,雖然他急於救國,渴望更多年輕人能站起來,會衝動地在新世界遊藝場散發傳單。

這是他第二次被捕入獄的前因,電影恰好從這裡開始,而這一次接他出獄的人,仍舊是李大釗,以及那群意氣風發的學生。

中國共產黨「一大」代表劉仁靜便身處其中。後續,他又和王盡美等青年人齊力投身至五四運動中。雖然他們年紀輕輕,但他們都是實踐者、行動者和革命者。

連同鄧恩銘,三位少年一起來到上海,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的故事線裡,導演為他們加入了一段晚上跑去十里洋場,看一看上海繁華的戲份,這段戲份恰好把他們作為少年的風貌生動地展露了出來。這群20歲左右的少年,看盡繁華,看盡萬象,才真正看見自己。

青年的風采並不止於此,重新回到上海的毛澤東已是28歲。

影片中有一場毛澤東從上海法租界跑到外灘的戲。黃建新設計這場戲是基於毛澤東愛好跑步,但更是為了體現他當時的內心世界。在光影的剪輯中,融合了兒時的他對傳統封建的對抗和逃離,更是強化了如今他的行為,奔跑不止於跑,而是奔向希望,奔向美好未來的開始。

毛主席曾經有句詩詞,「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正是形容了這群最熱血的年輕人。

演員王仁君也坦言,這一次的演繹,希望能把當時年輕人的堅持、熱血,以及捍衛真理的精神傳遞給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讓他們知道我們現在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的未來應該朝著什麼方向去前進」。

電影的結局給出了一個答案,雖然陳獨秀被反軍第三次抓捕,李大釗也慘被殺害,以及不少先輩被迫害,但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迎來了偉大的勝利,也有了如今大家幸福安康的生活。 這部120分鐘左右的電影只是中國近代歷史中的一段吉光片羽,它卻能把我們帶回那段歷史,真正成為參與者,穿越在兩個時代裡,產生更多的情感共振。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