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奧運進入玩梗時代,國產體育影視劇鬆綁的條件也成熟了……

2021-07-31 06:57:17

昨天下午,中國女排在小組關鍵比賽中,2:3憾負俄羅斯女排。這意味著,在本次東京奧運會上,中國女排想要出線,僅剩理論可能。

對於一支2019年剛拿過世界盃冠軍的隊伍,這個成績實在不算理想。但在賽後輿情中,大多數觀眾還是保持了良好心態。類似「起起伏伏實屬正常」「勝敗乃兵家常事」「下一場死磕意大利不留遺憾」的觀點佔了主流。

甚至,上一場比賽中因跑動不積極而備受爭議的「自由人」王夢潔,也因本場發揮不錯,被觀眾輕拿輕放。

如果放到13年前的北京奧運會上,這種輿情幾乎無法想象。在「賽事搬到家門口,衣錦還鄉正當時」的2008年,金牌榜等於國力榜的觀念依舊佔據主流。

當時,因傷退賽的劉翔不為人理解,被輿論貼上了「軟弱」「作秀」的標籤。拿到奧運銅牌的中國女排也承受了巨大壓力。當然,揹負國民情緒最多的還是時任美國女排主教練,並在1/4決賽中率隊擊敗中國隊的郎平。

體育題材並不是國產影視劇的創作長板,具體到奧運題材的作品就更寥寥可數,且多為應景之作。

但隨著近兩年來電影《奪冠》《超越》的上映,和以《榮耀乒乓》《冰糖燉雪梨》《浪花一朵朵》為代表的一批青春體育劇的播出,可以看到觀眾和市場對這一類型都有期待。

客觀來說,中國體育的「舉國體制」和長久以來承擔的凝聚民族精神的重任,讓體育題材影視劇創作,成為了一件讓人神經緊繃的活計。電影《奪冠》經歷的刪改風波,《李娜》傳記電影遭遇的難產經歷,乃至困擾《榮耀乒乓》的原型爭議,都反映了體育題材影視劇的各種邊界。

但此次東京奧運會「不唯金牌論」的官媒明確表態,和「平常心看奧運」的大眾輿情讓人看到了希望。也許,體育題材影視劇到了能夠適度挖掘、百花齊放的時候。

用金牌療愈「東亞病夫」之痛

粗略來看,國人對待體育的態度可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為界分點。

2008年之前,金牌與國家實力,競技與民族精神緊密關聯。這種被高度認同的集體意識,在北京奧運會上達到了峰值。在這場宏闊、昂揚的體育盛事上,我們的民強國富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體育於外爭取國際地位、於內凝聚民族力量的效用發揮到了最大化。

體育與國族情結的綿密交織,在同時期的相關影視作品中也有清晰體現。

且不說《女籃五號》(1958)《女跳水運動員》(1964)《沙鷗》(1981)《女足9號》(2000)等上個世紀的標誌性作品,僅就北京奧運年湧現的一批作品來看,「體育強則國強」依舊是奧運題材電影最核心的主題。與之相對應,集體主義成為了體育敘事的基本規則,而為國爭光則是主角們征戰賽場的終極目標。

《沙鷗》

在這個奧運週期中,具有代表性的體育題材電影有《一個人的奧林匹克》《破冰》《買買提的2008》這三部。

《破冰》的主角是一位來自東北的基層教練,他懷抱對冰上運動的熱愛,拋家舍業,幾十年如一日挖掘、培養速滑人才,用「土法煉鋼」的方式帶領著一批批年輕運動員追求奧運夢。這部電影的動人之處在於底層色彩,高揚的立意則是為國爭光,離真正的奧運賽場還有一段距離。

《破冰》

《買買提的2008》就更邊緣一些,這個講述村幹部買買提組織沙尾村孩子們踢足球的故事,本質上是一個兒童片,只是應景設置了帶孩子們去看奧運會開幕式做獎品的橋段。這部電影與奧運關係不大,演繹的是體育促進民族團結的主題。

《買買提的2008》

影響最大,也算是直指奧運賽場的一部,是中國奧運先驅劉長春的傳記片《一個人的奧林匹克》。這部電影正面展示了他為中國敲開奧運大門的傳奇經歷。1932年,這位短跑名將拒絕代表「滿洲國」參加奧運會,躲避追捕逃到北京,歷經千辛萬苦籌措資金,最終懷揣強國夢想站在了美國洛杉磯奧運會的賽場上,邁出了中國奧運的第一步。

整部影片中,劉長春給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臺詞便是「死也不放棄」。這句臺詞背後,其實也藏著從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國人為什麼如此看重、迷戀奧運榮譽的答案。

《一個人的奧林匹克》

在國力不甚強的年代,體育比賽不是個人的較量,而是濃重的政治象徵。我們在其他方面掉隊太多,在國際社會上受到的委屈太多。於是,我們便寄希望在相對公平的體育賽場上,趕超英美日,鼓舞民族自信心。

不過,真正的國族自信,是不需要靠他國「認可」來確認的。對於強國公民而言,經濟增速、國際地位、現代化水平這些硬指標,才是民族自尊的支柱。就像《奪冠》中的一句臺詞所言:「等我們真正強大了,我們就不會把贏作為唯一的目的。」而這就是2008年以後發生的變化。

