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被低估」的中國大導演,為拍新片請來100多位明星,它要爆了?

2021-06-18 20:51:03

在「第五代導演」中,除了張藝謀、陳凱歌之外,有一位導演堪稱被「低估」的存在。

他就是導演黃建新。

出生於1954年的黃建新,參過軍、當過工農兵,直到1979年才正式步入電影圈。

而自1983年進入北京電影學院進修後,黃建新幾乎每拍一部電影都能拿獎

從「先鋒三部曲」到「城市三部曲」再到「心裡三部曲」,從金雞獎、華表獎到柏林國際電影節——

他是國產都市電影題材的先行者。

此後,從擔任好萊塢大片《殺死比爾2》中國區的監製,到2006年成為國產片《墨攻》的製作人——

他又成為國產電影的「金牌監製」。

而繼《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建軍大業》的「大業三部曲」之後,黃建新又帶來他的100週年獻禮新作——《1921》

在說新片之前,我們不妨先將目光放回到千禧年之初,那時國產片被好萊塢大片強勢衝擊,其中主旋律題材電影的形勢更是嚴峻。

當時,時任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饒曙光曾痛心地感慨:

「誇張一點說,甚至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

「中國主旋律電影到底該怎麼拍?」成為許多電影人心中解不開的難題。

直到2009年,電影《建國大業》成為破局者。

這部由韓三平、黃建新擔任總製片人並執導的影片,不僅斬獲了華表獎、百花獎等8項大獎,更攬獲了4.2億票房,躋身當年國產片的票房冠軍。

至此,「中國主旋律大片」時代正式來臨。

《十月圍城》《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黃建新監製;

《我和我的祖國》,黃建新任總製片人;

可以說,黃建新總能把握主旋律電影的藝術性與商業性之間的平衡,從未停止探索主旋律電影的可能性。

而繼他2011年執導的電影《建黨偉業》的10年後,黃建新又帶來全新之作《1921》。

影片集齊了黃軒、倪妮、王仁君、劉昊然、陳坤、李晨、王俊凱、胡先煦等100多位主演;

有包括聯合導演鄭大聖(《村戲》),編劇餘曦(《毒戰》)、趙宇寧(《八佰》),攝影師曹鬱(《妖貓傳》)等,影片前後歷時5年製作,主創陣容堪稱王炸。

時隔10年,與2011年拍攝的《建黨偉業》不同的是,黃建新此次又賦予了《1921》更多點。

如果說呈現10年時間線的《建黨偉業》是「編年體」的話,那麼《1921》更像是「橫切面」。

新片的時間聚焦於1921年,故事發生的地點主要在上海,情節圍繞「一大」會議的召開而展開。

而故事的切口縮小,意味著故事的深度和細節的增加,黃建新為此做足了準備。

一是增加國際視角與諜戰元素。

在查找歷史資料的過程中,劇組在日本警視廳檔案館找到電報記錄,證明日方曾妄圖阻止代表大會的召開。

因此,秉持「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黃建新導演,在引入日本視角的同時,更呈現了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與尼克爾斯基,一明一暗與各方勢力進行對決的過程。

其中,還穿插了飆車戲等動作元素,賦予整部影片更多的商業氣息——

這樣的主旋律電影無疑更「好看」!

二是增添生活感與煙火氣。

為了還原老上海的年代質感,劇組除了在上海進行實景拍攝外,還1:1地復原了一大會址、新青年編輯部、博文女校等場景,力圖營造一種真實感。

其中,在拍攝一場長沙街頭的戲時,黃建新導演卻發現,路邊賣魚盆裡的魚好像死了,不會跳了;

而為了呈現真實的生活場景,黃建新等到換了新的魚,魚真正「跳起來」,才重新開始拍攝,是真正的「細節控」

從1919年的五四運動,到1921年的上海菸草工人罷工運動,片中呈現了兩次大型的群眾運動。

近千名群眾演員,近萬人的鏡頭調度,前前後後拍了16次。

可以說,黃建新既能把握細節,又能hold得住大場面——

這樣的主旋律電影「有水準」!

三是飽含鮮活感青春氣息

在參加「一大」的代表中,年齡的最小的鄧恩銘只有19歲,代表們的平均年齡也才28歲。

對於這些風華正茂的年輕人,黃建新真正找來大量的20來歲的主演,試圖打破符號化的歷史人物,讓角色離我們更近。

其中,負責籌備「一大」的李達(黃軒 飾)和王會悟(倪妮 飾),更成為貫穿影片始終的人物。

不論是新婚夫婦一起親密地佈置窗簾,還是黃軒在屋頂放聲大吼,片中可以看到各種細膩的生活化的細節。

這樣的主旋律電影無疑更「動人」!

正是有了以上三點的追求,主演們才能瞬間入戲,更好地實現與角色的「靈魂互換」。

同時,身為導演的黃建新也讓演員感到非常舒適,給予主演們更多靈活創作的空間。

就像在拍攝一場戲時,黃建新感覺此時應該用長鏡頭捕捉陳坤傷痛的表情;

而兩人在沒有提前商量的情況下,陳坤卻能及時給出眼泛淚光的迴應,在結束拍攝時兩人忍不住感嘆「心有靈犀」。

實際上,黃建新導演如今已經67歲了。

由於有老花眼,在監視器與演員之間,他需要不斷地摘戴眼鏡,一天之內可能要重複這個動作超幾百次,但卻依然精神滿滿,用全身心投入創作。

能與黃建新這樣的導演合作,也難怪參與演出的實力派演員張頌文讚歎到:

有這樣的導演,你作為一個演員來說能遇見他是很幸福的。

說了這麼多,不由得想起在預告片中,有一幕讓人印象深刻——

青年毛澤東(王仁君 飾)奔跑在街頭,隨著他矯健的身姿,屏幕從黑白變為了彩色,漫天的煙花齊放;

過去與現在,未來與想象的一幕幕,隨著蒙太奇鏡頭浮現在眼前,讓影片有種理想主義的藝術氣息。

正如影片貫穿始終的代表著「理想與希望」的小女孩的形象,既寫實又寫意的《1921》,不僅還原了時代的精氣神,也讓它與現在的年輕人走得更近了。

或許,「悶聲幹大事」黃建新在引領「主旋律大片」的潮流後,又將打破國產主旋律電影的天花板,帶給所有人驚喜。

「為什麼一群年輕人創建的政黨,只用了28年的時間就改變了一箇中國?」

相信我們將會在《1921》裡,找到答案。

青石電影編輯部 | 晨晨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