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2 14:32:11
Arch Linux辦公環境安裝設定新手入門基礎教學
先讀一下前面這段話,以決定是否要看下去:
這是寫給純小白的Arch Linux安裝步驟。Arch的可設定自由度太高,所以網上很難找到線性的,一步不漏的詳細安裝過程。實際上因為每個人的需求不同,安裝時的設定過程也不盡相同,所以也無從談起“一步不漏”這個說法。
筆者也經歷過從純小白到菜鳥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大部分高手的教學要麼極簡,簡到小白就算跟著教學也顯得無所適從,要麼個性化太強,即使有些教學非常詳細非常優秀,但是由於每個人的設定環境不同,而沒有對通用環境下作出解釋,一個細小的問題,在小白那裡,可能就是攔路虎。我是在經歷過幾十次重灌,筆電桌上型電腦三台完全不同的電腦反復折騰,加認真閱讀wiki才終於算是第一次設定好自己還算滿意的Arch Linux系統的。在這個過程中,深有體會的是,其實小白玩archlinux最開始的時候就是需要這樣一個不考慮個人需求和個性設定,能夠適應大部分場景需要的詳細教學。需要先解決掉系統能不能跑起來 ,能不能順利進入桌面環境的問題,然後才考慮Arch的可設定自由度。順便在第一次順利安裝的喜悅和經驗中,再來慢慢熟悉linux和Arch Linux的概念。
所以,這是一篇寫給linux純小白的教學,高手們可以飄過。這是一次引導小白使用者順利安裝設定一台日常辦公學習上網環境Arch Linux的過程。這裡沒有高深的知識,沒有程式設計,沒有伺服器,不解釋複雜的例行和引數。但是這是一次線性的安裝過程。只要跟著走,一步不錯,絕大多數人能夠成功安裝,進入桌面環境,並設定好輸入法,辦公軟體和瀏覽器等基本工作環境。並且通過這次安裝設定,達到了解認識Arch Linux,在頭腦裡形成基本概念,學習基本操作方法的目的。
所以,這份教學的目標讀者人群——你要會用電腦,至少會開關機,會上網,會打字,熟悉一般的電腦操作。最好多少用過windows的命令列,至少見過,不害怕面對滿屏字元的黑白螢幕以打字的方式輸入命令。同時有願望了解和試用一下linux。特別是大名鼎鼎的以技術宅為標誌的捲動發行版Arch Linux。解說力求詳細直白,所以對於有一定技術基礎的讀者來說可能有些囉嗦。
下面是對還想讀下去的人做的說明:
以下的整個安裝設定過程,為了避免安裝失敗,電腦小白最好每個字都要讀。
首先請放心,這裡面沒有深奧的知識,沒有程式設計,沒有很多技術難點,只需要仔細閱讀並且跟著做。只要跟著做,做不錯,成功安裝設定不難。
然後考慮到通用性,這次安裝不是最簡單快捷的步驟,也不是系統最輕量級,最小化安裝,不過力求不附加多餘軟體包和多餘操作,以使電腦佔用資源更少。只是力求大多數人跟著做能順利完成。本安裝過程以設定學習,上網,辦公用電腦操作環境為目的。從安裝基本Arch Linux作業系統開始,也就是命令列模式的作業系統,然後安裝面向使用者的桌面操作環境,桌面環境隨著安裝過程,同時解說兩種。一種Kde-plamsa5,適合桌上型電腦和較新的筆記型電腦,這種比較吃資源,但是介面華利,可自由設定度高。另一種Xfce4是輕量化桌面環境,適合效能一般或者較老舊的電腦。最後還要設定好基本的應用軟體。小白使用者比較習慣一成不變的微軟windows介面,這裡要特別說明,Linux的桌面環境,只是附加在系統上的一個軟體,前期安裝的命令列模式才是基本系統環境。所以桌面環境的自由度非常高,每一部分幾乎都可以隨意拆解組裝,組合成任意你喜歡的樣子。
然後,這個過程需要一個U盤作為安裝盤,需要準備一個2G以上的U盤。當然如果你有燒錄機,並且會燒錄,刻到一張光碟上也是可以的。但是請記得選擇“燒錄映象檔案”而不是簡單的把下載到的安裝檔案拖進去。由於U盤更方便,我們這次以U盤作為安裝盤。光碟的唯一不同是從光碟機啟動而不是從U盤。其他都是一樣的。
再者,由於各種電腦品牌不同,從U盤或者光碟啟動電腦的方法也不完全相同,所以你要自己去搞定如何從U盤啟動。目前大多數電腦是開機時在你的品牌Logo出來以前按F12鍵進行選擇。很直觀的畫面。但是更老的電腦需要進入BIOS調整啟動順序。請使用百度或者請教身邊的人。前面說了,因為每個品牌有所不同,所以在這裡沒法統一說明。只要能統一說明的內容,本篇都會詳細說明。
