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劉湛,系洪拳慨,渠師傅,林世榮,林世榮慨師傅,大家都熟悉慨。黃飛鴻,我係黃飛鴻慨第四代。渠臨去嗰時,渠交低一個遺產比我,個遺產就係功夫。這是劉家良導演在獲得第29屆香港電影
2021-06-29 07:32:04
我爸爸,劉湛,系洪拳慨,渠師傅,林世榮,林世榮慨師傅,大家都熟悉慨。黃飛鴻,我係黃飛鴻慨第四代。渠臨去嗰時,渠交低一個遺產比我,個遺產就係功夫。
這是劉家良導演在獲得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時的一段致詞。
徐克說,他的去世,是香港電影業界的損失。
甄子丹說,劉家良是真正的一代宗師。
從《少林三十六房》的三德和尚,到洪熙官、陸阿採,一直拍到黃飛鴻、林世榮。
由洪拳的脈絡拍下來。
殊不知,他的拍戲歷程,就好似這樣一本「族譜」。
劉家良出身廣東武術世家,父親劉湛,師承「豬肉榮」林世榮。
而林世榮又是黃飛鴻的徒弟,所以從輩分上來說,劉家良是黃飛鴻的第四代弟子。
所以他輩分很大,就連成龍、洪金寶、甄子丹之類的武術北斗都只能算是他的晚輩。
他創的劉家班也捧紅了劉家輝、惠英紅等一眾武星。
師承正宗
出身名門正宗的劉家良或許是香港最後一位「一代宗師」。
有別於一般武師導演,他不只是為了電影而功夫,而是為了功夫才拍電影。
這種骨子裡的武術精神,使他的作品有別於任何功夫電影。
他說:「我拍電影就一個宗旨,就是發揚中華武術。」
他的電影裡,就是剛直紮實,銅橋鐵馬的硬派武術。
劉家良的父親劉湛曾於廣州開設武館。
劉家良曾親述,因為年少時父親與其他門派關係甚佳,每次各家要山外表演,都需要年輕一代參與。
劉家良因天資聰穎,每次獲邀表演,都會盡力將該門武功學懂才回家。
據經常與他合作的倪匡說:
「他腦袋裡有幾百個故事,所有南方武術人物的傳奇,他都瞭然於胸,每次跟他談故事,我們不到半小時就談好了。都是先由他說出故事大綱,再由我來寫。」
劉家良所代表的南派洪拳功夫,與北派武丑袁小田合作數次。
他倆曾是武指界公認的最佳拍檔。
但提起「拍檔」二字,自然還少不了劉家輝。
這個跟他拍過400多部電影的男人,雖然名字只差一字,但其實他們並不是親兄弟。
嚴格來說,劉家輝是劉家良的師弟。
劉家良比劉家輝大了21歲半,基本上劉家輝在熒幕上的武術功夫,都是劉家良在做武指片場時候教他的。
劉家良也是一個敢言敢語之人。
他批評成龍自導自演的《警察故事》是「四不像」的功夫片,毫無章法地亂打。
他說他從來不喜歡成龍,請他拍《醉拳2》是為了替武師工會籌款而已。
他說:成龍他們從小受訓的目的,是為了表演,而不是純愛好武術。
他喜歡透過人體痛楚來達到娛樂效果,人被打中,總是撞到桌角,或者由二層樓跌到地下,咧嘴齜牙喊痛。
但劉家良的電影是純武術,不會以人體痛楚會製造娛樂效果。
劉家良是出了名的疼惜演員,在他帶領下,沒有人受過重傷。
但在成龍、洪金寶的拍攝下經常發生。
他的從影之路始於邵氏最輝煌的年代。
他隨父親劉湛入行,從動作演員與武術指導做起。
在《群龍戲鳳》中,劉家良與洪金寶惡鬥的一場戲,他在棍法槍法的力度和熟練度上特別厲害。
劉家良的武術世界不分門派
《武館》中他利用窄巷設計的結局打戲是另一經典。
戲中劉家輝代表南拳的黃飛鴻,與代表北腿的王龍威合作。
由六尺寬小巷一直打到三尺寬,越打越窄,讓觀眾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洪熙官》裡劉家良「虎鶴雙形」的武術風格與張徹導演的暴力美學十分相配。
