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豆瓣8.7,這部紀錄片怎麼又被禁?

2021-06-16 09:52:04

一個生不出孩子的女人,到底會面對多大的壓力?

三胎政策開放後,關於生育的話題又開始源源不斷地成為熱門。

這一問,則極為直接。

問題底下寥寥幾句講述,就已經讓人覺得尤為刺眼和不適。

一個健康的女人,為了生育做到如此地步。

其中到底有幾分是自己的意願,我們不得而知。

但我們知道的是,對於生育這件事,絕對大部分的壓力和要求都在女性身上。

我想很多人都聽過這樣的話——

不生孩子?是你作為女人最大的失敗。

不生孩子你的人生還完整嗎?

生不了孩子的女人和不下蛋的母雞有什麼區別?

別以為這些只是上個時代的老舊觀點,它們的現實範例依然留存至今。

電視製作人,作為一個新手媽媽,帶著對「下不了蛋」這一比喻的不滿、

將將鏡頭對準醫院一角的一個特殊群體,拍下了這部紀錄片——《奇妙的蛋生》

這是中國首個聚焦輔助手段生育的紀錄片。

片中的主角,是一個個想生育卻又難生育的家庭。

不能生,到底是誰的錯?

誰又在承受著「生育困境」最大的痛?

01生育的「偉大」和「卑微」

不能生?

很多人一面對這個問題,總是會自然而然地把目光放在夫妻中的妻子身上。

彷彿只有女性,才是其中的關鍵角色。

但這部紀錄片一上來就告訴我們,生育不僅僅是女性一個人的責任。

孕育新生命的第一步,是精子和卵子的結合。

而成敗與否的關鍵,除了女性的卵子或子宮,還要看男性是否有優質的精子,來激活卵子。

所以,在「不能生」的問題裡,雙方都有可能出現問題。

可出現了之後,他們的處境,卻又是那麼不同。

片中第一對出現的夫妻,丈夫小五因為無精子症,治療了許多年。

甚至做了睪丸穿刺也依舊無果。

十年的婚姻,因為沒有孩子,一直讓夫妻倆耿耿於懷。

最後沒有辦法,為了讓家庭變得完整,也為了實現妻子的願望。

小五和妻子選擇了供精

就是從公立的精子庫裡藉助別人的精子,讓妻子實現懷孕生子。

做出這樣的決定,小五明顯下了足夠多的勇氣。

他也表示,孩子畢竟是妻子的,這樣的話也可以防止別人插足他們的婚姻。

在這段拍攝裡,我們明顯可以看到,外界十分在意小五面對「孩子不是自己的」時候的心情和態度。

當父母表示支持,而他自己決定坦然接受時,彈幕裡也不乏「偉大」這樣的詞彙出現。

雖然「生不了」,在彼此的理解之下,小五他們還是保住了自己的婚姻。

可這樣的事,在性別對換後,情況似乎大不相同。

26歲的欣欣和丈夫相愛結婚,但她因為患有先天染色體異常,卵子無法受孕。

與男性生育困難,有精子庫給與支持的情況不同。

我國並沒有合法的卵子捐獻渠道,想要懷孕,只能等待別人的愛心捐卵。

可這樣的愛心捐卵在實際操作中十分稀缺。

一般等待的時間,最快也要一年,而慢的話,基本3-5年

雖然欣欣才26歲,卻沒有多少時間可以給她了。

公婆一直在催,他們的態度已經很明顯,只要孩子和男方有血緣關係就可以。

沒有孩子,那就是不行的。

而丈夫嘴上說著,如果只有我們夫妻倆的話,不生也不行。

但我們還有那麼多親戚,不生孩子怎麼走親戚呢?

這話聽得,好笑,又好氣。

在這場談判裡,連同丈夫,父母,公婆甚至欣欣自己在內。

都不曾在意過生的這個孩子是不是和她有血緣關係。

因為她生不了,就必須接受這樣的安排。

甚至連求卵治療做試管的費用,丈夫那邊也算得清清楚楚,必須由欣欣家支付。

如果再不行,就只有離婚。

事後,導演試圖以「女人何苦為難女人」這樣的話來勸說欣欣婆婆。

得到的回覆,也只有一句「我們要傳宗接代」

在公婆和丈夫的壓力下,欣欣哭著回家懇求父親給錢讓她去做試管。

這筆費用,對母親還患有舊疾的欣欣家來說,難以承受。

母女倆只能抱頭痛哭。

你看,「生不了」這一條對於欣欣來說,已經讓她卑微到了如此地步。

02生育到底是什麼?

對於很多人來說,生育是愛的選擇,是生命的延續。

在紀錄片中,有人選擇生育,是將它視為新的希望。

比如一對失獨的夫妻,為了將兒子逝去的生命延續,為了「把兒子帶回來」。

他們選擇用試管再孕育一個新的生命。

這樣的方式或許對新生兒不公平。

但卻沒有人能輕易地將指責的話語指向這對父母。

在其他的家庭裡,關於「生育為何」的發言,則更值得讓人深思。

丹丹把生育當成是給老公的禮物。

為此,她一次又一次地進行著痛苦的取卵手術。

甚至一次性取出25顆卵子,這意味著,她要忍受多次的穿刺與抽拉。

做完手術的她虛弱至極,即便在醫生的攙扶下都站不起來。

可,就算是承受了莫大的痛苦,但丹丹仍笑著說,要給老公生個大胖兒子。

你也許會說這是愛。

可仔細想想,它又不僅僅是愛。

來自四川的文霞,則把生育看成了一個妻子必須要付出的職責。

丈夫把傳宗接代作為結婚的主要目的。

可兩人結婚三年都無法自然懷孕,存錢去做試管也沒有成功。

為此,文霞總覺得是自己的原因。

生了不孩子,對不起丈夫,心理上感覺像欠了他什麼一樣。

於是做什麼事,都要先看丈夫的臉色。

跟著他做工廠做重活,家務活全攬,而丈夫平時並不說話,只有在聊起孩子時,才會多說兩句。

兩人再次嘗試試管,面臨的又是失敗。

這一次,文霞被婆婆和丈夫趕出了門。

導演組趕去勸解,可這個男人卻一臉不屑地說道,是「她自己沒本事生「。

提出離婚就要讓文霞賠給他60萬,為試管費用所買單,並說得十分冷漠:「出來混就是要還」。

一場默默付出的婚姻,一段承受苦痛的求子之路,在這個丈夫眼裡,只剩下三個字。

出來混。

生育於他而言,是妻子應盡的義務。

一旦對方無法履行,便要她付出相應的代價。

03是饋贈,也是枷鎖。

有人說,子宮是上帝的饋贈,到如今卻也變成了女性的枷鎖。

生育明明是兩個人的事。

可到最後,承受更多壓力和痛苦的往往都是女性。

做試管需要承受多大的疼痛,我們可以從紀錄片裡那些虛弱蒼白的女性臉上所看到。

與此同時鏡頭掃過他們的丈夫,似乎都是一樣的狀態,悠閒,發呆,無聊...

彷彿這場受難,與他們毫無干系。

其實更讓我覺得無奈的,還是女性本身的態度

在紀錄片中,你會發現,在老舊觀念下,在家庭影響下,在社會環境下,多數女性都會把生育轉嫁成自己的「責任與義務」。

覺得生孩子,就是自己對這個家最大的奉獻。

或許只有現實、經歷和時間,才能讓她們徹底改變這樣的想法。

就像文霞最後終於看開,認為自己的卑微,換不來老公的愛。

她剪掉頭髮,眼神變得堅毅,決定為自己而活。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