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

海康威視:上半年營收、淨利同比增約40%,創新業務同比增122.18%

2021-07-25 03:02:54

近日,海康威視2021年半年度報告出爐,並舉行了投資者問答會議。

海康指出在的共同影響下,全球供應鏈、物流都出現緊張的局面,行業整體產能經受考驗。

報告期內,海康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39.0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9.68%;

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4.8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0.17%。

公司2021年上半年整體毛利率為46.30%,比上年同期下降3.46%。二季度淨利潤和淨利潤增速受重點軟體企業所得稅退稅影響,二季度淨利潤中包含了退稅金額5.7億元。拿掉所得稅退稅的影響,公司上半年淨利潤59.11億元,同比增長27.84%。

再看具體收入情況:

國內市場方面,2021年上半年國內實現營業收入244.35億元,同比增速46.06%。

今年上半年,國內市場基本擺脫疫情影響,三個BG收入均有明顯恢復,半年報披露資料公共服務事業群PBG實現營業收入77.17億元,同比增長29.31%;

企事業事業群EBG實現營業收入72.19億元,同比增長22.07%;

中小企業事業群SMBG實現營業收入61.74億元,同比增長105.80%。

海康程增速較大波動主要受去年上半年基數較低的影響,以過去兩年複合增長率來看,PBG複合增速10.74%,EBG複合增速21.11%,SMBG複合增速22.65%,增速較合理。

其中,雖然目前政府投入資金相對緊張,由於海康參與到越來越多的城市級項目中,幫助越來越多的使用者提升公共服務效率和質量,PBG一定程度上受益於使用者整體基數較大的特點,上半年增長較為平穩。

EBG在過去兩年之中均保持持續較快的增長,圍繞頭部企業做數字化轉型,幫助企業降本增效,EBG的業務邏輯已經被驗證,業務基礎也在不斷增厚,業務推進符合預期。

SMBG去年受疫情影響最為直接,基數較低,上半年的反彈較為有力,一方面是中小企業的業務彈性較大,投資信心恢復後,業務也明顯好轉;另一方面上半年雖然受晶片等原材料供貨緊張的影響,由於公司的研發、生產等方面具備一定的規模優勢,還是較好的保障了持續供貨。

海外市場方面,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4.67億元,同比增長25.53%。上半年的海外市場中仍然有部分國家和地區遭受疫情衝擊,目前海外市場的全面復甦難以預測。美國市場受FCC政策出臺的影響,客戶銷售預期的穩定性和信心受到一定的衝擊。海康稱海外銷售團隊也在努力做好一國一策,因地制宜,爭取持續穩健的發展。

創新業務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5.78億元,同比增長122.18%,其中螢石智慧家居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8.71億元,同比增長58.68%;機器人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2.20億元,同比增長124.83%。

創新業務在總收入盤子中的佔比到達16.46%,正在成為海康越來越重要的增長來源。

毛利率方面,一、二季度的毛利率分別為46.82%、45.94%,二季度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產品成本在快速上漲。調整銷售價格是一件非常謹慎的事情,公司在這個方面還是比較剋制,希望妥善處理各方面的平衡。費用支出方面,上半年沒有明顯的增長。

2021年上半年期末的應收款項、應付款項週轉天數較去年同期均有所降低,在產業鏈整體供貨緊張的背景下,包括公司在內的各環節更重視資金的高效週轉。

存貨方面,公司延續從2019年5月開始高庫存政策,存貨週轉天數保持穩定。在經營性現金流方面,上半年淨額累計回正,且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公司保持穩健的財務政策。下半年的經營環境仍然較為複雜,宏觀經濟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新冠疫情的反覆出現是當前的常態。原材料緊張將持續考驗各個廠商的供應鏈組織能力,預期短時間難以緩解,交付問題不可小覷。美國製裁對公司的負面影響還在持續,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對公司產品的認證限制還在立法過程中,最終會限制到何種程度,也有待於進一步觀察,美國市場的前景非常不明朗。

整體看三、四季度,海康認為存在一個逐季下行的趨勢,同時,三季度受重點軟體企業所得稅退稅影響,淨利潤會存在一個缺口。

以下是調研全文重要內容,雷鋒網作了不改變原意的整理與編輯:

Q:關於退稅的問題,從全年的維度看,是否沒有影響?

A:對全年沒有影響,到三季報的時候看前三季度的資料,就平滑了。

Q:看到存貨和原材料的體量都有一個穩健的增長,那麼整個供應鏈的緊張和缺貨狀態大概會持續多長時間?

