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會哭就叫好演員,我呸

2021-06-25 11:11:19

「演技」二字,是影視圈裡經久不衰的話題。

最近,陶虹在接受採訪中說的一句話引起了大家關注:

「不是會哭就叫好演員。」

此言一出,這個tag立馬衝上熱搜第一,討論熱度持續了好幾天。

這話到底是從何說起,好演員跟哭不哭之間又有什麼聯繫?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很多人看到這句話,會下意識地把重點放在「哭不哭」上。

但話要看全。

陶虹這句話的全文是:

可見,哭還是不哭,並非重點。

重點是:好的演員要有對角色的掌控力。

在表現強烈情緒的時候,這種掌控力顯得尤其重要。

失敗的範例,就是把強烈情緒演成了五官亂飛。

這種現象在內娛裡太過常見,甚至已經可以自立門戶,開門收徒。

最近比較明顯的一個新人就是周也

周也在《少年的你》裡面飾演魏萊,是一個有心機、狠毒的「病嬌瘋批」。

把陳念推下樓梯後的仰拍鏡頭,惡毒和輕蔑都藏在不動聲色的表情裡,看得人心頭髮冷。

必須承認,這是一次極其優秀的發揮。

但到了《山河令》當中。

她飾演的顧湘性格可愛跳脫,於是就有了各種嘟嘴瞪眼咧嘴的三件套表情包。

當然,這裡雖然有點誇張,但還算不上太差。

真正差的是《啊搖籃》。

活生生把一個抗戰年代的大小姐,演成了看著就不靈光的二愣子。

就這一個動圖裡。

海清不動聲色的一瞥,比她做了一堆表情的感染力都強。

有著同樣問題的不光是周也。

活潑可愛、古靈精怪的角色類型,可以說是年輕演員的重災區。

林允在《一吻定情》裡的袁湘琴,簡直把觀眾對於原著女主的濾鏡打碎成渣渣。

當然還有雖然不是新生代但五官的自由程度卻可以吊打新生代的。

比如我們的爽同學……

她的例子實在太多,魚叔就不一一列舉了。

不要以為這種情況是女演員的專利。

張一山童星出道,有過紮紮實實的好作品,但在《新鹿鼎記》裡也是徹徹底底的翻車。

韋小寶的滑頭、市儈,在這裡變成了猴戲一般的誇張和做作。

王鶴棣版的道明寺,非但沒有感受到角色應有的霸道、剛愎自用,以及藏在表面下的天真和敏感。

反而是擠眉弄眼,油嘴滑舌,倒像是個街溜子。

或許因為之前受到了批評,他最近在《遇龍》裡來了個180度大轉變。

從五官亂飛變成了呆若木雞,這「寵辱不驚」的表情,真是讓機器人都甘拜下風。

或許有些表情,在生活中是正常的,畢竟普通人也不會就特意去修煉所謂的表情管理。

但演員被放在鏡頭下,一顰一笑都要經得起考驗,控制五官可以說是一個演員的基本功。

像這樣的表演,眉眼之間別說帶出人物情緒的張力了,連基本的共情都無法喚醒,只讓觀眾覺得辣眼好笑。

再說比較容易出圈、經常作為演技試金石,也是陶虹在採訪裡提到的——

哭戲。

為什麼說「不是會哭就叫好演員」?

因為現在很多所謂的哭戲,表演的只是情緒,而非人物。

這個觀點,其實跟何冰在《圓桌派》上所說的不謀而合:

「現在大多數的人都在表演情緒,審美的最高標準就是男的大聲嚷嚷,女的哭哭啼啼。」

「只要演員眼淚下來,再加上音樂來個升格,這場戲就算是『到了』」。

要魚叔說,這樣的戲不但「到了」,甚至還能作為演技爆發的佐證,在微博上廣為流傳。

具體是哪些人、哪些戲,這裡就不一一列出了。

(請把保護打在公屏上!!)

其實,最近幾年越來越火的表演型綜藝,也正是體現了這種審美標準的泛濫。

競技舞臺上,要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調動觀眾的情緒,才能有更大的勝算。

於是大家對於演技的追求,也就變成了情緒大起大落。

不管是劇本選擇、情節設置,還是人物關係的處理。

通通怎麼催淚怎麼來,怎麼好哭怎麼來。

這樣的表演,確實保證了足夠的情緒輸出,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就獲得認可。

秦昊在節目上對於大家評判標準的總結

可是換個角度來說。

演技並不只有寒冰烈火,大起大落。

如果被「情緒化表演」綁架,又怎麼能體現出人物靜水流深的細膩內涵,和演技上厚積薄發的豐富層次呢?

