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

為什麼有人寧願溢價買華為,也不考慮現貨有價效比的小米手機?

2021-06-09 09:19:50

隨著華為正式推出鴻蒙作業系統,在全場景智慧聯動上,華為走在了行業前列,成為了行業模範,受到了業內廣泛好評,但讓我們詫異的是,很多人買手機都遵循「價效比至上」,只要是配置全面價格低的手機,就會受到很多人的追捧,這裡以小米最為典型。

所以小米已經在高性價比市場享有極高的美譽,為什麼還要那麼多使用者選擇華為手機呢?要知道華為旗艦機與小米旗艦機,價格基本上相差兩三千甚至更高。

如果你有深入研究華為和小米的手機發展方向,以及產品定位和技術積累,大概可以很輕鬆地說出這個問題。

產品定價不同

小米最初的旗艦機起售價僅1999,並且往後多款手機一直保持這個定價,在釋出會上無數次提到「價效比」這個詞,而且現在小米雷軍和盧偉冰,依然把「價效比」掛在嘴邊,以至於只要我們提起想買一款高性價比手機,第一個推薦的就是小米。

但是華為則不同,第一代華為Mate釋出於2013年,起售價直接來到了2688,往後價格提升到了2999,直到釋出華為Mate9,價格來到了3399,而在去年底釋出的華為Mate40系列,價格飆到了4999。

小米主打「價效比旗艦機」,從一開始就把自己的身份放低了,而華為則對標當時的三星,雖然價格仍有差距,但華為從最開始就給人了一種「貴」的感覺,而「貴」其實往往也能帶動消費。

產品缺乏競爭力

很多人常說小米就是「組裝廠」,這話確實有些過了,但對比華為手機來說,小米手機確實少了一些「自研技術」,華為手機我們可以說出RYYB陣列、麒麟晶片、自研NPU、鴻蒙作業系統、AI隔空手勢,雖然有些技術不是很成熟,但至少消費者能夠看出華為的研發能力以及技術落地,然而談到小米手機,我們能講出來的似乎只有MIUI系統?

產品同質化嚴重,導致很多消費者認為,買小米手機為的就是價效比,如果不追求價效比,為什麼不選擇國產高階華為呢?

國產高階旗艦鮮有廠商敢攀登

儘管大家的消費能力不斷提升,但在攀登國產旗艦機市場上,除了華為,各大廠商都很謹慎,OPPO最新的Find X3 Pro最貴也不過6K+、vivo X60 Pro+也是接近6K的價格,小米也是如此,因為在很早之前就塑造了「高價低配」的形象,導致現在想做一些「溢價機」非常難。

而華為不同,我們幾乎不會聽到餘承東提到「價效比」這個詞,更多聽到的是「自研」、「領先」、「技術創新」等等。

我想以上三個大概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寧願溢價買華為,也不願意考慮現貨而且價效比高的小米手機吧?當然本文並不是想否認小米手機不好,其實在硬體配置上,小米手機還是挺不錯的,本文僅僅只是闡述,有人願意買價格更貴、配置稍低的華為這種現狀。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