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軟體

多少個鴻蒙才能救一個華為?

2021-05-16 14:01:05
圖源網路

伯虎點睛:三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正懸掛在華為的頭上。

本月12日,華為「鴻蒙」商標案敗訴的訊息在業界炸開了鍋。

由於「鴻蒙」這一商標在2010年就被註冊,法院以「容易造成相關公眾混淆誤認」的理由將該案駁回複審。

不過,這也不是華為鴻蒙系統第一次受挫了。早前一直遭受著美國製裁打擊的它,當下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鳳凰磐涅。

華為鴻蒙OS有望下月完成規模化推送,日前已經開啟面向部分機型裝置的公測。

但與此同時,華為卻三翻四次地被傳出專賣店嚴重缺貨的訊息,就連現任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常務董事、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也在朋友圈坦言,因為缺貨的問題,華為的高階市場都讓給了蘋果公司,中檔及低端讓給了三星、OPPO、VIVO和小米。

那麼,鴻蒙OS的問世究竟能不能救華為於水火之中呢?鴻蒙OS代表了什麼?它又能給中國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呢?外界正期待著這些問題的答案。

背水一戰

華為推出鴻蒙OS,其實更像是被「趕鴨子上架」。

2018年12月1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女兒、華為高管孟晚舟女士在加拿大轉機期間,被美國指示加拿大對其進行扣留。至於抓人的理由,美國的回答顯得十分牽強:2009年-2014年間,華為涉嫌通過其非官方的子公司SkyCom與伊朗做交易——這違反了美國對伊朗的制裁禁令。

美國以國內法為由,對第三國公民實施跨境抓捕的行為,是史上第一次。伯虎財經猜測,當時的美國想用對付中興的方式來對付華為,抓住孟晚舟或許就能獲得足夠的證據起訴華為。

可是,事態的後續發展並不如美國所願。孟晚舟的案子陷入了漫長的司法程式,華為已經在5G技術上領先了美國一步。

來源:網路

於是,耐不住性子的美國著手對華為實施了第一次「封殺」——把華為及其附屬的70家公司列入實體名單,禁止華為在未經美國政府批准的情況下,從美國企業購買零部件和技術。

在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後,美國又在短時間內向自己的盟友、企業以及行業協會施加壓力。僅僅在半個月內,華為就遭到了各方的「圍剿」。

面對美國的敵視,華為一開始選擇了防守。

不僅做到了讓不含美國元器件的5G模組產品向全球發貨,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還成功自研晶片,一年內就實現了在中國大陸SOC晶片市場佔有率超過高通,其在全球半導體行業的排名升至前10,排名一次性上升了5位。

華為成功地挫敗了美國對其發動第一輪的圍剿。

但是,美國沒有就此放過華為。

美國再一次修改規則,對華為進行了第二輪封殺。這一次,華為不光是硬體的供應鏈受到了限制,軟體方面也被美國控制著。

2019年5月,谷歌公司禁止華為公司使用谷歌的移動服務GMS,華為的對策是打造自己的華為移動服務HMS。

安卓系統雖然目前是開源的,但是指不定哪一天也會被禁用。

接連遭受針對的華為,此刻已經清醒地意識到,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企業生命的咽喉應該抓在自己手中。

華為已退無可退,加快對鴻蒙作業系統的開發成為了背水一戰。

鴻蒙的目標不是下一個安卓

全球手機作業系統一直被美國企業壟斷,谷歌的安卓和蘋果iOS,完全佔據全球手機作業系統市場份額。

幾乎所有的開發者,生態內容都集中在二者的作業系統上。

由於華為無法順利使用谷歌GMS服務,導致海外市場發展不暢,為了進一步解決問題和擺脫美國作業系統的依賴,華為決定將鴻蒙OS正式面向手機終端開發作業系統。

來源:網路

但是在研發鴻蒙之初,華為其實並沒有打算將其用於替換安卓。

早在2012年,華為就已經在規劃自己的自有作業系統。伯虎財經猶記,2019年鴻蒙1.0在剛推出不久時,就被不少人嘲笑其為「偽安卓」。

原因就在於,很多升級到了鴻蒙系統的手機使用者,會發現鴻蒙系統不僅從介面上與安卓相差無幾,連繫統操作邏輯和互動邏輯也和安卓沒有太大差異。

「鴻蒙不過是安卓的深度定製版而已。」

可實際上,華為這麼做是基於保護使用者體驗。鴻蒙2.0公測版和EMUI 11高度相似,是為了「無感切換」。底層系統變成了鴻蒙,操作和互動邏輯還是EMUI,降低使用者的學習成本。

據業內人士透露,鴻蒙真正運行的系統,底層還是和安卓有很大的區別。

為此,華為做了很大的自主研發,但是目前的版本還沒有進行互動介面的更新,消費者看不到系統的底層程式碼,所以他們以為就是和以前一模一樣。

因此,鴻蒙並不是第二個安卓。

甚至,鴻蒙的目標就不是成為下一個安卓,而是要超越安卓。

華為開發鴻蒙的初衷,是打算應用在物聯網裝置上,利用可靠性高、速度快以及資源共享等優點,從而在市場上獲得一席之地。後來由於手機作業系統的迫切需要,近年來華為才開始相容手機。

