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軟體

記憶力、理解力、智力的關係,你真的搞清楚了嗎?

2021-05-22 12:02:47

文 | 汨羅江一葉舟

記憶力重要,還是理解力重要?這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總是似是而非,很難有定論。

記憶力與理解力之爭

記憶力支持者的觀點

A:我最近幾年才明白的,就是記憶力,你記住了,然後知識連貫了,邏輯就通了,不然記不住,一直斷片,就理解不了了!

B:好多人把學習成績歸為邏輯思維,空間想象能力,其實最重要的是記憶力。

C:記憶力是一個衡量智商的最好指標,智商高不高,記憶力告訴你一切,記憶力不高的,可以通過勤奮改變。

理解力支持者的觀點

C:理解開悟能力,才是成功人士必備的素質,記憶力都是其次。

D: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記憶法誤人子弟,理解力才是學習的核心。

F:沒有理解力,其他的都是浮雲,只有通過理解的記憶才是深刻的。

是記憶力重要,還是理解力重要?

兩者缺一不可!

就像有人說的:理解性記憶好,記憶與理解,總是相互促進的!好比硬碟與CPU共同完成「大資料」的收存、呼叫、運算(理解)及運算結果再存檔,記得快準久運算效率就高,運算效率高記得就更快(運算結果相當是零碎記憶的整理)。但從大腦處理加工資訊的邏輯方式來說,記憶是理解的先決條件。

記憶是你邁向高階、頂級認知活動的基礎

什麼是記憶?

記憶是人腦對經驗過事物的識記、保持、再現或再認,它是進行思維、想象等高階心理活動的基礎。注意後半句話,記憶是進行思維、想象等高階心理活動的基礎。

大腦的整個認知活動,也就是大腦加工處理資訊的邏輯方式分為三個層級、九個步驟:

1、初級認知能力:輸入,儲存,記憶,這是底層能力;

2、高階認知能力:識別,聯想,比較,這是理解能力;

3、頂級認知能力:重組,建構,創造,這是智慧能力。

從這個邏輯來說,缺乏記憶的底層能力,你的大腦認知活動不足以產生強大的理解能力,繼而在上升到頂級層面的智慧能力。

正如老子《道德經》說的: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換言之,大腦輸入、儲存資訊後,記憶的底層能力不牢固,要想進入理解能力和智慧能力會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與其說很多人輸在理解力上,不如說是輸在記憶力的起跑線上。

記憶力差的人,大腦儲存的資訊量少,且支離破碎,大腦在加工處理這些碎片、散亂的資訊時,神經網路的資訊連線也是雜亂無章的,當這些茫然無序的資訊進行連線時會大腦中產生錯亂的「資訊亂碼」,就像影像的馬賽克一樣,此時大腦就出現所謂「邏輯思維混亂」的景象。

這是因為碎片、散亂的資訊無法讓大腦有效地完成進行高階認知能力「識別、聯想和比較」的資訊加工,梳理出資訊完整、清晰的邏輯脈絡,大腦的邏輯思維必定混亂不堪,理解力也就無從談起;這也就意味了大腦無法進行頂級認知能力「重組、建構和創造」的資訊加工,產生不了智慧的能力。

所以你也就不難理解:

為什麼古希臘詩人埃斯庫羅斯會認為:萬千智慧,始於記憶!

為什麼德國化學家哈柏會認為:記憶力並不是智慧,但沒有記憶力還成什麼智慧呢?

從另一個維度來說,美國教育研究中心的布盧姆教授在上世紀50年代曾提出一個教育目標分類的框架,叫布盧姆的分類法。這個框架把思維學習分為六個層次,自低到高依次是,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新。

這個框架一直在指導和影響著美國整個教育體系目標和方法的制定,包括K-12(從學前班Kindergarten到高中12年級)和大學。從這個階梯的分類來看,你可以清晰地看到記憶是思維學習的底層基礎、底層能力;沒有記憶力,記不住知識資訊的基本內容,理解力從何談起?

試想一個人腦子充斥了各種斷片的資訊,當這些雜亂、零碎的斷片資訊連線在一起時,他的邏輯思維也是混亂的、凌亂的,那麼他的大腦也就無法重組、建構,創造出一條完整的有效的分析、推理、判斷和決策的邏輯鏈,這樣的頭腦往往不是一個人雲亦云,盲目跟風的糊塗蛋,就是一個認識問題和處理問題時往往是以偏概全、武斷專橫的偏執狂。

從現實的情況來看,先記住比理解更重要

分兩個維度來說,簡單資訊幾乎不需要什麼理解力,記住即可,比如地名、人名、作品、歷史年代,山脈的高度、河流的長度等知識資訊的識記,這些資訊需要精確記憶,記憶力強的人可以快速成形記憶,節省自己的腦力、精力和體力,讓學習變得更輕快些。很顯然,這就是記憶力強的先發優勢!