然後,我們開始……
我們的操作是在真實的電腦上進行,不是在虛擬機器軟體裡。所以,準備一台你打算安裝Arch Linux的電腦。安裝過程中會從網路下載大量內容,所以這台電腦必須是接入網路的。為了節省步驟,最省事的完成,請使用有線接入,即使你是筆記型電腦。
首先去下載最新Arch Linux安裝映象 就是下面那個BT下載,一個紅色小磁鐵和一個綠色向下表示下載的小箭頭。兩個隨便哪個都行,用迅雷就可以。需要注意的是,Arch Linux是捲動發行版,擱置太久的映象檔案不要用,一定要使用最新下載的安裝映象。
下載到的應該是一個擴充套件名(擴充套件名就是檔名的"."後面那一部分)為iso的檔案。這個擴充套件名在windows系統裡,需要設定“資料夾選項”顯示隱藏的擴充套件名才能看到。
然後我們需要一個軟體把下載到的安裝映象檔案寫入U盤。有些情況直接拷進去是可以的,但是不是所有情況都可以。但是所有情況下用軟體寫入U盤都可以,所以我們用rufus(此處提供的是Windows版) 這個軟體把映象寫入U盤。rufus不需要安裝,下載後直接開啟。很簡單,正常的U盤插上會自動認出來,如下圖,只需要點選“建立一個啟動盤使用”後邊的光碟圖示,選擇下載到的Arch安裝映象,然後點開始即可。如果有提示要下載兩個外掛,說明是第一次使用,點“OK”。
將下載的安裝檔案寫入U盤
需要注意的是Windows上流行的U盤寫入軟體“軟碟通”適用於很多版本的Linux,但是不適用於arch。從U盤啟動的時候會停在一個EDD錯誤。
為安裝準備硬碟空間
打算整台電腦上只安裝一個Arch Linux,不保留Windows的,這一部分可以不看,直接跳到“從U盤啟動”。實際上這一部分全部可以在U盤啟動電腦後安裝過程中完成,但是下面介紹的方法更直觀,更便於操作。
下面來為安裝系統準備必要的硬碟空間。對電腦小白們來說,這個步驟以及以下的安裝時分割區可能是最難的部分。這裡分兩種情況。
一種是電腦上原本安裝有一個windows系統,現在要安裝一個linux系統進去,與windows系統共存。需要哪個系統的時候啟動哪個。另一種是電腦上原本的系統不要了,單獨安裝一個Arch
Linux進去。後一種非常簡單。我們先說前一種情況。對電腦小白來說,前一種情況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去windows裡面,利用系統的磁碟管理工具先給即將安裝的Arch
Linux騰出一塊空間。下面是詳細的操作步驟。
首先開啟電腦啟動到windows。不管是XP,還是windows7,或者10,操作是一樣的。介面也大致相同。在“我的電腦”上點右鍵,然後點“管理”。win10預設應該叫“此電腦”或者你把它改成了別的名字。總之在上面點右鍵,然後點“管理”,然後在出來的介面上,點“磁碟管理工具”。看到類似下面的畫面。不同的系統和分割區方式略有不同。接下來的操作都是一樣的。
微軟windows磁碟管理器
這裡是你電腦上安裝的所有儲存裝置的情況。不止是硬碟,光碟機和U盤(如果已經插入)也在這裡。下面要有一段對硬碟分割區比較長的解釋。不過這一段解釋不看也沒關係。接下來的操作照樣可以進行。上圖中是我的電腦。安裝有兩個硬碟(磁碟0和磁碟1),一個U盤(磁碟2),還有一個光碟機。你的電腦上可能只有一個硬碟。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注意觀察上圖。深藍色的分割區是主分割區,淺藍色的分割區叫擴充套件分割區,綠色的是空閒沒有使用的空間。因為這篇東西是寫給純小白們讀的,所以我們不解釋很多關於硬碟的分割區,關於不同格式的區別,關於MBR和GPT。儘管這些對深入學習Linux都有影響,但是現在對小白們來說不重要。現在要做的是看看哪個分割區裡面資料少,空間大,能夠空出來給我們的Arch Linux使用。原則上,盡量把最後一個分割區空出來,去“我的電腦”裡把該分割區下需要保留的資料複製貼上到其他硬碟分割區。然後把空出來的分割區刪掉。是刪掉整個分割區,不是格式貨。方法是在上圖中該分割區上點右鍵,然後點“刪除捲”再確認。注意,這會抹掉該分割區裡所有內容,而且過程不可逆。然後該分割區就會變成象上圖中磁碟1綠色的部分那種“可用空間”。這就是為Arch Linux準備好的空間。關於這個空間的大小,對於初步的接觸和學習來說,至少要30G以上。安裝系統及其他一些後面講到的目錄,需要15-20GB左右,還要有一個至少相當於你記憶體大小,最好是記憶體2倍大的交換空間。然後才是將來在Linux下供使用者使用的空間/home。所以如果小於30G,裝是可以裝上,但是基本上沒有空間給使用者儲存資料使用了。
