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國產懸疑劇海報,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高級了?|視覺系

2021-08-04 03:36:29

近幾年,懸疑劇成了國產劇的熱門類型。

《隱祕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在營造懸疑氛圍的同時,展現人性的複雜;《無證之罪》《摩天大樓》注重邏輯推理,抽絲剝繭,層層深入。除了眼花繚亂的作案手段,和環環相扣的計謀外,懸疑劇的海報也值得深究。

回顧國產懸疑劇的進階,需追溯到千禧年伊始的公安、刑偵、警匪劇。彼時,敘事重心逐漸向警察突破迷局轉變,偵破過程成為重點呈現對象。

現如今,網劇接棒電視劇成為懸疑劇主力。

經過20多年的演化,懸疑逐漸從刑偵、探案劇中的單一元素,轉化成一個類型。海報也從之前的「全家福」式堆人像,成為較有設計感、藝術價值的宣傳產品。

在劇集傳播依傍電視平臺的時期,海報起到的是介紹演職人員、凸顯主要角色的功用,可將其看作一張「產品說明書」。影視劇市場化後,大眾的文娛消費選擇增多,海報需要以簡單直接的方式吸引目標受眾,肩負著重要的傳播任務。

電視劇時代的「排排坐,分果果」

上世紀90年代末到2000年初,國產懸疑劇創作達到高峰。這一時期,懸疑多作為元素,出現在各類現實題材的公安、刑偵、警匪劇中。

故事多改編自真實案件,寫實風強烈,屬於紀實刑偵類作品。如以白寶山案、張寶林案為原型的《中國刑偵一號案》《征服》。此外,案件的推理過程也是重頭戲。拿《重案六組》系列舉例,這部劇以群像串線,詳細呈現他們破獲的各類案件,幾集一個小故事,節奏緊湊之餘不忘告訴觀眾:這些都是發生在身邊的事。

此前海報極具邪典意味,慣用的是「點到為止」的象徵風。如《紅蜘蛛》系列,講述社會發展下的女性犯罪,海報並沒有突出主要角色,而是由紅蜘蛛(女性象徵)以及手銬(犯罪象徵)構成,加之油畫風格的裸體女性,配合「金錢」「人性」等關鍵詞。

《12.1槍殺大案》的海報仍保持一定的象徵意味——人物側臉後是一把手槍。至於海報前景則被主角覆蓋,底部以追逐情節加以襯托。

此後,以主要角色的排列為主,以關鍵情節的剪影、背景為輔的海報風格,蔚然成風。

以黑、灰、藍等冷色調為背景,兩三個主要人物放在海報上方,下方為諸多次要人物均勻排列。為防止單調,背景會採用都市、關鍵性動作(追捕),來豐富畫面。

《黑洞》海報最為醒目的是主演陳道明、陶紅,下排角色與都市景觀相呼應,構成「罪惡之城」的意象。《征服》海報底部是刑偵人員,上半部分交代了幾股勢力——市公安局主管刑偵的副局長徐國慶(正面形象),「4·28」槍案的製造者劉華強(反面形象),以及地產公司老總李麗(中立人/被害者)。《本色》也是如此,只不過人物站位更加凌亂。

從2001年到2011年的四部《重案六組》海報,也很具有典型性。

第一部有種香港時裝動作片海報的味道,黑色背景板上是三位主角不同方位的半身像;到了第二部,直接以電影《劍魚行動》的構圖(室內主角的站位)進行人物排列,這一風格亦可在後續網劇《十宗罪》《謊言真探》的海報中窺見;第三部海報,人數不斷增多,背景逐漸抽象化,綠、黑雙色給人以科幻質感;至於第四部,堆積的人物被處理成類似黑白照的低調攝影畫面。

雖說色調的質感提升了,但「排排坐,分果果」的構圖還是沒變,人物堆疊已到了畫面容量極限。一些電視劇,連背景都不做處理。

《中國刑偵1號案》還拼了個軍艦在海報底部,至於《公安局長》第一部直接把陳寶國、柳雲龍的頭像放了上去,背景板漆黑一片。至於《案發現場》的海報,像是「雙拼外賣」,青黃色調與黑灰色調完全不搭。

網劇時代,火鍋、行李箱亦能成海報

電視劇時代的海報依舊以功能性為主,而網劇時代則傾向於商業性、故事性。

網劇海報延續了電視劇時代的人物堆積風,但這一形式的保留也是商業要求的一部分。明星需要以靚麗的外觀造型,直接獲取粉絲關注度。同時,單個演員的商業價值,衍生出單個角色海報。

如《隱祕的角落》,群像海報是秦昊、王景春、張頌文等人處於天台上的身姿,而角色海報以黑影捂嘴、手掀塑料簾為靈感,進行創作。而日本版海報中,人物群像則運用到照相機這一關鍵道具。這些恰恰點明當下懸疑電影人物海報的三要素——重要道具、關鍵場景、必要情節。

商業性使得宣發公司必須根據不同的宣傳檔期,挖掘劇中懸疑點,進行海報設計,吊起觀眾期待值,並維持其好奇心。所以,不用擔心抽象性海報給人不知所云的感覺,只要劇集內容過關,劇迷們甚至會對著海報猜測劇情。

