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饒曙光:當下電影市場中,比「內卷」更嚴重的問題是…

2021-06-16 13:11:00

截至2021年6月14日24點,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達到266億,上半年元旦檔、春節檔、清明檔、五一檔和端午檔五大檔期分別為13.03億、78.25億、8.22億、16.73億、4.65億。五大檔期票房達到120.88億,票房佔比為45%左右。國內電影市場過度依賴檔期效應,貌似是一個規律性的問題,不過我們自己還沒有完全認識到位而已……

相對於2021年上半年元旦檔、春節檔、清明檔、五一檔的不斷刷新紀錄,2021年端午檔儘管放映場次創新高,但票房則是5年內最差的,可以用「一片慘淡」來形容。

超過15部新片造就了無比擁擠的競爭,卻並沒有誕生任何贏家,反而讓中國電影市場彷彿一夜之間又被打回了原形。於是乎,諸如端午檔只有內卷沒有贏家的吐槽不絕於耳。

2021年端午節三天假期中,內地電影市場只有票房4.63億,其中首日票房1.53億、次日1.69億、第三日1.41億。與票房低迷不振形成鮮明對照,2021年端午檔非常擁擠,堪稱是史無前例:

6月11日當天,有《比得兔2》《陽光姐妹淘》《你好世界》《當男人戀愛時》《候鳥》《天堂電影院》等10部新片上映。

6月12日當天,有《超越》《熱帶往事》《潛艇總動員》《地心遊記》等5部新片上映。

另外,還有原定端午上映,後來見勢不妙撤檔的《烏海》《二哥來了怎麼辦》《狗果定理》等影片。

超過15部新片扎堆上映,但檔期市場整體熱度明顯不夠。引進大片缺席,缺乏高質量頭部影片帶動導致票房低迷。一言以蔽之,就是缺乏能吸引觀眾走進影院的影片。

如果我們承認缺少頭部影片是導致端午檔市場低迷的最重要的原因,那麼圍繞著頭部影片的相關問題則需要我們進一步思考與釐清:有了頭部影片,市場就會熱起來嗎?事實上,現在想要吸引觀眾進電影院真的越來越難了。更進一步,我們如何針對不同的檔期打造出更多高質量的頭部影片?

毫無疑問,現在中國的電影製片企業面臨著諸多困難,因此也就有了電影製片公司的老總在上海國際電影節公開埋怨電影票務服務費過高的現象。其實背後的核心問題就是電影製片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前所未有的挑戰。就直接導致頭部影片的供應量不足。這是中國電影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混不過去的問題。

因此,如何有效地增強中國電影製片企業的活力和動力,如何給予一些政策、體制、機制上的更合理,更科學的安排,就需要我們進行前瞻性的思考和論證。筆者一直不遺餘力地呼籲提高製片方在整個票房體系的分賬比例,儘管當下電影院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還是死亡」的問題。無論如何,只有製片業做大做強,能夠可持續生產出更多高質量的頭部影片來帶動觀影,帶熱整個市場,才是電影產業健康發展的基礎和根本,是電影產業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方法論。

筆者也一直反覆提醒網絡電影的崛起對電影院電影的衝擊。或許我們還可以進一步修正:即網絡電影是更寬泛意義上的網絡電影,並不僅僅只是我們現在習慣上認定的網絡電影,也包括非電影院之外的所有具有內容特性的網絡視頻。

網絡視頻也好,短視頻也罷,表面上看上去好像與電影院大電影並沒有直接的聯繫和糾葛,但是更進一步觀察可以發現,網絡視頻對電影院電影的衝擊和影響也正在逐漸顯現,萬萬不可粗心大意,甚至是有點「細思極恐」。電影面臨著自電影誕生以來從未有過的大變局、大調整。很多新的問題、新的現象之前我們也都沒有碰到過,也沒有人可以給我們一個現成的、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還是那句老話,繞不過去也混不過去。

另外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是,電影尤其是電影院電影是最典型的注意力經濟;如果沒有眾多的電影活動,就不能夠形成社會生活熱點、文化熱點,就不能夠有效地吸引更多觀眾的眼球,那麼電影院電影將會更加困難。

因此,從注意力經濟的角度觀察,關於電影的相關活動真的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不能有效地形成社會和文化的熱點,電影尤其是電影院電影作為注意力經濟就很難發揮其應有的效能,也就很難形成真正意義上的「電影注意力經濟」。

或許,2021年端午檔電影票房的低迷,可以讓我們思考與之相關的諸多問題:體制機制的問題,政策的問題,票房分賬比例的問題,網絡視頻短視頻對電影的衝擊問題,電影作為注意力經濟的問題等等。所有問題一個也不能少,都需要我們前瞻性思考,針對性佈局。

【文/饒曙光】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