另外,如果你的Windows下的分割區空閒空間足夠大,不是必須刪除整個分割區。可以從空閒空間裡分割一塊出來。方面同樣很簡單,在磁碟管理器(上圖介面)中該分割區上點右鍵,然後點“壓縮捲”,會讓你輸入一個數值,輸入的是你要分割出來的空間大小。這個數值1000大約相當於1GB空間。要分多大出來,就輸入多少,最大不能超過該分割區的空閒空間大小。然後下一步確定就好了。會有一個整理資料和分割的過程,不用管他,等他整理完“空閒空間”出現就完成了。再一個提醒是:中間有分割區間隔的空間不會合併在一起給你用,所以,不要想著從每個分割區裡拿一個空間出來湊足需要的空閒空間。
從U盤啟動電腦
插入U盤啟動電腦前,首先要插上網線,路由器上ip設定成由DHCP分配。可以在windows下先看一下現在的ip是不是由DHCP分配的。如果你的ip是手動設定的,尋找你的路由器說明書,如果沒有網上搜一下,一定會找到相關說明。在路由器上設定ip獲取方式由DHCP分配。即使你是筆記型電腦也請插上網線。相信我,對Linux小白說明白在命令列模式下連線無線是件非常麻煩的事。
電腦的引導啟動順序,一般開機時會有提示,大部分最近幾年的電腦按F12進入選單。比較老的啟動需要進入BIOS手動修改引導順序。各種電腦不完全相同。筆記型電腦更是花樣百出。聯想和ThinkPad品牌按F12,索尼按F11,還有些按F2或者F9。請網上搜尋你的電腦選擇方式或者請教身邊懂電腦的朋友。成功進入選擇選單會看到類似這樣的介面:
介面可能略有不同,但是大同小異。使用上下方向鍵選擇“USB HDD”如果使用燒錄光碟啟動選擇你的光碟機。然後回車。
接下來如果情況正常,看到的就是下面這樣的畫面。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下面的畫面,是使用EFI或者比較老的BIOS啟動形式,或者單BIOS啟動。第二種情況是使用單EFI啟動,你看到的會是一個有差不多的選單,但是黑白介面,選項中帶有UEFI字樣。如果是另一個畫面,只能選擇第一項,然後按回車啟動。如果是下面這個畫面。有兩個選擇,第一項是64位元系統,第二項是32位元系統。根據自己的電腦設定選擇。Intle酷睿雙核以上的CPU都支援64位元系統,如果記憶體不小於2GB,建議選擇64位元安裝。選擇第一項,回車。
然後看到的應該是一屏字元在刷屏,最後停留在如下圖的提示符。這裡將是新手遇到的第一個攔路虎。很有可能有人會在這裡報錯,無法啟動成功。下面是成功啟動後的畫面。如果不是這樣,說明啟動沒有成功,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是啟動U盤製作不正確,或者啟動時版本選擇不正確。重新製作一次U盤,重新檢查一次你的電腦是否支援64位元系統,你的選擇是否正確,然後重複從U盤啟動。
Linux這個提示符和windows裡的不太一樣,但是不用管他,實際上這個是一個叫bash的命令列終端的提示符的樣子,是Linux自帶的基本的終端操作模式。這個bash為我們提供了安裝和操作Liunx系統必要的介面。等我們利用這個bash的介面安裝完基本系統,為了命令終端更好用,還會安裝另一個叫zsh的命令列系統來替代它。因為Linux這個東西用命令列操作很多時候比圖形桌面環境更便捷,所以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命令列的介面,看到什麼樣的介面也不必驚奇。Linux就是這樣一個東西,每一個模組都是單獨的東西 ,可以安裝,也可以刪除。
前面說過電腦使網線連線網路,正常情況下Arch Linux能自動載入絕大多數個人電腦上的有線網絡卡,並連線到網路。首先要通過一個命令驗證一下網路有沒有連線成功。這是從安裝開始,第一次輸入命令,有必要的說明是,Linux與Windows不同,在Linux系統中是區分大小寫的。所以命令不能打錯。下面輸入下面的命令迴車:
ping -c 4 www.sina.com