A:目前來看,原材料緊張的問題,短時間內難以緩解。原因之前在其他場合也已有過交流,大方向是過去十多年,半導體產業的資本關注和投入相對比較少,因為半導體的投資回報週期很長,同時又是一個投入非常大的產業,再加上半導體產品的價格逐年下行,整體來說資本對產業的關注度不高,這是一個產業本身的問題。

隨著中美的科技戰、疫情影響,導致東西方之間半導體供給不是完全市場化的調節。同時,各個行業對半導體的需求增長非常快。

以汽車產業為例,現在一輛車對半導體的需求,我們講的是晶元的需求,即在晶片所使用的原材料的需求可能是過去的很多倍,這種需求不僅在汽車產業,在其他產業也放大得很厲害。在晶元的供給、半導體原材料供給端,疊加上長期投資的不熱衷,產能受到一定的侷限。

若干的影響因素爆發在現在的點上,現在看半導體的產能瓶頸,儘管資本都往這個產業在投入,但總體來說不是幾個月就能見效的。半導體產能瓶頸本質上不是技術問題,不是技術有瓶頸,解決產能還是需要時間。今年下半年交付緊張的局面還會持續,這是我們的判斷。

Q:EBG過去每年都有非常穩健的增長,去年有紅外、熱成像項目的貢獻,在還原和剔除後,去年上半年理論上在非紅外的業務基數會小一些,增長並不是那麼快。今年EBG裡紅外這一塊貢獻較少,理論上今年的EBG增速會比表觀上的基數更高,請問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以及對EBG未來增長的判斷和展望?

A:這個問題其實不僅是單一一個BG的狀態,PBG、SMBG的基數也都受到去年熱成像銷售資料的影響。上半年EBG的增速可能會覺得比較平穩,去年是20%+,今年疫情好轉,還是差不多的增速。

我們回到產業的特性來看,因為EBG的碎片化非常突出,我們很難說裡面某一個細分領域有很大的爆發,企業在投入的時候,是一個此起彼伏的過程,可能由頭部企業先行,然後其他企業跟隨,也可能是有些行業先行,其他行業跟隨。大家期待有爆發式增長,我們理解,但實際情況受制於宏觀經濟的影響和投入資源的約束。我們認為EBG目前的增長是符合公司預期的,我們希望是一個逐步增長的過程,而不是突然爆發式的增長。

Q:除了從去年疫情之後跟隨宏觀的順週期復甦之外,PBG業務有沒有看到結構性的成長因素?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今年元旦後有陸續提出城市級的數字化轉型的整體方案,請問在政府板塊的智慧化業務是不是在未來能迎來加速的狀態?

A:過去PBG的業務重心在公安、交警等領域,這個領域過去的推動力(如雪亮工程)現在逐漸都結束了,確實會遇到在收入增長驅動力方面的問題。隨著海康威視在滿足業務需求、解決問題等能力上的不斷成長,包括區域研發能力的增長,在帶動業務不斷的深化。比如一些細節性的問題,過去因為資源的約束,不太可能去關注或者解決,現在隨著業務中心的區域研發能力的增長,可以幫助使用者去做深化。

除了傳統PBG行業,目前能看到很多跟民生有關的領域,包括行政服務、水利水務或應急管理,比如民政、社群、鄉村、市政、渣土等,在政府的管理中更細分的一些領域,逐漸呈現出較快的需求。

這裡我想說明的是,PBG和EBG幾乎是一個相同的邏輯,隨著我們在技術領域的能力越來越深入,對細分場景的解決方案越來越對口,看到使用者的需求越來越細分和專業化,這類需求就逐漸多起來了。

政府的智慧化或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概念,實際上都是我們最終為使用者帶來什麼樣的價值,EBG是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帶來更多的價值,PBG是為政府類的行政管理使用者帶來更多的價值。價值呈現的方式可能是多種多樣的,也許是採購更多海康的產品,也許是我們的產品、軟體、服務一起打包來綜合解決問題。

Q:之前胡總有提到未來展望中,EBG的增速應該是三個BG裡最快的,現在這個觀點會有變化嗎?PBG會比我們原來想的更樂觀一點嗎?

A:短期裡三個BG也說不好誰快誰慢,因為不同的時間段裡會有一些波動,中長期來說,可能EBG場景會更大一些。

Q:一季度的毛利率環比去年四季度有明顯提升,二季度略微有所回落,是否是產品的漲價和上游物料成本漲價的時間節奏問題?能不能回顧一下產業鏈中漲價的過程,以及對毛利率的影響和展望?

A:毛利率跟去年同期比,還是受到去年熱成像產品銷售收入的影響,這也是原因之一。對產品漲價這個話題,我們非常慎重。

在2021年之前,將近20年的時間,海康的產品幾乎沒有漲過價,我們漲價的時候心裡是有負擔的,按照胡總的理念,我們不能輕易漲價,有違我們對客戶、使用者的誠信。

今年上游全線都在漲,原材料方面包括金屬、晶片等等,我們確實沒有辦法抗衡大趨勢的變化,所以我們也漲了一點,但我們沒有漲到位。除非現在材料已經到了一個比較穩定的價格,否則我們的漲價還是落後於原材料的波動。從一二季度來看,毛利率略有些波動,大家可以不用太糾結,因為波動本身也不太明顯,同時銷售收入結構上也有一些變化。SMBG增長的速度比較快,都會帶來整個收入大盤子的毛利率的調整。

Q:關於費用投入的問題,請問今年的人員招聘情況如何?

