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軟體

「晶片女奇才」黃芊芊,28歲成北大博導,她的成就全球僅3人

2021-05-20 20:01:00

2019年秋,北大為當年的新生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除了典雅吸睛的立體式錄取通知書,7位北大人的親筆書信,為新生打開了燕園的大門。黃芊芊赫然位列其中,這位近90後的青年,為什麼能夠作為北大人的代表為新生致辭,他究竟在北大書寫了怎樣的傳奇。上世紀80年代末,黃芊芊出生在江西省上饒市,一個普通的中等家庭,父母雖然是普通的工薪階層,但卻十分注重對她的培養。家庭生活的不易,令黃芊芊立志要成為獨立自強的人,盆景秀木終究不能成為棟樑之材,鳳棲梧桐禪折桂。

黃芊芊和社會上的大多數人一樣,求學書山之徑,她的目標是被譽為人才搖籃的北大,作為中國的最高學府。北大在莘莘學子眼裡,彷彿一顆散發熾熱光芒的太陽,可望不可及,黃芊芊的魄力令父母也很是震驚。雖然在中學時期他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時時出現在其他老師讚不絕口的誇獎中,但北大終究是中國最好的大學之一。想要考上就意味著他要背水一戰,在數以萬計的考生中獲得重重突圍,黃芊芊並不怯場,偶爾失利的成績也並未給他造成打擊,反而激起了她的鬥志,讓她越戰越勇,有付出就有回報。2006年年僅17歲的黃芊芊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大,就讀資訊科技學院微電子系。這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黃芊芊的名字在小縣城迅速傳開,眾多羨慕的目光並沒有令黃芊芊丟失焦距,很快他便開始朝著更高的樓層攀登。

大學4年裡黃芊芊分秒必爭,悉心接受老師的尊尊教導,暢揚在北大校園自由靈性的氛圍裡,多元廣博專業深厚的學識沉澱,令黃倩倩實現了自我蛻變,那時的他基本已經具備了獨自研究課題的能力。在回憶自己為何選擇微電子領域時,黃芊芊感嘆道,原來一枚小小的積體電路中,竟然蘊含了人類如此複雜和豐富的原理。我想要刨根問底,2011年伊始,黃芊芊在被外媒譽為,微電子器件領域的奧林匹克盛會的IDM,國際電子器件大會上獨立發表學術論文。

研究方向圍繞微電子領域的難題展開,近年來國際積體電路領域的重大技術突破,都在ibm中有過集中展示。黃芊芊當仁不讓也佔得一席之位,2012年黃芊芊便獲得了研究生學術新人獎項,2014年她又獲得了學術十傑稱號,這不僅是對她努力奮鬥的肯定,更是對她人格魅力的讚賞。嚴於律己戒驕戒躁的人生態度,是他不斷取得進步的根本所在。順利畢業後,他並沒有和其他人一樣選擇出國深造或直接就業,而是繼續紮根北大。師承王陽元院士和黃如院士,攻讀博士學位成為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北大人。在國內在北大一樣,可以做出不遜色於外國一流大學的科研成果。我帶著這份初心和信念留在了燕園,2015年,黃芊芊完成所有指標要求博士畢業,這時她才26歲,是芳華盡放的時刻,也是鋒芒初露的時刻。

博士畢業後,黃芊芊緊鑼密鼓地繼續忙碌著微電子領域的研究,2016年,黃芊芊獲得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資助他更願意一個人安安靜靜的坐在實驗室裡收集資料。比起熱鬧非凡的聚會,他惦記著查詢資料的途徑和渠道,然而這也是學術的老大難,黃芊芊滿足十二分精神,力圖攻克微電子器件在工號上的難題。初涉課題黃芊芊偶爾也感到力不從心,一時不知從何著手。

所幸得益於教授們的寶貴建議以及課題組成員共同合作,崎嶇坎坷的科研之路,黃芊芊揹負的重擔並非壓得他喘不過來氣。紙上得來終覺淺,在無數次實驗資料的綜合分析基礎上,黃倩倩的新機理碎穿場效應電晶體的實驗研究方面,取得階段性進展。我國的晶片製造又解決了一項難題,眾所周知,現代科技已經越來越像高精尖領域集中第二產業仍是許多發達國家GDP佔比最高的產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差距在第二產業,尤其是高階製造業中尤為明顯。而晶片行業更是現代科技的心臟,它的作用相當於一國之政府首腦,因為晶片其價值等於數以噸計的農副產品。相較於美國和歐洲發達國家,我國的晶片製造一直處於劣勢地位,電子媒體裝置,智慧家電醫療裝置等等,我們所使用的現代工具都離不開晶片。全球頂級晶片製造廠商,諸如高通博通英偉達,AMD等大多被美國包攬。中國的晶片製造起步並不算早,2000年左右中國的晶片還大都依賴國外進口。黃芊芊基於對微電子的熱愛,憑著千錘萬鑿我不怕的闖勁兒,立足實際帶領團隊攻堅克難,立誓要打破國內的研究瓶頸。

為了真正做出有益於行業的東西,他不分晝夜,全身心地投入科研,一步一個腳印,最終成功研製出世界上首個基於12英寸CMOS生產線上的互補隧穿器件整合技術。為中國自主新品的研發製作提供了穩定的技術支援,此外團隊打算將這項科研成果轉化為產業效益。從英特爾ibm等公司,也向黃芊芊團隊積極展開商業溝通,2019年黃芊芊獲得ieee電子器件,學會青年成就獎,表彰其在超低功耗,微納電子新源裡西建等方面的出色成績。

黃芊芊是亞洲地區的唯一獲獎者,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IE DM論文數的最高紀錄。其相關成果2次被寫入國際半導體技術路線指南,此外他更是申請了70多項專利,實至名歸的背後是腳踏實地。研究的過程異常艱辛和枯燥不僅受實驗的煎熬,更在於科研者自身會陷入死衚衕,對自我產生懷疑。科研工作者如何跨越自我心理的坎兒,成為科研道路上首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黃芊芊給出了最真切的回答,科研道路需要端正態度,不忘初心,堅定信念,努力進步,堅持下去,就一定能迎來希望,這也是他心無旁物投身事業,信喜科研得出的真諦。

2017年黃芊芊入選中國未來女科學家計劃,2019年,黃芊芊入選2019福布斯中國30位,榮譽接踵而來,很難想到這麼多重量級榮譽的擁有者,是一個剛剛30而立的女青年。事業名譽雙豐收的同時,他並沒有忘記鼓勵像他那樣懷揣夢想的後期青年。2019年黃芊芊以學姐的身份寫信,祝願新生在未來能夠長風破浪。

希望你對未來充滿期待,對自己充滿信心,北大在最好的時代與你同行,鼓舞了無數學生,2020年11月14號在科學探索獎的頒獎典禮上。來自中國9大領域的50位科學家,一次接過主辦方手中的獎盃,黃芊芊出席典禮,他在致辭中這樣說道。於我而言,科學探索不僅充滿理性與客觀,更蘊含著無窮盡的生命力量與魅力。帶給你驚喜。一段發自肺腑的領獎詞,引得現場掌聲雷動,科學家是推動社會文明前進的抵觸。他們常常忍受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洞穿常人所無法洞穿的表象。探索隱藏在大千世界背後的奧祕,並將獲取的知識用於服務人類,但他們也是普通人,也許出身平凡,家庭普通,相貌平平,而他們之所以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一言蔽之,他們不會看輕自己,一位心中充盈著的,是源自於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永存的浩然之氣。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乘風破浪,迢迢遠一乎。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