在上面這個命令中,“ping”是命令,“-c 4”是為命令設定的條件,“www.sina.com”是新浪網的網址,網址可以替換成確定能連線上的較大國內網站的網址。如果網路是通的,會得到類似如下圖的結果:
還要確定本機使用UEFI啟動,還是傳統的BIOS啟動。輸入下一個命令:
efivar -l
回車以後,如果返回一堆變數,刷滿滿一屏,說明電腦是UEFI模式啟動,如果返回一行錯誤資訊,說明電腦由傳統BIOS模式啟動。以下過程中會對兩種不同啟動模式下適用的操作分別作出說明,要注意區分。
分割區和格式化硬碟
網路接通,確定啟動模式以後,就要開始對準備好的硬碟空間進行分割區和格式化。這一步要仔細操作,特別是電腦上同時裝有其他系統和資料的新手,誤操作有可能造成另一個系統的損壞和資料丟失,而且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
首先檢視記憶體也就是電腦的硬碟現在的狀態,輸入命令:
lsblk
回車得到如下圖結果:
這裡對新手來說比較複雜,但是只要細心就不會有問題。在只裝有一塊硬碟的電腦上,看到的只有sdaX的分割區情況,有多少個分割區,就到幾。這裡後面的a,b,c等代表的是第幾塊硬碟,後面的數位代表的是本硬碟上的第幾個分割區。需要說明的是:有些人看到的可能是sda1,sda2,然後就會跳到sda5。因為硬碟的擴充套件分割區規定從sda5開始,如果在sda5以前後面的數位有間隔,不是連續的,說明從sda5開始以後的分割區屬於擴充套件分割區。如果你看到的是hda,hdb,沒有關係,只說明你的電腦是比較老的硬碟,操作是一樣的,只是在所有操作中把sda替換成hda即可。
如果電腦中安裝有不止一塊硬碟,那麼還會看到sdbX,sdcX就要看有幾塊硬碟安裝在電腦上了。還需要注意,啟動和安裝系統使用的U盤,也會顯示在這裡。在我的電腦上只有一塊硬碟,所以U盤被顯示為sdb。下面使用cfdisk對硬碟進行分割區。輸入命令:
cfdisk
我要對sda進行分割區,所以不需要指定硬碟,cfdisk命令預設對sda操作。如果你的電腦上安裝有不止一塊硬碟,並且你不打算對第一塊硬碟操作,那麼需要指定相應的硬碟。比如要對第二塊硬碟進行分割區,輸入命令變成:
cfdisk /dev/sdb
dev就是device,電腦上的所有硬碟都在/dev下,所以每次指定對硬碟的操作,前面一定有這個/dev。目前這個問題不要深究。進入如下介面:
我這裡因為是已經安裝好的中文系統中,所以是中文的。安裝過程中應該是純英文環境。可以對照上圖進行操作,介面是完全對應的。此時開始,幾種情況要分開操作。
之前在Windows系統中空出空閒空間的,這裡會看到空出的空間。直接用上下方向鍵選中空閒空間,下面的選單會改變成新建分割區的操作選單,開始新建空間就可以。
如果是新硬碟這裡只有一個空閒空間,也可以開始新建分割區。
如果是舊硬碟但是打算在電腦上只安裝一個Arch Linux作業系統,就從如上圖的介面開始,上下方向鍵鍵中一個分割區,左右方向鍵選“刪除”。直到全部刪掉。之前沒有在Windows中事先留出空閒空間,但是要保留Windows系統的也可以在這裡操作,但是需要自己非常熟悉硬碟的分割區大小資訊,能根據上面的圖示確認哪個分割區是可以刪除的。這一點對小白比較難,所以之前建議去Windows的圖形介面中直觀的操作。
空出空間以後開始為Arch Linux系統分割區。Arch Linux是可以不分割區的,只建立一個分割區直接安裝可以通過。但是萬一需要重灌系統,會把整個分割區格式化,個人儲存的檔案和資料都會隨著丟失。一般建議分四個區。還可以分更多區,把根目錄下的所有目錄都單獨掛載到一個分割區。但是對個人電腦來說,既沒有必要,也沒有好處。
這四個區分別是:
/mnt分割區,用來儲存系統和將來安裝的軟體,這個分割區一般要15G-20G合適,視未來計劃安裝多少軟體決定,也可以更大。
/boot分割區用來儲存啟動資訊,該分割區有200M足夠了。
/swap分割區,作為交換空間,相當於Windows的虛擬內在,該分割區大小看電腦的記憶體情況,小於或等於2G記憶體設定為記憶體大小的至少2倍,大於2G可以設定為記憶體大小,足夠大的記憶體甚至可以不要這個分割區。
/home分割區,用於儲存使用者的資料,該分割區就是使用者自己使用的分割區,所以硬碟剩餘的空間都留給這個分割區就對了。
下圖是在硬碟空閒空間上建立分割區的介面:
選中剩餘空間,選擇新建分割區,分割區的大小需要手動輸入,直接輸入多少g或者多少m就可以。新建立系統的安裝分割區也就是/mnt的分割區,再建立/boot分割區,然後建立交換分割區/swap,最後剩餘的空間都留給/home分割區。如果是BIOS啟動模式,選擇“新建”回車後有可能需要選擇建立“主分割區”還是“擴充套件分割區”(硬碟中沒有分割區或者主分割區不足4個,就會詢問,如果已經有4個主分割區就不會詢問,預設建立擴充套件分割區。EFI模式可以建立無限個主分割區,所以不會詢問,直接建立主分割區)。原則上儘量使用主分割區。如果主分割區用盡,建立擴充套件分割區是注意不要修改分割區大小,直接回車,因為擴充套件分割區本身不是一個分割區,回車後會發現擴充套件分割區下的硬碟還是剩餘空間,只是被劃分到擴充套件分割區下了。繼續在剩餘空間上操作分割區。按上面說明的分割區大小,分別建立四個分割區。然後在退出前需要選擇“寫入”。並在下方輸入“yes”,是完整的yes不是輸入一個y。然後選擇退出就會退出到命令提示字元。再輸入一次lsblk命令以檢視新建分割區的情況。
確認分割區建立無誤,需要對建好的分割區進行格式化。以下命令中以全新硬碟只有這四個Linux分割區為例。指定硬碟分割區的具體數位根據實際情況替換。
格式化根分割區,也就是前面說的/mnt分割區:mkfs.ext4 /dev/sda1
格式化/boot分割區,為了通用性該分割區格式化為fat32格式:mkfs.vfat -F32 /dev/sda2
格式化交換空間/swap分割區:mkswap /dev/sda3
格式化使用者的資料空間/home分割區:mkfs.ext4 /dev/sda4
格式化為ext4分割區時通常需要輸入“y”確認,其他操作沒有報錯就是通過。然後需要將分割區掛載到目錄。也就是告訴系統哪個分割區分別用作儲存什麼內容。
掛載根分割區:mount /dev/sda1 /mnt
首先需要根分割區,其他一切分割區目錄都掛載在根後面。
掛載boot分割區分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傳統BIOS啟動模式,一種情況是UEFI啟動模式。還記得剛開始先用一個命令來檢視系統的啟動模式嗎,就是為了這裡。首先要在根目錄下建立相應的目錄。
BIOS模式建立:mkdir /mnt/boot
UEFI模式建立:mkdir -p /mnt/boot/EFI
UEFI模式下建立了兩個目錄,boot和EFI。多出來的這個EFI可以單獨掛載,也可以與Windows系統的EFI分割區共用。為了對小白清晰理解,我們直接把他掛載到分好區的boot分割區。掛載這兩個目錄:
BIOS模式掛載:mount /dev/sda2 /mnt/boot
UEFI模式掛載:mount /dev/sda2 /mnt/boot/EFI
swap交換分割區不需要掛載,但是需要啟用,輸入命令:
swapon /dev/sda3
建立home分割區目錄並掛載分割區(由此處可以理解,linux系統的每一個資料夾都可以單獨建立並單獨掛載到一個獨立的分割區。但是每個目錄都必須在/mnt後面):
mkdir /mnt/home
mount /dev/sda4 /mnt/home
再次輸入lsblk命令檢視硬碟分割區情況,沒有意外的話,每個相應的分割區後面應該已經標註了所掛載的目錄。到目前為止,分割區和掛載已經全部完成,下載就是安裝系統了。以上過程如有報錯不通過的情況,為了節省排查問題時間,可以直接從重新執行cfdisk命令重新分割區開始。重新分割區前,已經掛載好的目錄需要把命令改成umount解除安裝。
安裝Arch Linux基本系統
安裝Arch Linux需要從網路下載大量資料,而且主伺服器在國外。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使用國外伺服器超載會非常慢。因此,在這之前最好修改為首選使用國內映象網站下載,速度通常會提高很多。執行下載命令:
nano /etc/pacman.d/mirrorlist
這裡的“nano”是系統自帶的文字編輯器,這條命令是使用nano這個文字編輯器開啟了“mirrorlist”這個檔案。在開啟的檔案最上面輸入以下內容:
Server = http://mirrors.163.com/archlinux/$repo/os/$arch