但劉家良的電影路數與張徹不同,較重視寫實演練多於浴血打鬥場面。
他的大多數作品,借鑑少年黃飛鴻、洪拳始祖洪熙官、楊家將等民間典故。
呈現了習武自強,刻苦過後終成大器的武術精神。
而背後有其宏揚武術,將其發揚光大的使命。
雖然大部分觀眾看不出電影裡招式、武術是否正統,但劉家良電影裡總有一個共通點——以德服人。
他電影裡的主角,在出招前,都會自報招式,不會出暗招,為了取勝不擇手段。
劉家良追求的勝利不在打倒對手上,而在於自我修煉。
這在《陸阿採與黃飛鴻》與《武館》兩部電影裡詮釋得淋漓盡致。
劉家良的武術世界是不分門派,是大同的。
他的武術世界很大,有不同門派,不同技術,但在他眼中所有東西都是互通的,他想致力打破門派。在他眼中,最好的武術是將所有東西融匯貫通的。
1985年,劉家良找來了當時紅遍大江南北的鄭少秋做主演。
《少林與武當》當中鄭少秋是武當傳人,劉家輝是少林弟子,二人是好友又經常切磋武藝,爭拗少林好還是武當好。
最後,為了要戰勝反派,二人融合、甚至換轉武術來使用,少林人打武當劍法,武當人用少林拳,才能戰勝敵人。
能將武術推到哲學層次的,除了李小龍之外就只有劉家良了。
李小龍讀哲學,那很自然。劉家良是一介武夫,能悟出這點就十分厲害了。
他的電影常是南北之爭,但戲中有大同思想,南北武術融合。
他的作品冠以江湖人避世上山,到少林寺求武,修行同時修心養性的成長故事為主題。
張徹、胡金銓非常擅長拍武俠電影,劉家良其實是為了武術而拍的電影。
有別於胡金銓、張徹的空靈美學,劉家良的電影全是硬橋硬馬的真功夫。
早在1975年處女作《神打》中,劉家良藉助以神打之術的角色,諷刺功夫在電影拍攝中只淪為視覺刺激的工具,失其本真。
雖然有些靈幻元素,但他強調的始終是真功夫,以正統打敗旁門左道。
並在作品中強調他對真功夫與武德的重視——紮實、不懈與俠義精神。
代表作《少林三十六房》
他對呈現真功夫的執著,亦造就了1978年《少林三十六房》裡三德和尚那7場殿堂級的練功戲。
彷彿這是一部少林寺紀錄片。
《少林三十六房》竟花了超過三分之一的篇幅,展示了劉佳輝飾演的三德和尚整整47分鐘的練功過程。
這是香港電影史上絕無僅有的先例。
這場練功過程將少林三十五房絕技,拆解為人體每個器官的錘鍊。
諸如腳步、臂、腕、耳、目等。
而吃飯、挑水等日常生活細節都可以作為練武的途徑。
在每一房的錘鍊中,所呈現出的都不外乎痛——流血、瘀青,火燙,刀刺等。
而疼痛本就是每位習武之人的最低代價,以及意志力的象徵。
這種對練功過程無微不至的刻畫過程,體現出劉家良細緻的功夫哲學。
功夫不是怪力亂神,或天外飛仙吊威亞似的花拳繡腿,而是結結實實的苦痛與痛楚。
他只需展現平實的真功夫,就已叫觀眾看得心服口服。
所以看他的電影,只需記住「功夫生活化、生活功夫化」十字方針即可。
劉家良開創了很多「武術第一」。
比如吊威亞展現飛檐走壁的「輕功」鏡頭就是他所獨創的技巧。
而劉家良最獨特之處,就是不忘讓這部看起來「嚴肅無比」的影片增加幽默感,總在尋找逗趣的方式展現功夫。
《少林三十六房》不僅開創了香港電影史上的一個高峰。
還讓「邵氏」的名字名揚四海,成為動作電影的標杆。
而劉家良,在此後的20年裡,亦創下不少諸如此的巔峰。
不敢說《少林三十六房》是劉家良拍的最好的一部,但卻是他備受觀眾喜愛的一部。
時隔2年後,劉家良在《少林搭棚大師》裡還不忘「惡搞」了一次《少林三十六房》。
「習武不僅在身,更在於心。」
劉家良師出南派洪拳,而他透過電影藝術所呈現的功夫,卻從來沒有南北之分,門派之別。
所以他的電影裡往往呈現出十八般武藝,各門各派的武術精粹皆是他鏡頭下的命題。
