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軟體

儘管去做!搞懂GTD與Python的程式設計邏輯思維,一張圖的事兒。

2021-05-23 19:00:33

Procrastination is the thief of time.拖延就是偷走時間。

每個人每天的生命時長基本上是一樣,都是24個小時,不會由於你管理的好就變成48小時了,所以工夫並不能管理。

然而現在更多的是由你的leader來掌控時序、安排節奏。根據程式設計與GTD的邏輯推算流程圖,部門裡有人也希望我給大家講一下,所以本文將基於個人對GTD的瞭解和網上的一些蒐集,發表一些關於「GTD與程式設計」的淺談。

在結合這本書學習時,作為在扇貝程式設計工作的程式設計師,我加入了慣有的程式設計思維模式,即Python思維模式。

你是否適合GTD思維模式

個人認為GTD合適那些喜歡想事情,做的事情多的人(比如我哈哈)。

對於機械無腦、貪圖輕鬆、不主動思考問題的人來說,GTD幫不上什麼忙的。如果你符合以下這些情況:

行事重視邏輯條理,認為流程>後果。即便算不上理想主義,但還是有些強迫症(目的)。有,或是想要有不可觸碰的準則or底線。學習GTD的目的:厭倦無效的重複性工作,享受高效的生活方式。

就接著看下去吧!

理念

正如前文所寫,GTD認為讓我們頭疼的不是事情太多,而是很多事你該做卻沒有做,嚷嚷著要做卻沒有做,「確保一切該做的事情都做到」才是今天要理解的部分。

David·Allen以為,壓力的來源不是來自義務本身,而是義務在大腦裡的混沌塞積,形成的焦慮和衝突。我們需要有條理地清點大腦裡的複雜繁瑣的事務,像拆花繩一樣將未盡事宜統統拆解並整理在電腦的檔案系統裡,就像你下載/買了三個月還沒開啟的紙質記事簿、電子便籤和時序管理APP等。

GTD的根本理念就是:把大腦中頭疼的事情都放在便籤裡並佈置好實施的方案,你才可以心無雜念、竭盡全力地做好手頭上最要緊的事,從而提高效率。

GTD五大準則

五大準則=兩個點

所謂的五大準則(collect、process、organize、review、do),其實分兩點即可:

1.清空大腦的RAM:

一般情況下,某件事在腦中的佔比與理想中完成情況成反比。把要做的事情分門別類,還要寄存在一個邏輯性強而又牢靠的記憶裡著實太累了。要知道我們的大腦是用來考慮的,不是用來記事的。要把大腦從「每天消耗太多時間去安排時序」的困境中解放出來。

2.把任何義務和項目詳細成舉動:安排時序的重點是下一個舉措是什麼?主動將方案具體化,才能準精細地安排好時序。依照這種模式,時序必定獲得了實施行動(action)的指令,如此一來,完美地把程式設計思維運算與GTD相結合。

流程圖

很多人把GTD核心內容做成圖,就是下面這樣。流程圖就解決了我們從安排時序到完成行動的瓶頸?不,這還是太過板刻化。

核心結論

如何完成一件事情才最重要!不然只會「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卻不會「完成大任」。

核心就要用到我們的Python,Python的蒐集非常簡單,要知道它具備著強大的爬蟲能力。Python能夠運用資料分析技術,進行智慧標記和正確的優先順序排序,我稱之為「Python 標記GTD工作流」。

這樣只需要如今一切的存在於腦海中的想法全部都存到Python 工作流中。它就會自動運算分類排序計時。推薦iKog ,這是一個由Python寫成的文字版行事列表管理系統。

不過,大家在做自己的時間管理時,也不用完全拘泥於準則,實施才是王道!如果你有自己開發Python 時序管理系統的想法,可以評論區寫下你的想法,我們一起思考!

工具推薦:

番茄ToDoIkog滴答清單Python 扇貝程式設計

此時,你對GTD與Python的時序安排有什麼疑問嗎?你有什麼自編的獨特時間管理技巧嗎?

歡迎留言分享。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