A:去年因為考慮到疫情的問題,員工人數增長跟前一年相比變化不大。今年上半年一直都在做招聘,但整體增速會保持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

Q:請問將來PBG、EBG和創新業務之間的收入確認的方法?

A:這個部分不太好回答,比如螢石、機器人,他們的銷售有自己的特殊性。螢石電商的部分會比較重一些,機器人可能在工廠內的業務會更加的深入,所以和現在PBG、EBG全行業的營銷差異會比較大,但兩者之間會存在一定的交叉,這也是大集團的業務存在協同效應的地方。

未來我們認為這個交叉部分的影響在銷售佔比裡面,至少佔創新業務的影響會越來越小,因為一是創新業務整體的收入規模增長很快,二是創新業務會建立相對比較成熟的營銷系統,包括自己的銷售模式、銷售的客戶群體等,所以未來逐漸就會產生分化。

當下大家看到半年報上面,我們披露資料略有一點調整,把過去前端、後端、中心控制的收入披露進行了合併,讓大家重點關注按BG組合的披露方式。按BG的分法更多是從業務的角度說明我們業務當下是處於一種什麼樣的狀態,讓我們的投資者、股東們能夠比較清晰的看到海康業務的分佈和收入的變化,未來收入的披露方式還會繼續調整,直到相對比較匹配我們當下業務的實際情況。

Q:在智慧化業務大幅增加之後,公司對銷售人員尤其是他們全年銷售目標的KPI,主要會參考哪些因素?公司在內部建立了一套統一研發體系,對研發人員的考核和激勵會有哪些主要的變化?

A:我們對於銷售體系的考核,對數字的要求是一定會有的,因為數字是比較剛性的牽引指標。除了數字牽引之外,還會有很多圍繞客戶維度、產品維度的細分資料考核,這些資料可能有助於去牽引一些專項的目標。海康現在的績效體系主要還是以OKR作為框架設計,靈活性會比較強。我們通過三年滾動的SP和年度BP設定公司級目標,其中年度BP會從部門分解到團隊,再細分到每一個人來對目標進行承接。另外,每個部門對於市場和業務也會有一些自己的判斷,不同的業務團隊有不同的職能特性,目標也不太一樣,部門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牽引指標也會相互制衡。

Q:海康目前做了2000多個可複用的模組,會不會針對研發人員研發出的產品的複用性或者模組數量做一些定量的考核和激勵?

A:目前公司層面沒有設定這個考核指標,具體部門或團隊可能會涉及。

Q:您是否可以分BG或者按照某些具體的細分領域來展望一下下半年的增速?

A:我們做的是一個趨勢判斷。去年受疫情影響,上半年的收入增速不太好,下半年三四季度還是不錯的,今年的增速會受去年的基數影響。需要特別強調一下缺貨的問題。因為現在原材料的供應緊張造成我們不一定能滿足所有的需求,所以在需求滿足的過程當中,可能會採用以產定銷的模式,與過去相比這個情況是當下比較特殊的一個變化,這方面也會影響增速。

Q:有些原材料短缺,從目前的在手訂單還未交付的情況來看,是否能夠同比或者環比給出一些定量的趨勢性判斷?

A:關於在手訂單的資料我們暫時不方便披露。

Q:半年報的存貨資料進一步上升,存貨跌價準備提升的幅度很大,年初不到一億,現在接近兩億,考慮到當前整個原材料市場都在漲價,這種趨勢對於對後續原材料備貨以及整個財務報表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A:我們嚴格按照會計準則的要求,以及存貨在庫的時間計提存貨跌價準備。過去對於長庫齡的原材料和存貨,大家看到都是擔憂,現在視角轉換一下,看到長庫齡的原材料可能一定程度上表明公司在供應鏈談判有一定的影響力。不同階段不同的視角,對於存貨跌價準備也不需要太過焦慮,會計準則怎麼要求我們就怎麼計提,計提不等於原材料不能用。

Q:按照目前市面價值來看存貨的價值可能是在提升,所以會不會在某一個階段,我們需要把存貨減值重新衝回,是否會對公司毛利產生影響?

A:公司原材料的跌價準備現在是兩個億左右,佔比比較小,很難實質性的影響毛利。現在也不需要去預測,可能下半年市場上原材料進一步緊缺或者有所緩解,要看具體情況,結果也不一樣。

Q:機器人的兩大主要業務機器視覺和AGV的增速是都很快,還是有一個側重,以及背後原因?