如在1979年的《瘋猴》中他以猴拳功夫為北派拳術正名;
在1981年同是劉家輝主演的《武館》中盡現南北拳法。
南北拳法各有特點
1978年上映的《中華丈夫》是劉家良和劉家輝兩人演藝生涯裡均覺得最滿意的一部作品。
在該片中劉家良仿如神技般把中國與日本的武術文化盡皆比拼了一番,看得觀眾直呼過癮。
《中華丈夫》講述劉家輝飾演的何滔娶了精通武術的日本女子為妻,被逼每日與她較技,不料被日本忍術高手武野三藏大做文章,由此一場夫妻口角演變為中日武術界的戰鬥。
這一套由頭打到尾的純功夫電影,首半部分是夫妻二人的對打,拳腳、兵器、暗器盡出。
丈夫使的是中華武學,妻子使的是日本功夫;
後半部分則是何滔與七名日本忍者對陣,劉家良把中日武學之奧妙搬上大銀幕。
當中有日本劍與中國劍、空手道與醉拳、雙截棍與三節棍、日本長槍與紅纓槍、雙刃與柳葉雙刀、柔道與劍道,最後一場更連忍術也使出,可謂應有盡有。
一如劉家良的電影美學,《中華丈夫》盡顯武學的多面性。
然而,儘管電影一打到尾,全片卻無任何傷亡及流血畫面。
片末以何滔恭敬地接過劍道高手戰敗後贈予的長劍作結。
這更加說明中華武術比試不是隻談勝敗,而是在於精神和謙遜。
沒有最後的電影,只有最後的宗師
劉家良以武載道,而電影就是呈現武術的本質與精神的最佳工具。
《武館》更展現了他一代武術大師的風範,一貫以硬橋硬馬,把武學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
單是開場的十多分鐘,就足以震懾觀眾,成為影史經典。
開場畫面由地上延伸至高空,俯瞰鏡頭隨處可見,以三層疊羅漢架起塔頂的舞獅,圓形的方陣隨著鏡頭的對剪與橫移,平面式地變化出多個圖案,仿似電腦特技一般。
但卻全由真功夫的劉家輝演出完成,簡直蔚為奇觀。
在此之前,我覺得李連杰是最好的黃飛鴻。
但看完《武館》後,劉家輝堪稱「第一人」。
而劉家良正是以這樣一個開場,告訴大家舞獅是武館的鎮寶,象徵一間武館的實力與尊嚴。
黃飛鴻起初不曉此理,只知到處惹事,但經過刻苦練功,漸漸練出風度。
由起初只關注個人輸贏,到開始重視武館聲名,最後終領悟到武德對武術家的重要性,達至以武會友的境界。
大概這就是真正的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劉家良的作品總有這樣看後給人「如夢初醒」的感覺。
劉家良曾說,修養又是一種忍讓。
早在劉家良第一部講述少年黃飛鴻的電影《陸阿採與黃飛鴻》中,他便已強調武德在於「多寬恕、少逞強」。
制服對方的心,才是真正的勝利,這才是「拳腳小功夫,容人大丈夫」的道理。
這種繼承於傳統的學武精神,亦是劉家良武術電影藝術,和一般武師導演有別之處。
而在這部片裡,劉家良一舉打破黃飛鴻神聖而不可侵犯的武俠宗師地位。
直接講述黃飛鴻少年時學武的經歷。
這種大膽的創作,直接影響了後來徐克《黃飛鴻》、袁和平《醉拳》等少年黃飛鴻題材的雛形。
雖是師承正宗,但劉家良所拍的電影,崇尚傳統又主張武術求新求變,不拘泥於固舊食古不化,立志弘揚中華武學。
傳統可以變革,但尊師重道的原則不可違背。
在《少林三十六房》中,三德和尚本是被清廷暴政壓迫的受害者,走投無路下來到佛門之下,將其對強權之痛恨與公義之追求,化為艱苦練功的鋼鐵意志,最終修成正果,更於三十五房之基礎上,創立少林第三十六房。
嫉惡如仇,追求公義,對武學追求不懈,承先啟後,破舊立新等精神,皆反映在三德和尚身上。
而三德和尚本身也就是劉家良對武學的追求,乃至於其武學電影藝術之最佳象徵。
他是公認的名導,也是一名合格的演員。