個體出場與反思擡頭

2008年後,在中國國際地位逐漸提高的背景下,國人對奧運的熱情開始趨於理性。當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不再需要金牌「背書」時,觀眾眼中的奧運也逐漸迴歸體育精神、競技本位。在此前提下,我們開始允許運動員逐漸走下神壇、走出體制。甚至,對他們的明星化也樂見其成。

在本世紀第二個十年,產生廣泛影響力的國產體育電影有《我是馬布裡》(2017)和臺灣地區的《翻滾吧,阿信》(2011)《破風》(2015)等。雖然後兩部從屬於臺灣電影的創作脈絡,但因在大陸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反映了觀眾的審美傾向,因此一併談一談。

2011年上映的《翻滾吧,阿信》講述的是一個誤入歧途的體操選手,為了圓夢排除萬難再度踏上體操舞臺的故事。尊重自己的夢想,讓自己的努力配得上自己的天賦是這部電影的主旨。當看到導演近乎痴迷地將鏡頭對準彭于晏在鞍馬上旋轉的身姿時,我們就知道這是一部關於運動員個體,而非國族精神的電影。

《翻滾吧,阿信》

四年後,同樣由彭于晏主演的《破風》上映。這次,自行車團隊比賽中的輔助角色「破風手」站到了舞臺中央。不同於《翻滾吧,阿信》中的自我成長與突破主題,《破風》表現的是團隊成員之間競爭與協同的微妙關係,重點在體育精神本身上。這些電影沒有集體主義敘事的包袱,在探討體育與人的關係時,相對來說可以純粹一些。

北京奧運會後,內地體育題材影視劇沉寂了相當一段時間,直到傳記電影《我是馬布裡》的上映,才稍稍添了一把火。

這是一部典型的「明星」化電影。馬布裡本就是美國球星,這部電影講述的又是他從NBA隱退前往中國尋找「籃球夢」,最終帶領一支弱隊衝上冠軍巔峰的「明星」故事。個人英雄主義情結在這部好萊塢式體育片中彌散,這部電影都不能說是個體出場了,它已經淪為馬布裡個人品牌價值的一個註腳。

真正的體育片小高潮,還要等到2020年。雖然《李娜》沒能如期和觀眾見面,但《奪冠》的上映還是為國產體育電影開啟了新篇章。把它和今年上映的《超越》連起來看,我們會發現在國產體育電影中,對「體育與運動員」「集體與個體」「犧牲與榮譽」等關係進行思辨表達的趨勢,正在形成。

《奪冠》整體修修補補,差強人意。但從影片所表現的,郎平對中國女排訓練體系的系統改革中,依舊能清晰讀出「讓體育迴歸體育,讓運動員迴歸人」才是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讓排球成為姑娘們自我實現的工具,而不要讓運動員淪為工具人,這是我們回看當年女排奪冠盛況時,當有的第二視角。

《超越》講述的是新百米冠軍吳添翼和老飛人郝超越之間相互救贖的故事。這部電影融合了很多體育議題,比如運動員的心理健康、隊內競爭的殘酷乃至自費海外訓練的艱辛……但最醒目話題,還是退役運動員的下半生該怎麼走,能怎麼走的問題。

電影中,前亞洲飛人郝超越選擇了下海經商,但顯然前半生封閉訓練所積累的社會經驗不能助力他商海破浪,他也因此陷入沉淪。《超越》是溫情的,留下了一個讓郝超越歸隊訓練師弟吳添翼的光明結局。但現實中,運動員的退役生涯卻並不總是以喜劇收場。

其實,在公共輿情中,我們對中國體育文化乃至體育制度的反思一直在場。

《奪冠》中所討論的,關於個人、集體和壓制性粗放訓練的問題,在對長跑「馬家軍」的揭祕性報道中早被提及。關於運動員退役生涯的慘淡境況,特稿《舉重冠軍之死》更是在本世紀初就有過振聾發聵的提問。

客觀來說,不是體育題材影視創作不追求社會性,而是在諸多限定條件下,主創們還在等待合適的時機。

「飯圈」化的東奧輿情意味著什麼?

回到這次東京奧運會,我們會發現這一屆奧運觀眾,對金牌很在意但又似乎沒那麼上心。對中國隊奪金項目的關注,並不妨礙他們舔屏、吃瓜、玩梗。

看射箭比賽,21歲的哥倫比亞高顏值射箭運動員瓦倫蒂娜一出場,大家紛紛刷屏「感覺她射中的不是靶子,而是我的心」。

看公路自行車比賽,又會被奧地利學霸選手——數學博士後基森霍夫「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奪冠之「瓜」帶偏。

看乒乓球賽,在緊張之餘還不忘發揮動手能力,把日本小將伊藤美誠「蛇精」式發球的手勢、丟球后的誇張表情,都做成了表情包。

更不用說,還有被網友玩壞的吳京表情包、田亮落水「壓水花」橋段。

應當說,淡化民族情緒,用體育精神、娛樂態度看待奧運比賽,已經成為新一代觀眾的共識。當觀眾自己都習慣了「文體不分家」,我想體育題材影視創作也到了向前邁一步的時候。【鐵皮小鼓】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