A:機器人關於機器視覺和AGV目前沒有細分的披露資料,因為它目前在母體裡面的影響也很小。

在機器視覺這個領域,我們的機器人公司在國內市場裡應該走到了一個比較好的位置。隨著工業自動化的程序加速,工業相機給海康的機器人帶來比較穩定的收入增長。

AGV的情況比較複雜,行業裡面有大量做AGV的公司,市場是群雄割據的局面,有些公司通過價格戰或者甚至贈送產品這樣的方式來獲取更多的項目機會。當下很難單純就市場機會這個角度去說我們的AGV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情況,可能要等這種比較混亂的競爭局面走到一定階段,大家各自找到業務邊界的時候,再來說我們機器人AGV的走向。

Q:跟友商相比,機器人業務在毛利和收入體量上的競爭力主要在哪裡?

A:我們機器人公司的技術創新、質量和服務等方面還是有一些優勢的,畢竟海康是技術創新主導的公司,我們認為機器人是技術領先的。競爭對手不太好評價,大家各展所長。

Q:海外業務中,美國和歐洲分別的收入佔比大概是怎麼樣的?

A:美國情況可能不太樂觀。歐洲疫情之後,今年上半年來看有些國家的復甦情況還是不錯的,兩個地區的差距會拉開。如果美國對中國科技企業的打壓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後續美國這個市場的業務開展難度可能會越來越大,因為人為設定的很多不合理或者不公平的門檻。FCC目前還沒有生效,現在不好下結論,繼續觀望。

雖然不公平,但我們也接受這個結果,只能更加努力,把我們的產品、業務、服務做得更好,更有價值,更有吸引力。幾年前美歐的營收大概佔比海外收入的小一半,現在因為美國佔比一直在往下走,美國現在可能佔海外營收的1/10左右,歐洲還是我們現在比較大的一個市場,佔比會高一些。

Q:現在短期的費用率更多是公司主動控制了人員的增長,還是研發和業務架構調整後的初見成效,能夠讓海康以現有的增速去支撐業務的擴張,怎麼去理解費用率的變化?

A:兩者不矛盾,人數確實是在增長的,費用率也是在控制的。人員增長呈現到費用率影響可能會滯後,不會直接對上半年的費用率產生大的影響,可能到下半年或者到明年體現。目前比較大的壓力還是員工薪酬增長帶來的費用增長。

Q:SMBG業務上半年表現比較亮眼,即便是扣除去年同期的一個低基數的影響,相比19年有明顯的增長,背後除了需求還有哪些外部因素產生影響,以及這塊業務後續的一個可預見性。

A:這兩年SMBG的波動性特別大,去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SMBG負增長是最高的。今年國內的疫情防控比較好,SMBG的反彈也特別好一些,受大環境的影響。另外一個還是供貨緊張的問題,中低端的業務受原材料緊張的影響會更直接,市場上誰家產品供給相對更有保障一些,需求可能也會更穩定,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相對優勢。原材料漲價,一定程度上存在漲價預期,有些客戶可能會做一些訂單前置的動作。

Q:AI Cloud及HEOP等一些軟體架構改革的成果顯著,現在站在公司的角度,怎麼去評估前面三四年做的軟體方面進行調整組織架構的成效?

A:海康過去缺系統軟體或大軟體的能力,我們花五六年的時間逐漸把這種能力構建起來,我們的硬體促進軟體的發展,軟體也在促進硬體的發展,形成了一個軟硬體相互融合,良性互動的體系。站在使用者端來看,是海康威視具備瞭解決使用者面臨的更大的、更復雜的業務需求的能力。軟體投入的成效就是使海康具備了軟硬體協同解決場景需求的能力,這是我們最大的收益。

Q:上半年螢石同比增速超過50%,未來該怎麼評估螢石業務的增長中樞呢?現在看攝像機已經做到了細分領域的第一,後面的第二、第三曲線,新產品拓展的路徑和空間是什麼?

A:螢石當前的業務體系是1+4+N,1是螢石雲,4是自營的4條產品系列,N是生態產品。也許過兩三年這個業務形態還會變化,我們目前看到比較核心的業務價值就是智慧硬體和螢石雲結合,可以基於視訊、感知的能力,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增值服務的變化還可能有不少新形式。

在4個自營的產品系列裡面,有智慧家居攝像機、智慧入戶、智慧控制以及智慧服務機器人。

我個人對智慧控制和智慧服務機器人還是抱比較大的期望。現在掃地機器人這樣的機器人形態是主流,但是展望未來10年20年,隨著感知技術的發展,機械控制能力越來越強,機器人有可能成為智慧家居中最重要的一個存在。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