優秀的演技只有一種,那就成為人物。

就像魚叔之前講到過的,吳孟達在《臭屁王》裡這場戲。

你說他是哭嗎,是。

你說他是笑嗎,也是。

就在這介乎於兩者之間的細微把握,把苦澀雜糅的心境完美傳達給了觀眾。

或者最近大火的美劇《東城夢魘》中凱特·溫斯萊特的表現。

女主離異、喪子、生活不順、工作壓力巨大。

但凱特表現的方式不是歇斯底里、哭哭啼啼。

甚至在面對心理醫生,講述兒子自殺的經歷的時候,也沒有讓眼淚喧賓奪主。

但你能從她的眉目中看到忍耐,從她的眼神中看到沮喪,從她的身型上感到疲憊。

這樣的表演可以讓人感覺人物是活的,感覺世界上真的在某處存在著這樣一個人到中年百事哀的女警。

還有魚叔剛剛介紹過的王志文,和他在《黑冰》中的這段表演。

他的毒、他的狂、他的恨、他的真,「字字」為營,絲絲入扣。

這就是表演的張力。

這種表演讓人信服,不但是人物讓人信服,而且故事也讓人信服。

甚至在劇本本身的體量不夠,對人物和情節的表達都有欠缺的時候,也能把這場戲拉起來。

這就是陶虹在採訪裡所說的「人保戲」

要完成這種程度的演技,單單憑藉哭或者笑這種簡單的情緒表達是不可能的。

成為人物,就要揣摩人物。

不僅僅是看兩眼劇本,順一下站位,背兩遍臺詞而已。

而是像陶虹在採訪裡所說的那樣:

「要天天磨一個角色,在一個角色裡面,每一句話、每一步,甚至為什麼拿起杯子,在哪句話拿起杯子是對的,哪句話說把杯子扔下是對的,都得琢磨透了。」

說白了。

哭哭啼啼也好,大吵大鬧也好,這都是看似去往演技的捷徑。

但演技的高峰上,從來沒有捷徑。

其實關於演技的問題,魚叔之前就有聊過。

今天還想借機聊點別的。

我們總是說娛樂圈的演員們演技差,不專業。

但殊不知。

當「影視圈」變成「娛樂圈」的時候,它身上攜帶的專業屬性就已經不可避免受到了影響。

就像陶虹的這篇採訪。

魚叔本以為,會在評論裡看到身為「觀眾」的大家對於演技、人物等方面的討論和感慨。

誰想到。

看到的只有身為「粉絲」的群體在藉機用陶虹的觀點彼此拉踩,互相罵架。

「這就是在內涵A吧。」

「你直接報B的身份證得了。」

「戲保人說的就是C,自己能力不行全靠硬捧。」

陶虹的演技,原本是對於作品的詮釋,是對觀眾的交代。

但到了撕逼的粉絲眼裡,卻成了拉踩他人的籌碼。

「前輩內涵D,不躺平任嘲還在這裡跳?」

「天天營銷演技炸裂的E,敢把戲拿出來跟陶虹比比嗎?」

戰場拉開後,已經沒有人還會認真討論採訪提到的相關內容。

評論裡全是黑和反黑。

要不就是撕番位,放話術雷同的洗腦包。

下一步,就是組團去豆瓣給「對家」的劇打1星,拉低平均分。

根本不管這部劇本身的製作質量,也不管一部劇是多少人的團隊創作出來的心血。

所謂「藝術」創作,早已經在畸形的粉圈思維中被踐踏成了最不重要的那一環。

2014年播出的《戰長沙》,7年過去了評分依舊9.1,是當之無愧的國產戰爭/歷史題材的第一梯隊神劇。

但可惜的,同樣是7年過去了,也依舊逃不過成為粉圈的戰場。

最近新開播的《叛逆者》,更是爆出了「1星差評組織」。

甚至連話術都已經規定好。

當然,有踩的就有誇的。

很多劇——包括上面提到的這兩部,都能看到大量粉絲過來組團打5星。

一看評價,根本與劇情無關,與製作無關,與質量無關。

只與主演有關。

魚叔說這些,並不是想稱讚或者批評這些主演的演技。

只是想說。

對於真正的觀眾來說,根本無人在意你們「正主」是誰,也不關心你們跟「對家」的愛恨情仇。

大家希望看到的是優秀的影視作品,以及基於這些作品本身質量做出的有的放矢的評價。

誇或者罵,都可以接受。

但不論是誇是罵,都要有理有據、言之有物,而不是讓作品成了演員背後粉圈的靶子。

說實話。

在我們批評現在新一代的演員無法像過去的前輩那樣扛起旗幟,貢獻出那麼多優良作品;

抱怨流量擠佔了表演的空間,營銷淹沒了活人觀眾評價的時候。

不妨也反過來去想一想。

一個萬物皆可被粉圈借力的環境,又如何去反哺出一個更加健康的表演生態呢?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