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

芯研所:空間站的一小步 中國的一大步

2021-06-19 06:18:03

1946年人們從太空中首次拍攝地球照片1969年人類首次登上月球正所謂學無止境,我們對於太空的探索也是如此。

中國自古就有「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我們對於太空有著更加強烈的熱枕和執著。一些常見的航天器命名,比如「嫦娥」「玉兔」「天宮」可不僅是中國人的浪漫,更是傳承千年文化底蘊的呈現。

若想人類能真正的步入太空領域,載人航天技術自然成為重中之重。然而載人航天事業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可以在太空從事各種探測、試驗、研究、軍事和生產的往返飛行活動。目前只有中國、美國、俄羅斯及歐洲等少數幾個國家擁有載人航天能力。

神舟模擬(芯研所採編)

2021年6月17日成功發射,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 先後進入天和核心艙,標誌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回顧歷史,神州系列的每一次的發射都有不同的目的和意義:

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圖片來源新華網)

神舟一號(無人試驗飛船)——1999年11月20日成功發射,是中國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2003年10月15日成功發射,楊利偉成為了中國首個進入太空的人。這也使我國成為繼蘇、美之後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神舟九號(載人飛船)——2012年6月16日成功發射,首次與「天宮一號」的手動對接,宇航員景海鵬、劉旺和劉洋。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2016年10月17日成功發射,宇航員景海鵬和陳冬,與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交會對接。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2021年6月17日成功發射,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 先後進入天和核心艙,標誌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神舟十二號(圖片來源新華網)

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19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中國的航天工程已經越發強大,對此我們由衷的感到自豪。尖端科技的競爭其實是國力的角逐,航天科技作為科技屆的皇冠,它象徵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科技創新的上限,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國力的最佳主角。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和進艙不僅標誌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還標誌著中國在科技和經濟舞臺中的一大步。

航天事業及產業的發展與民生息息相關

很多人覺得航天事業與自己的生活毫無關係,實際上很多產業的背後都有「航天」這樣高、精、尖的產業推動,才能引導科技水平的進步,才能推動周邊產業的發展。從衛星電話到燃料應用,從航空材料到探測器都和航天產業的發展息息相關。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實際上象徵著現有科技及應用的綜合實力。加速實現民用化程序,對人們生活質量和生活方式有著深遠的影響。

登高遠望 高度決定資源 資源決定經濟

航空事業的崛起,不僅是為了對太空的探索欲,更重要的是為了我國的綜合實力。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站的高,望得遠。實際上遙想維持在全球先進製造中的競爭地位,乃至掌控戰略優勢,在航空航天領域實現突破,掌握制高點無疑是關鍵因素之一。而航天航空事業的發展,正是能讓我們站的更高更遠。

受世界矚目 樹大國風采

空間站的建立和火箭順利對接,是一次曝光量巨大的技術路演,再次向全球發出強有力訊號,促進中國航空技術的出口創匯。而中國始終秉承著合作開放,共同開發的態度,或將吸引更多國家參與中國空間站的建設和維護,有利於緩和當下劍拔弩張的國際局勢,樹立中國和平方向、負責任的大國形象。極大的增強民族自信,人民自強。

為未來買單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科技永遠不會停下腳步,而我們腳下的土地也不會是人類的最終歸宿。幾十年前我們看清了地球的模樣,而如今我們更是要在太空踏上新的征途。我們現在享有的科技也是人類不斷探索和進步的最終成果,如今我們也在為未來買單,因為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作者:三胖說 責編:Martin)

(7708112)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