《李小龍傳》中李小龍的父親李海泉,《醉拳2》裡的最後一位武舉人,《蠍子王》的炒河粉老伯,《獨臂刀》的巴雙……
2005年的《七劍》可以說是劉家良的最後一部作品。
雖然導演是徐克,劉家良只是參演其中一個配角傅青主的戲份。
但這部影片的核心仍離不開劉家良的「武學宗旨」。
徐克將電影重心移向合拍片,找來一眾內地演員,延續其玄幻神怪武俠路線的新嘗試。
當年電影因為合拍片的製作背景,評價欠佳,票房也失利。
然而10多年後的重看這部電影,其實《七劍》除了演員部分,合拍元素真的不多,是比較正宗的港味,蛻變自邵氏武俠片的遺珠之作。
《七劍》可以說是後來風行國內的新派奇幻動漫風的前身。
譬如片中「七劍」與「十二門將」的兵器設計,件件怪誕。
然而雖然奇詭,劍的主人卻繼承了劉家良的硬橋硬馬武打身段。
一邪一正,兩種武俠風格一同出現,甚至還有甄子丹視覺效果緊湊的現代武術技擊。
雖然電影改編自梁羽生在50年代的經典舊作《七劍下天山》,但糅合了幾種不同時代的武打元素,對徐老怪以及作為廣東武術傳人的劉家良來說,破舊立新的意圖很明顯。
接著隨80年代末香港武打片逐漸沒落,1984年劉家良拍罷《五郎八卦棍》後邵氏電影廠關閉。
劉家良後來加入新藝城,也開始拍實景的商業動作片,拍過兩部《老虎出更》。
但始終非他所長,難稱傑作。
之後,劉家良告別舞臺,徐克繼續北上,甄子丹憑藉《葉問》大放異彩。
但就算身懷神兵,在木人巷練就一身銅皮鐵骨好武藝。
跟過去劉家良的武俠世界相比,始終感覺都少了些什麼……
一生拍了四百多部電影,於武術,於電影,劉家良始終認為這是一種無止境的追尋。
如他在最後一次訪問中說道:「人是無止境的,何來最後的題材,最後的電影!」
雖然一代宗師已逝,但他留下來的遺產,卻永遠流傳在電影的光影裡。
短短潦言,不足以闡清一代宗師的偉績。謹以此文,緬懷逝世的劉家良先生。
相關文章
我爸爸,劉湛,系洪拳慨,渠師傅,林世榮,林世榮慨師傅,大家都熟悉慨。黃飛鴻,我係黃飛鴻慨第四代。渠臨去嗰時,渠交低一個遺產比我,個遺產就係功夫。這是劉家良導演在獲得第29屆香港電影
2021-06-29 07:32:04
龔俊成為了人氣非常旺的當紅小生,攜帶軍旅劇《你好,火焰藍》重磅來襲,迅速引起圍觀,再次挑起男主大梁的作品。與他合作的女主角,擁有的實力備受大家肯定,也是繼《愛上特種兵》火了
2021-06-29 07:31:01
《叛逆者》為何能一而再驚豔觀眾?說真的,切切實實感受到上星劇的爆和網劇的爆根本不是一個層面,真正的好劇,不需要靠流量尬吹,觀眾的口碑和收視率是最好的證明。諜戰劇《叛逆者》
2021-06-29 07:11:12
先婚後愛一直是影視圈裡比較熱門的題材,說起又有一部「先婚後愛」劇《愛的二八定律》強勢來襲,看到當紅小生許凱與頂流女星強強聯手,很有底氣認為收視率穩妥了。許凱在演藝圈裡
2021-06-29 06:31:04
6月28號,有媒體報道,趙薇老公黃有龍涉嫌欠款近3億港元,債權人上訴追討,要求黃有龍和擔保人逢宇峰還清所有本金加利息。案件原告是萬匯有限公司,該公司在25號將欠債的兩人告上法庭
2021-06-29 04:53:12
6月28日深夜,張恆再一次爆出了鄭爽的大料,喊話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健康成長,也希望鄭爽弟弟能夠拿回本就屬於自己的勞動成果。鄭爽讓人做事還不籤合同,最後玩耍賴,張恆指責鄭爽
2021-06-29 03:3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