Server = http://mirrors.aliyun.com/archlinux/$repo/os/$arch
以上兩條分別是新增了網易開源映象網站的源和阿里雲的開源映象源。可以都新增,也可以新增一個,還可以從網上搜尋其他映象源使用。有搜狐,騰訊,清華大學,重慶大學,上海交大,西南科技大,蘭州大學等眾多的輛映象源可供選擇。視自己網路的存取速度盡量使用比較快的源。新增國內源的部分,不一定新增哪一個源,也不能確保每個源隨時都能用,所以也可以不新增,系統會自動掃描全世界可用源裡面速度較快的下載資料。
編輯好以後按“Ctrl+X”,然後按“y”回車儲存退出。然後輸入以下命令重新整理:
pacman -Syy
執行以下命令真正開始安裝Arch Linux系統:
pacstrap -i /mnt base base-devel
執行命令後會出現幾個選擇軟體包的提示,全都是“預設=all”,敲回車預設安裝。然後要輸入一個“y”確認安裝。然後開始從映象源下載並安裝。下載過程中會有意外斷流的提示,不用擔心,系統會自動從其他源嘗試下載,只要還在走,就是沒有問題。等待安裝完成。
安裝完成重新返回到命令提示字元下,需要生成fstab檔案。fstab是一個關於檔案系統的檔案。在開機時就這個檔案告訴載入程式檔案系統的掛載情況。我們的設定現在都是基於U盤啟動環境的安裝盤。電腦上安裝的系統中並沒有設定情況,執行以下命令在電腦中生成fstab檔案:
genfstab -U -p /mnt >> /mnt/etc/fstab
為了確保無誤,用文字編輯器開啟看一下檔案是否???功生成:
nano /mnt/etc/fstab
fstab檔案生成無誤,按Ctrl+X退出nano文字編輯器。
到目前為卡,操作一直在U盤啟動的環境裡進行。下面要進入新安裝的電腦系統中繼續以後的安裝和設定。執行下面命令進入電腦的新安裝系統:
arch-chroot /mnt /bin/bash
現在我們進入了電腦本身的系統。先要做一些設定工作。此時的電腦只有系統,但是沒有引導檔案,所以此時不能重新啟動,否則電腦是不能啟動的。需要繼續設定。
系統中預設有一個使用者叫“root”。這是個超級使用者,擁有對系統的一切權力。即使讓系統刪除自己本身也會執行無誤,所以我們首先要給root使用者設定密碼。現在我們安裝系統預設使用的就是超級使用者。輸入下面命令來設定密碼:
passwd
象我們熟悉的那樣,密碼需要兩次確認輸入。然後就生效了。
在Windows環境下我們的電腦都有一個網路ID,比如在辦公環境的網路上的芳鄰里,你與同事交換檔案時就可以看到。Linux下電腦同樣需要一個名字。下面來設定電腦的主機名:
echo 你電腦的主機名 > /etc/hostname
然後開啟/etc下的hosts檔案,把主機名字進去:
nano /etc/hosts
看,我們已經在主機的根目錄下,所以再編輯裡面的檔案,就不再需要前面的/mnt了。當然你輸入上也不會出錯。我們本來就在根目錄下面,只是顯得有點多餘而已。就象你在自己家對孩子說:給爸爸從咱家的冰箱裡拿瓶啤酒。這個“咱家”是沒有必要的。言歸正傳,開啟檔案以後交主機名新增在如下範例的位置:
#<ip-address> <hostname.domain.org> <hostname>
127.0.0.1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 你電腦的主機名
: : 1 localhost.localhost localhost 你電腦的主機名
新增好以後按Ctrl+X,按“y”,按回車儲存退出。
安裝grub引導系統啟動
前面提過,現在的系統還不能引導啟動電腦。現在來安裝grub使系統能夠引導啟動。安裝grub使用的是pacman,這是Arch Linux的軟體包管理器,擔負著安裝,解除安裝軟體,更新系統,刪除無用的軟體包等眾多的任務。此後在Arch Linux中,會經常用到這個命令。還有眾多不同功能的引數。
grub是一個引導器,同時支援UEFI和BIOS啟動,還支援Windows系統,所以我們使用這個引導器。在單系統並且BIOS啟動時,只需要grub就夠了。UEFI啟動還需要安裝efibootmgr,電腦裡有多個系統,比如前面說的之前有Windows系統,還需要安裝os-prober。根據自己的情況執行下面命令安裝自己需要的軟體包:
pacman -S grub efibootmgr os-prober
是的,pacman可以同時安裝多個軟體包。每個軟體的名字用空格鍵分開。用pacman安裝軟體包時,每一次都需要按“y”確認安裝。
然後將引導資訊寫入硬碟的引導磁區(一直要記得選擇哪塊硬碟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哦):
grub-install --recheck /dev/sda
最後來生成引導組態檔: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在這裡會提示你沒有找到安裝U盤的系統,也沒有找到Windows的系統,沒有關係。等我們重新啟動成功後,再執行一次這條命令就找到了。
好了,現在電腦已經可以從Arch Linux啟動了。為了重新啟動後還能使用網路,我們需要執行下面這條命令:
systemctl enable dhcpcd.service
現在不是可以使用網路嗎,為什麼還要設定網路呢?因為現在的網路是U盤啟動的安裝系統預設設定好的。新安裝的電腦系統裡並沒有設定網路。上面這條命令可以讓我們在重新啟動拔掉U盤以後仍然可以使用網路。
現在退出臨時進入的新系統,退回到U盤安裝環境中:
exit
然後重新啟動電腦:
reboot
此時,在電腦關機的時候,拔掉安裝用的U盤(如果是光碟,取出來)。
系統重新啟動,先是grub的啟動選單。但是沒有Windows系統,別急,這事兒上面解釋過了。
成功啟動以後,需要登入才可以繼續。上面說過,系統有一個預設的超級使用者,我們還為他設定了密碼。輸入使用者名稱:root,回車。輸入剛才設定的密碼,回車。噹噹~,成功登入新的系統。
不要忘了還有另一邊的Windows系統呢。重新生成一次grub的組態檔,等下次啟動的時候,grub的啟動選單裡就會有WindowsbootManager了。再執行一次這個命令: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前面說過,現在使用的root這個使用者權力非常大,即使刪掉系統本身,也會被執行。所以,為了避免日常工作中的操作失誤,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需要新增一個普通權力的系統管理員。平時就在這個普通的系統管理員使用者下使用電腦。但是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獲得臨時的root許可權。執行以下命令建立一個隸屬於wheel組的新使用者:
useradd -m -G wheel -s /bin/bash 你的使用者名稱
為新建立的使用者設定密碼:
passwd 你的使用者名稱
然後輸入兩次密碼確認。建立密碼成功。
為了使新建立的使用者能夠在必要的時候提權,獲得臨時的root許可權,需要修改一下wheel的許可權設定:
nano /etc/sudoers
在開啟的檔案裡,找到"wheel ALL=(ALL) ALL"這一行,一般在檔案比如靠後的位置。把前面的“#”號去掉。#號在Linux系統中起注釋的作用。前面有這個符號的命令不起作用。去掉這個#號,然後儲存退出。(什麼,你不知道怎麼儲存退出?翻前面的內容,已經用過好幾次了。)從次以後,新建立的這個使用者,平時使用自己的許可權工作。在需要執行需要root許可權的命令時,在命令前加上"sudo"與命令以空格間隔,就可以獲得臨時的root許可權執行該命令。
設定區域環境,時間和語言
修改locale.gen檔案,設定語言環境:
nano /etc/locale.gen
找到en_US.UTF-8和zh_CN.UTF-8,取消前面的“#”號。儲存退出。如果需要系統支援其他語言,也可以同時取消其他語言前面的井號,比如zh_HK.UTF-8是香港中文。有眾多的語言和編碼可選,但是Liunx下建議選用UTF-8編碼,會比較少出問題。
儲存退出後重新重新整理一下區域資訊:
locale-gen
將區域資訊寫入locale.conf檔案:
echo LANG=en_US.UTF-8 > /etc/locale.conf
需要說明:這裡可以設定成中文,但是locale.conf檔案是全域性設定,在這裡設成中文或者其他非英語環境,桌面環境下會正常顯示,但是命令列模式下會變成亂碼。中文的問題在後面用其他方法解決。
