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

國產晶片按下快進鍵,全球新建29座晶片廠,中國獨佔16座

2021-06-26 16:12:27

因為在核心技術和裝置上沒有掌握主導權,所以中國半導體產業長期受制於海外。隨著有關方面對中國半導體產業封鎖力度的加大,國內進一步加快了攻關進度。

2020年下半年蔓延至今的缺芯潮,則為中國晶片產業帶來了絕佳的發展機遇,在市場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國產晶片加速擴充產能,按下了快進鍵。

6月25日多方媒體訊息,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公佈的全球晶圓廠預測報告顯示,在未來兩年內,全球將新建29座晶圓廠。

從國別上來看,中國大陸以及中國臺灣在晶片廠建設數量上領先於其他國家,獨佔16座。美國只有6座,歐洲只有3座,日韓分別有兩座。

公開資料表明,29座晶片廠建成後,全球晶圓月產能會增長至260萬片,能夠起到明顯緩解晶片荒的作用。

而擁有半數以上晶片廠的中國,則會為全球晶片荒問題的解決貢獻最大力量。與此同時,這也有助於中國在晶片方面實現進口替代。

據筆者瞭解,包括中芯國際、長江儲存以及合肥長鑫等在內的中國企業,已經制定了相關擴產計劃。

但產能並非衡量中國晶片是否崛起的唯一指標。就目前的形勢來看,筆者認為,在提升產能的同時,國內半導體裝置以及材料的國產化同樣重要。

晶片產能只能證明中國企業佔據了多少市場,可一旦海外在核心裝置或材料上實施出口限制,那麼中國企業手中的市場將瞬間失去價值。

被切斷晶片供應鏈的華為,就是眾多中國企業的前車之鑑。

也正因如此,華為才會在近年來加快對半導體上游產業鏈的佈局,投資各類相關裝置和技術研發企業,以推動半導體本土化產業鏈的構建。

不過,目前國內能夠成功研製出的高階裝置有限,像是EUV光刻機這樣的尖端裝置,絕非一個國家或地區能夠完成自主研發。

因此,在筆者看來,國內不用著急攻克5nm及以下高精度工藝。一方面是受裝置限制,全球唯一能夠量產EUV光刻機的阿斯麥被禁止向中國出口EUV光刻裝置;

另一方面則是,高精度工藝的研發週期太長,投入與收益不成正比。

所以,如果能夠構建起一條絕對成熟的、100%國產化的28nm及以上成熟工藝產業鏈,就已經算是很大的突破。

文/諦林 審/球子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