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叛逆者》編劇把朱一龍當木偶,讓劇情拉垮塌腰,連觀眾都不認可

2021-06-17 03:34:00

前幾天,小編聽說《叛逆者》在豆瓣上開分了,從網友的豆瓣頁面截圖來看,當時顯示的是8.4分。不過,這個分值多少還是讓人有些擔心,因為充滿變數的分值往往就出現在開分之後的漫長時間裡,很多影視作品高開低走的滑翔動作就是這麼完成的。如果開分時,分值能再高一些,給後面的負面評價留出充裕的降分空間,最後剩下的分值可能會多一些,如果僅僅只是8.4分的話,估計最後能剩下6.4分,就已經很不錯了。

一直以來我是很看不起豆瓣網友們的衝動、隨意評分的,但是,這也不能完全怪他們,很多影視作品的質量曲線,就是那種滑翔式的高開低走曲線,所以,眼前的《叛逆者》會不會也要經歷一波滑翔曲線的走勢,我不敢妄下判斷,但是從第二十三、二十四兩集的劇情來看,它已經種下分數滑翔的基因了。的確,這次看完林楠笙(朱一龍 飾)一個行為之後,我突然對該劇編劇和導演都有了一種失落感、幻滅感,他們沒堅持住,劇情塌腰了。

我得感謝自己,當初沒有特別著急地去豆瓣給《叛逆者》發5星好評,虧了我當初的懶惰,讓我避免了現在的後悔。網友們,注意了,小編要上文學理論了,不喜歡看理論的,請跳過這兩段再接著看。當然,小編上的這段也並不高深。小編記得自己前幾年在創意寫作培訓班聽課時,那些文學界的大佬們經常對我們說,不論是寫小說,還是寫劇本,先不要急於創意情節,先讓人物挺立起來、豐富起來。

導演周遊

一旦經過前期的鋪墊和演繹之後,人物立起來了、性格立起來了,那麼接下來你的作品情節就好往下進行了。很多時候根本無須作者挖空心思去想情節,那個早已立起來的人物已經替作家把下面的事情都想好了。換句話說,就是不用作家自己去挖空心思地去寫作,人物自動就去幫助作家推進後面的情節了。這個規律不論在文學界還是戲劇界,同樣適用。開始時這句話,我並不理解,但是隨著寫作經歷的增長,我終於理解這句話了。

作家汪曾祺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隻要把人物性格鋪墊並搭建好了,並且人物性格早已在觀眾心目中挺立起來了。人物就會自動推進符合他自身性格的故事情節了。已故作家汪曾祺也曾提出過「貼著人物去寫」的說法。這句話如果具體到《叛逆者》裡,就更好理解了,那就是貼著林楠笙等角色的個人性格與職業經驗去寫。如果一旦違反了這一規律,而強制朱一龍去幹一些有悖其性格與邏輯的事兒,不但角色會顯得擰巴,就連觀眾都會覺得好笑。

也就是說林楠笙的性格一旦在觀眾心目中立起來,那麼角色本身就具有了自主性的靈魂了,作為編劇和導演一定要順著林楠笙的個人性格與職業經驗來寫,而不能把他當成牽線木偶。可是在第二十四集劇情裡,編劇或導演卻強制性地命令林楠笙幹了一件根本就不符合他職業素養和個人性格的事兒。為了調查復興社內奸,林楠笙竟然把證人宋立誠帶到了嫌疑人王世安面前。看到這個情節時,我心說,完了,挺好的劇情,這回要拉垮了。

這就好比讓楊振寧犯一個只有初中生才會犯的物理常識性錯誤。同樣,一個只有復興社幹訓班學員才會犯的錯誤,現在被導演拿來安裝到林楠笙的頭上了。我想導演不要忘了,經歷過南京幹訓班培訓、經歷過調查上海復興社內奸;經歷過調查朱怡貞並生離死別;經歷過調查池田英介、經歷過刺殺上村淨等等大小案件已經很多起了,不論是林楠笙的個人性格,還是職業經驗,早已直追顧慎言了。他的職業經驗與雙商,根本就不允許他把宋立誠帶到王世安面前。導演讓朱一龍這麼幹,顯然是沒有貼著角色性格來寫。

而當編劇或導演在強制林楠笙幹這件蠢事時,不但把林楠笙當成了牽線木偶,也把觀眾當成了傻子,同時也更在秀導演和編劇自己的智商下限。凡是智商稍微正常一點的觀眾都看得出來,導演和編劇此時在玩任性了,把本來不符合林楠笙個人性格和職業經驗的錯誤強制性地讓他來犯。這是硬逼著老虎吃草料啊。當然,我也明白,導演或編劇讓林楠笙犯這種小朋友錯誤,可能是為了給後面更大的戲劇動作做鋪墊或伏筆,但是那也犯不著這麼蠢吧?好的創意性情節太多了。放下鏡頭撂下筆,去外面走走,興許就有創意了呢?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