對於複雜的知識資訊,事實上我們也很清楚,資訊的理解不是一步到位的,無法一蹴而就,這是因為限於學習者,尤其是學生普遍上他們的知識經驗,絕大多數人不可能聽一次就理解資訊,需要次數的重複疊加,以及作業、試題的反覆練習,才能做到心領神會。而此時記憶力強的人,先發優勢就更明顯了!

1、首先是心理上的巨大優勢

你先記住了,你才有輕鬆、愉悅、自信的心情,顯意識上明顯佔據心理上的愉悅感和優越感,大腦本身自帶的求知慾和好奇心,會不由自主地驅使它進入深度學習和深度思考的動力(這種現象在幼童身上表現極為明顯,當一個孩子對新接觸的事物能迅速掌握時,他會自我暗示出一種優越感,外在表現出得意的樣子,在這方面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行為上呈現出「不知疲倦」的狀態),由淺入深,通過重複學習,擊穿記憶層知識資訊的外殼,深入到內部,完成對知識資訊的理解和應用。

倘若你連記資訊都記不住,總是帶著滿腦子的苦惱、焦慮和恐懼去學習,缺乏自信,不論是潛意識還是顯意識裡大腦神經都是處於擰巴、緊張、對抗的狀態,那麼你怎麼可能奢望自己能提高理解能力、學習效率呢?

2、其次是理解上的巨大優勢

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的:不管要學會什麼東西,先都是要記住它,在大腦中留下了印象才有可能變成自己的東西。

有句話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記憶力強的優勢在於資訊在大腦神經網路中進行連線互動時呈現三個特徵:

一是資訊完整;

二是資訊連線的傳遞速度更快且更有敏銳度;

三是基於上述兩點,資訊可以進行充分的連線,互動,融合,更快速產生高效的認知理解力,而不只一些斷片的、破碎的資訊連線成混亂的、片面的認知理解力。

什麼是理解?

所謂的理解,就是對資訊的一種加工,創造;是指根據人的已有知識經驗,以及學習自己未知知識,過分析、比較、綜合、來反映材料的內涵以及材料各部分之間的關係——共性和差異、本質、規律。

記憶力的先發優勢一覽無餘。

一方面,理解力需要用到已有的知識經驗作為前提條件,這就意味著記憶力差的人,已有的知識經驗少,提取、再現資訊的能力不佔優勢;具體表現為在資訊材料之間產生連線時,一是資訊連線速度慢,二是資訊連線不充分,那麼他在理解新的知識資訊時效率就會大打折扣。所以同樣理解一個新東西時,記憶力差的人往往慢半拍,或難以消化資訊,形成理解,使得自己一頭霧水;而記憶力強的人,可以快速在頭腦中抓取某個資訊點的共性和差異,Get那個點,形成資訊同頻共振的交流資訊,繼而產生快速的理解力。

這點我在職場中體會特別深刻,工作會議中,記憶力差,資訊量少的人,思維的活躍度很低,參與發言的次數較少,常常表現為沉默寡言,難以作出有效的交流互動。

另一方面,已有的知識經驗滿足不了當下新知識資訊的理解時,需要進行新知識資訊的補充學習,或是完全進行另一種新知識資訊的學習來幫助你自己完成理解,但此時同樣需要有高效的記憶力,先記住了,新學習的知識資訊與為了理解新知識資訊而學習的資訊被記憶在神經網路中,這些資訊可以獲得快速且充分的連線,互動,融合,形成完整的認知思考的邏輯鏈,最後產生快速的理解力。

也就是說,一個人連知識資訊完整的材料都沒有記住,大腦無法獲得充足的資訊進加工,創造,何談理解力!