也就是說,基於物聯網出發的鴻蒙OS並不會只使用在手機上,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終端產品使用上鴻蒙。

物聯網(來源:網路)

僅憑這一點,安卓在鴻蒙的面前就得「服老」。

擁有自己的作業系統和生態環境,就是鴻蒙與安卓不一樣的地方。

谷歌安卓可以掌握智慧手機網際網路時代,而華為將成為IOT裝置物聯網時代的開創者。

而就在前段時間,就有鴻蒙計劃適配高通驍龍平臺的訊息傳出。如果傳聞是真的,那就意味著接下來,聯發科天璣平臺、紫光展銳唐古拉平臺支援鴻蒙OS也不會有什麼懸念。

簡單地來說,屆時不只有華為可以使用鴻蒙OS,其他手機廠商加入鴻蒙的視窗也給推開了。

在全球180萬開發者的支援下,HMS(華為移動服務)生態迎來了高速增長:超過9.6萬個應用整合HMS Core,AppGallery全球活躍使用者達4.9億。2020年1-8月,華為AppGallery應用分發量達2610億。

華為打造物聯網的規模進一步擴大,這對於安卓來說,就是一次全場景生態對移動生態的降維打擊。

多少個鴻蒙可以救一個華為?

鴻蒙OS雖然前景可觀,但不代表著「一定能行」。

在伯虎財經看來,華為的頭上還懸掛著好幾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第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是Linux作業系統。

Linux與鴻蒙的關係,更像是種子與根莖的關係——華為鴻蒙系統是基於Linux開發的。

Linux是一個開放源碼系統,是一套計算機處理方法,一套完善的體系結構,具有各方面強大的處理功能。這就相當於造的字,你可以用它寫文章,其他人也可以使用它。谷歌就用Linux製造了安卓系統。

儘管此前Linux已經作出過明確解釋,美國進出口管制條例管不了開原始碼,只能限制商用平臺。但在當前的國際環境下,這只是顆暫時的定心丸。

美國仍然可以通過其他手段,阻止本國和其他國家地區使用鴻蒙系統。

第二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是晶片的供應問題。

目前,華為正面臨著無芯可用的困境。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移動裝置晶片得益於任正非未雨綢繆的零部件儲備,為了節省晶片原件的消耗,華為悄悄提高了市場定價減少出貨,即便如此,據預測華為晶片消耗最多隻能維持到2021年。

雪上加霜的是,美國一共對華為進行過三輪制裁,這幾乎斷絕了華為自主設計晶片的途徑。

華為不僅無法再使用美系軟體EDA設計晶片,連全球唯二兩家可以生產5nm晶片的臺積電、三星也拒絕了為華為代工晶片,麒麟9000將成為華為最後一款自主設計的晶片。

華為晶片(來源:網路)

這批晶片消耗完之後,華為將迎來最艱難的時刻。Mate40這款史上最強5G手機將成為華為最後的巔峰。

但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一些參加了美國簡報會的業內人士表示,美國官方在簡報會上指出,只要他們不將晶片用於華為的5G業務,美國將允許越來越多的晶片公司向華為提供元件。

這意味著華為手機業務可能不會就此死去,但華為已經不能設計5G晶片。5G已經是大勢所趨,不能自主設計5G晶片,意味著華為將失去了進軍高階市場的門票。

鴻蒙OS是不可能做到在短時間內超越安卓,華為手機能否支撐華為挺到「萬物互聯」的那一步,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

第三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是華為的多元化業務產品線。

為應對海外業務受挫的風險,華為釋出終端「1+8+N」全場景戰略,「1」指的是手機,「8」指的是平板、TV、音響、眼鏡、手錶、車機、耳機、PC,而「N」指的是移動辦公、智慧家居、運動健康、影音娛樂及智慧出行等各大板塊的延伸業務。

此舉,意在規避主營業務收入下滑風險,多元化業務產品線,增加營收渠道。

產品線的拓展或許能讓華為維持營收甚至增長,但是通訊和手機兩大核心業務的下滑,核心競爭力的下滑,全面發展的同時,是否意味著全面平庸?

這三把懸在華為頭上的劍,都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解下。當下,鴻蒙OS尚未普及使用,它要面對的問題不僅僅只有市場接受度,還有軟硬體供應鏈、國際政治環境等更為複雜的因素。

華為要想在下風口自救,萬不能全押鴻蒙。

鴻蒙未必能讓華為走入舒適區。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鴻蒙還只是華為的一個充滿危險的願景,更需要的是時間的檢驗。

參考訊息:

1.財經三分鐘:mate40大規模缺貨背後,華為真的到了最艱難的時候了

2.全天候科技:華為手機缺貨,賣手機的卻賺發了

3.格隆匯APP:鴻蒙不是華為的舒適區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