首先,懸疑劇海報會在宣傳前期的預告海報、概念海報中,加入劇中出現的道具。

《法醫秦明》的預告海報,西裝口袋裡插著兩把手術刀,暗含劇中主人公的職業身份,與「鬼手佛心」的標語相映襯;《沉默的真相》的預告海報,則以第一集中地鐵站藏屍箱為主體,而熱播期的海報反映的是平康三傑吃火鍋的情景,吃東西時的熱鬧與三人壯志難酬的悲涼形成反差,戳中觀眾淚點。

其次,拋開人物,截取故事中的某一重要場景、情節,亦能構成一張海報。

這一風格多出現在韓國電影海報中。李滄東執導的《薄荷糖》,海報上是站在鐵軌上面目猙獰的男主;《我要復仇》以結尾宋康昊在水中的毆打戲作為海報靈感。國產懸疑劇《誰是凶手》的預告海報,主視角為床下小男孩的主觀鏡頭,光亮處是一雙腳,暗示孩子彷彿在躲避眼前的身影(家暴或凶殺)。

民國劇《河神》的主海報則完全剔除角色形象,利用正負形海報風格(格式塔心理)進行構圖。山麓佛像在水中的倒影,橫看似佛,縱看似神。

通過對物品或圖形的特殊處理、位置調整,使畫面中出現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圖形樣式。此類海報多具有大量留白,製造出一種特定的意境畫面,以形成「橫看成嶺側成峰」的美學效果。

再次,強化主旨也是創意海報常見的構思方向。

《沉默的真相》的人物群像海報,取劇名「沉默」二字,海報採取油畫的形式,人物嘴部都被顏料封住。《白夜追凶》在色調上與劇名相呼應。潘粵明走在人群中,人群的黑色基調與他所在的唯一一處白色領域形成鮮明對比,凸顯出「白夜」的氛圍感。

是不是隻要是人物群像就一定會損傷海報的設計感?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只要找準風格,人物群像通過不同的拼貼以及背景襯托,也可完成精緻構圖。

人物群像海報,多將角色放置在某一環境(案發現場、辦公室等)中,如《原生之罪》《無證之罪》。然而,《不思異:錄像》《瘋人院》的主海報則與之不同:前者的人像以照片形式貼在牆上,後者則呈現出瘋人院操場上的鳥瞰鏡頭,給人精神錯亂的恍惚感。

邊緣的藝術,網劇海報的加分項

隨著影視劇類型的多樣發展,單一的海報風格已不再適合複合型影視劇海報的宣傳要求。哪怕是懸疑劇,也無需一條道走到「黑」。

當下,影視劇類型逐漸向複合型方向發展,如都市愛情劇與懸疑的混搭。言情懸疑劇《他來了,請閉眼》《陌生的戀人》的故事情節,有懸疑的成分(第二人格、多重身份),但整體格調並非暗黑系。所以在海報設計上,主打情感唯美風。

儘管海報風格在變,但一些常規風格卻沒得到普遍運用。

首先是簡約風。懸疑劇可以將一些恐怖、驚悚的元素注入海報,利用抽象符號以及大色塊造成懸念。《愛,死亡和機器人》的海報以字母、符號拼貼而成,沒有任何具象化的元素。《老無所依》的海報則以色塊拼湊成片中反派的形象。

但由於此類風格的影像細節並沒有直接給到觀眾,欣賞價值大於傳播價值,所以國產懸疑劇較少使用。

其次是空間、透視、立體海報風格。

該類海報,通過對文字、圖形、人像位置角度的變化,突出二維圖像領域內的三維立體效果。電影《搖擺狂潮》《驚天魔盜團》用的便是此類風格,人物腳步動作與片名處於不同座標軸,凸顯立體感。

國產懸疑劇中,《河神2》海報結合水墨民俗風,將人物立於漩渦之上,起到立體效果。但由於審美上的抽象性以及現代性,該種風格並不普及。

在網劇時代,海報風格最大的變化體現在媒介方式上。以往都是寫實風的人像、道具堆積,現如今手繪風大行其道。

《隱祕的角落》就將第一組鏡頭——張東昇推岳父岳母下山,被三個孩子看見的場景——繪製成一張水彩畫風格的預告海報。同時,手繪海報主要調動粉絲的積極性,《河神》就有角色對抗版、CP版手繪海報。

其次,中國風海報較為普及。該風格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基礎上,蘊含大量中國元素,同時適應當下年輕人的審美趣味。

此類風格主要出現在古裝懸疑類作品中,如《長安十二時辰》預告海報中的時間軸,以及輪盤上的長安城,將故事發生地、時間緊迫感傳遞出來。器物海報直接將道具與城市相拼接,如浮塵上的長安給觀眾營造「宦海浮沉」的概念。此外,凸顯服化道的角色海報,以及人物、手繪相結合的角色海報,也湧現出來。

除古風外,帶有現代元素的「故障風」海報也是當代懸疑劇海報常用的格調。

如《在劫難逃》海報所凸顯出的多重時空,以及賽博朋克都市景觀下的人物。《白夜追凶》則主打人物的多重身份,通過故障風格的條形裂縫,表達出兩兄弟「身份割裂」的主題。

從人像羅列,到故事提煉,再到氛圍營造;從注重功能性,到保證商業性,再到藝術潤色……國產懸疑劇海報一直在融合進步。在類型複合的大趨勢下,相信今後懸疑劇的海報也還會有更多變體。【何思路】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