這就好比,你要一個廚師做一座滿漢全席,不給他足夠的調料,食材也不全,他只能給你一桌子的「燉菜」,給不了你要的「饕殄盛宴」。

我們再來回味之前提到的一句話:

我最近幾年才明白的,就是記憶力,你記住了,然後知識連貫了,邏輯就通了,不然記不住,一直斷片,就理解不了了!這就是記憶力的先發優勢。

但不少人認為:理解了知識,自然就記住了。

事實上,我們會看到這種理解方式是非常笨拙的、辛苦的,一遍又一遍重複新學習的知識資訊,反覆查閱資料,效率非常慢。與其說是在理解資訊,不如說本質上就是在進行資訊材料的重複記憶,讓資訊完整記憶在大腦裡,「熟爛於心」然後讓資訊材料獲得充分的連線,互動,融合,最後形成理解記憶。但這樣效率很顯然無法適應當下高節奏學習環境的要求,尤其是應試教育的考試,要求的是儘可能「原汁原味」地保持資訊的原貌。在網路上被封為史上最強大的學習法「費曼學習法」,雖然該方法有助於提升知識的理解力,但作為步入社會前的教育,理解資訊的內涵,且能記憶資訊的原貌是一項很重要的基本功。

如果你擁有記憶力的先發優勢,記憶力與理解力的關係大致可以描述為這樣:

記憶力強的人,第1次是記憶,第2次是重複記憶,第3次重複是記住了,第4次重複是由淺入深,第6次重複是深度理解,第10 次重複是靈活應用。

記憶力差的人,第1次是記憶,第2次重複是記憶,第7次重複是記住,第10次剛走到理解之門的門口。

你可以不斷重複10次時間去理解一個知識點,10個也可以,但100、1000個知識點呢?

龐大的知識體量,足以壓垮大腦神經的網路系統,讓大腦無法正常運行,就會出現像電腦那種超負荷運轉後出現「卡頓,宕機」的情況。

案例解析

工作記憶力對理解力的優勢

工作記憶是指,大腦在思考的過程中暫時性儲存資訊完成某種加工創造結果的能力。

1:單線A知識點的推導

A→B→C→D→E→F→G

從A推導到B,需要記住B然後推導到C,最後一直推匯出G。

單線思維時,工作記憶力的優勢還不明顯;但多線思維時,工作記憶力的優勢就很明顯了。

2:多線A知識點的推導

A→B

C→D

E→F

B+D+E→G

從A推匯出B,C然後推導到D,E推匯出F,BDE推匯出G。這個過程,大腦完成工作記憶BDF,最後完成G的推導。

有人說,「我可以用筆記錄啊!」

沒錯,但視覺記憶和大腦儲存的記憶是兩回事。這也就是為什麼不少學生在遇到解複雜的數學題,需要用到多個公式組合時,解了前面,忘了後面,記了後面,又忘了前面,需要來回看自己推導的公式,然後才能作出解答。這種細微的差別不僅影響了解題的效率,而且會隨著解題量和難度的增多,損耗大腦對資訊的理解力。

3、最後是考試上的巨大優勢

先記住了,記憶強的人在偏重記憶類知識的考核中可以拿到較高的分數,直接體現在卷面分數上,這就是「聰明」的表現。事實上,鮮有幾個學霸、聰明人的腦袋裡運行著一個糟糕的記憶程式,但人們往往喜歡把記憶力和智力(理解力是核心)切割開來。

比如有人說:智力和記憶力的關係不大,記憶力影響智力的發展和高低,但記憶力不會決定你最終的智力。

持有類似觀點的人很多。就這句話本身而言,很難邏輯自洽。既然記憶力影響智力的發展和高低,那麼他怎麼就不能決定最終的智力呢?事實上這完全有可能,就像一個人失去了雙眼,不影響他可以繼續活著,但必定會影響到生命體驗的質量,給他帶來擇偶、就業、行動,感覺世界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只是記憶力這個隱祕在大腦內部世界的運作程式,對外在世界的影響究竟影響有多大,很難被人察覺到。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蝴蝶效應,是指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用來形容是指不起眼的一個小動作卻能引起一連串的巨大反應,與「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的原理如出一轍。

那麼有沒有可能,記憶力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微不足道的智力因素最終決定了一個人的智力水平呢?一位粉絲曾在我文章的評論區裡寫道:

記憶力不代表智力,不過很多人輸在記憶力上。

事實上智力和記憶力的關係真的不大嗎?

智力是指人認識、理解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經驗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記憶、觀察、想象、思考、判斷、推理等;是指認識、理解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經驗等解決問題的能力。記憶在智力因素中首當其衝,而韋氏智力量表中明確有對材料記憶能力的測試,但多數人還是選擇性地忽視了記憶因素作為智力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是第一要素。

實際上我們不需要閱讀關於腦科學的什麼理論著作,實驗資料,觀察身邊的人物就足以證明這一點。即使一些記憶力好的人,在應試教育的考試中「格格不入」,但他們步入社會後,同樣也可以做出一番成就。我接觸過不少沒有上過高中、大學,在社會上打拼的老闆,他們無一例外,都有一個基本的特質——擁有驚人的記憶力,思路清晰,善於言談,在自己的領域裡都是佼佼者。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