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超前揭祕!2021的《1921》,是如何拍成的?

2021-06-25 03:34:11

文 | 陽山桃

編輯 | kino

6月25日,《1921》就要開啟首輪為期3天的點映了。這部集合了內地一線年輕力量的影片,也將成為7月1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到來之際的驚喜之一。

從《建國大業》到《建黨偉業》,觀眾們熟悉了在恢弘史詩中尋找熟悉演員面孔的模式。而從《建軍大業》到《決勝時刻》再到《1921》,中國電影人又作出了全新的嘗試——讓中國的年輕人也喜歡通過電影來了解歷史。

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當這一新的模式逐漸成熟,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開始關注這類題材。在6月25日點映開啟之前,導演黃建新已經帶著《1921》進行了幾輪試映,讓他印象最深的一句評價是:「這部電影拍出了2021的《1921》。」

01

視野

5年前,黃建新接到了拍攝《1921》的邀請。那時,《建黨偉業》已經上映5年。他想,如何在1911年武昌起義到1921年一大召開這《建黨偉業》所講述的10年曆史中重新創作出新意?最初的設想,就是創作一定要和當今的觀眾、年輕人連接。這是決定拍攝《1921》時黃建新的判斷。

《1921》最大的驚喜,是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國際視野。「在共產國際的背景下,發生在中國的故事就有了世界性。這些新的角度可能使這個故事發生變化。」黃建新分析,「因為共產國際的介入,有代表從日本、越南來到上海集結,產生了很多並行的故事,這樣可以對電影的情節有一個變化。」

導演黃建新揭祕《1921》幕後創作

從籌備到拍攝,主創團隊也在努力蒐集這10年中發現的全新史料。這些資料在電影創作者的手中,也變成了進行創作、展開故事的輔助。

黃建新記得日本合作方在當地的警視廳中找到了一份電報,記錄了當時的日本所掌握的開會情況:1921年6月30日,共產國際代表要在上海開一次會。會議的代表來自長沙、武漢等地。

這封電報成為了情節創作的支點。黃建新和編劇們一直在討論,為什麼日本會掌握當時開會的情況?為什麼日本人會如此在意這件事情。

於是在電影中,日本人的介入成為了一條重要的支線,黃軒所飾演的李達被跟蹤,代表們則化險為夷讓「一大會議」順利召開。一封小小的電報,為電影引入諜戰元素提供了空間,也為當時波詭雲譎的時代提供了更為豐富的細節。

「這樣一批優秀的人,用28年改變了這個國家。他們是應運而生,動員了全國人民的力量完成了歷史轉變,這也是由於我們做了這麼多的案頭工作,下定決心把這部電影拍好的源動力。」黃建新總結。

02

青春

開拍之前,黃建新和鄭大聖聊得最多的,就是怎麼能讓演員們「生動」起來。1921年「一大會議」代表們,平均年齡僅有28歲。如果不算何叔衡與董必武兩位略微年長的代表,平均年齡僅有23歲。

這樣一批年輕人只用了不到30年,改變了幾千年國度的屬性,這是多麼大的力量。但是他們又是充滿朝氣的人,我們老說一種青年的朝氣,一種向上的力量,它很容易抽象理解,實際上青年他就是這樣的。」黃建新說。

於是在電影裡,黃建新和鄭大聖設計了這樣一場戲:會議開了一天,代表們都累了。張頌文飾演的何叔衡睡不著覺,歲數大,點著燈在看書。但另外三個年輕的代表,趴著就睡著了:

「這就是用生命自身成長階段的年齡感,一定擁有的特點,讓它自然化,讓觀眾覺得特別的親近,其實我們的青春表達常常就是這樣。」

拍攝五四運動,導演也用了新的視角。製片人任寧找到了一份資料,提到北京女子師範的「四公子」——四個參加五四運動的女生。她們在當時也名震京城。黃建新決定,就找學生來演,而且只從大一、大二的學生中尋找。

做出這個決定,是因為黃建新在橫店拍攝的時候有一次失誤。為了拍攝學生在街頭燒書,團隊找來了群眾演員,但攝影機並不敢正面逼近給這些群演們特寫,因為不像學生。

他說相信校園中的學生沒有生存壓力的考驗,眼睛明亮,透著單純。於是當陳美伊、陳仟鈺、胡連馨和夏夢扮演的五四四公子站在隊伍中走過來,攝影機推向她們的眼鏡時,「那就是青春」。

03

人物

《1921》的策劃案讓編劇餘曦眼前一亮,一個相對短的歷史時期,用橫切面展現當時社會的方方面面,對編劇而言也是挑戰。團隊決定,在「一大會議」這個主線的基礎上做成一個多線敘事的結構,通過日本故事線、北洋軍閥故事線等等,讓事件豐富起來,立體起來。

在蒐集資料中餘曦發現,共產國際代表荷蘭人馬林和蘇聯人尼克爾斯基也遠比此前我們對其的認知更加豐富。馬林是明面上的人物,受列寧的指派到上海觀察中國的革命情況,促進中國共產黨建立,是一個活動家。

尼克爾斯基則是一條暗線,曾經參加過紅軍,打過白軍,在遠東局加入共產黨,被派到上海來支持工作。兩個角色一明一暗,既要躲開法租界的追捕,還要躲開歐洲各國勢力的盯梢,讓影片有了濃濃的諜戰色彩。

為了展現當時時代風起雲湧的各種愛國運動,片中有不少學生、工人的戲。俞灝明、劉暢等青年演員,也甘願出演幾場戲的小角色。電影中的一場工人戲,需要所有演員從早喊到晚地連拍兩三天,所有人的嗓子都喊啞了。最終採用的歐豪同期錄音就是啞著嗓子喊出來的臺詞。

04

細節

在製片人任寧的心中,歷史人物身上也可以有很細節化、日常化、生活化的一面。比如黃軒和倪妮飾演的李達與王會悟,他們就是蝸居在上海的一堆新婚夫婦,但是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

電影中有場戲是李達和共產國際代表會面以後在陽臺上整理思緒,回想起當年燒日貨的情形——當劃火柴點燃那批日貨的時候,突然發現手中的火柴也是日本製造的。這樣一個細節,交代了李達複雜的心情。於是在細節的表達之下,李達落淚了,王會悟也落淚了。

這樣的細節設置在影片中比比皆是。王仁君記得和導演見面時被問到:「你跑步的姿勢怎麼樣?」原因就在於,電影中設置了一場毛澤東奔跑的戲。導演想通過他與李達的會面後,開始慢慢地跑,一直跑過南京路,跑到外灘去接近這位偉人青年是大的內心和情感。

於是一場拍了幾天的奔跑戲,勾連起了毛澤東的成長,也讓這段很長的戲,成為了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電影化段落。「他那個段落會產生超越表達之外的聯想,這是電影的魅力。我們老說電影是結構魅力,就是這個意思,這是我們下功夫的地方。」

而在拍到毛澤東看到法國公董局慶祝法國國慶的段落時,《1921》還設計了一場與之呼應的戲:周恩來等人在法國的街頭呼喚法國人民支持中國。這場戲因為疫情,沒能在巴黎實地拍攝。最終是團隊在外灘找到了一座法式建築,協調了多個單位,成功取景,用CG製作了埃菲爾鐵塔等遠景,完成了這場本應在法國拍的戲。

鄭大聖記得主創們在前期閱讀了大量當事人的回憶錄和日記:「這裡面不但描述了那幾天他們做了什麼,更有趣的是,他們當時有許多關於彼此的描寫,就會有很多有趣的、靈動的、活生生的當場的印象,這些都幫我們回到百年前的歷史現場。」

從還原百年前的開天闢地,到用藝術的手法將這一歷史風雲呈現在大銀幕上,黃建新、鄭大聖和其團隊所嘗試的,依舊是電影的可能性。

黃建新說,《1921》在拍攝方法上,仍然做著積極的探索。每當接到一個新任務,常常覺得是站在大霧之中,他想尋找那盞燈在哪裡。通過和大家一起摸索,終於找到了那盞燈:「我就跟大家一起跑,一直朝著那盞燈跑,今後我還是這樣,跑得動的情況下繼續跑。」

/ 福利 /

說說你對《1921》的期待

後臺回覆「福利」,按規則參與

有機會獲得影院通兌券

/ 開獎 /

恭喜

吉永綠、小杉杉、誰比誰冷豔

獲得《了不起的老爸》電影兌換碼,快來領取

/ MORE /

《中國醫生》「空降」暑期檔

王硯輝的五點「迴應」

包貝爾,請學《當男人戀愛時》

《東北虎》獲金爵獎最佳影片

32年了,我們欠他一個熱搜

一票難求的《東北虎》有多猛?

分享在看

只要你點,我們就是好朋友

想了解更多新片動態和影節信息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