下面設定時區為亞洲上海,是的上海,在Linux系統裡中國的時區是上海,不是北京:
ln -sf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對系統時間進行設定。單系統環境下,建議將系統時間設定為UTC,並且開啟網路對時:
hwclock --systohc --utc
timedatectl set-ntp true
與Windwos共存的系統,建議系統時間設定成localtime,不要開網路對時,否則兩個系統的時間會不一致:
hwclock --systohc --localtime
至此,Arch Linux的基本系統安裝完畢。如果是一個伺服器系統,為了節省資源,不需要桌面環境,直接設定伺服器軟體就可以了。但是我們是要設定一台日常辦公娛樂上網的電腦。所以,需要安裝桌面環境,安裝相應軟體。
安裝桌面環境
Arch Linux的可自由設定度非常高,可以使用非常多桌面環境。這裡選用兩種桌面環境KDE和Xfce同時進行說明。
KDE桌面環境是歷年來排名第一個的Linux桌面。其特點是介面華麗,支援的特效多,可客製化性非常高,外掛多,幾乎可以按意願改成任意的樣子。但是也因此消耗電腦系統資源比較多,需要電腦有比較好的設定。但是仍然要比Windows占用資源要少得多。基本上可以任為,可以流暢使用Windows7和Windows10的電腦,都可以使用KDE。KDE的最新版桌面叫Plasma。
Xfce是一個輕量級的桌面環境,佔用系統資源比較少。它不是最輕量的,但是在輕量化,功能,和美觀上取得最佳平衡的桌面系統。大部分普通電腦和比較老舊的電腦,適合安裝選擇Xfce作為桌面環境。該桌面目前的版本是Xfce4。
另外還有gnome,LXDE等眾多桌面環境可以選擇。但是相比較而言,要麼可客製化性不如KDE,要麼雖然足夠輕量化,但是介面太過簡陋。
要安裝桌面環境,首先要安裝xorg。xorg是所有桌面環境的基礎。安裝所有桌面環境都要依賴它:
pacman -S xorg
象安裝系統一樣,會詢問安裝其中的哪些軟體包。對於新手來說“預設=all”是非常保險的選擇。
然後會有四種不同的實現方式,直接敲回車“預設=1”也是比較保險的做法。
接下來安裝登入管理器,它負責銜接終端和桌面環境,使用桌面環境登入系統。登入管理器有些地方也叫顯示管理器。同樣有很多種,而且可以與不同的桌面環境相互交叉組合使用。但是每一種都有建立的組合,或者比較適合在一起的組合。
配合KDE-plasma使用的最佳選擇是SDDM顯示管理器,KDE和Arch官方都推薦使用此組合。
配合Xfce4使用也可以使用SDDM,但是我們更希望為它選擇一個同樣輕量化一些的顯示管理器。之前有個輕量化的是SLiM。但是現在該管理器已經停止更新,官方網站也已經關閉,所以不再推薦。另外一個比較好的選擇是lightDM,非常輕量化也好用。但是對新人來說,它的greeter和自動登入設定並不容易。所以這裡選用LXDE桌面使用的LXDM作為Xfce4的登入管理器。這樣做的缺點是不支援XDMCP協定。但是對新人來說,什麼是XDMCP協定……
為KDE-Plasma桌面安裝SDDM(Xfce4也可以用):
pacman -S sddm
執行以下命令檢視是否安裝成功:
systemctl start sddm
登入介面成功顯示,說明安裝成功。先不要急著登入,桌面環境還沒有安裝,登入不進去的。可以按Ctrl+Alt+F2(或者2-6中任意一個),切換到一個tty介面,登入root帳號繼續安裝。設定SDDM開機啟動,這樣下次開機就會直接進入圖形介面,而不是黑白分明的命令列:
systemctl enable sddm
對於Xfce4桌面,安裝LXDM登入管理器(也可以使用上面的SDDM):
pacman -S lxdm
設定lxdm開機自啟動以便下次開機直接進入圖形介面:
systemctl enable lxdm
這條命令Arch的wiki上說是:systemctl enabl lxdm.service。經常實驗會反復載入而不能進入桌面。wiki上提醒要修改lxdm.conf中lang=1,實際上預設已經是了,不必修改。但是對於下面這條是正確的,我們要安裝Xfce4桌面,LXDM是LXDE的預設登入管理器。需要修改為Xfce4:
nano /etc/lxdm/lxdm.conf
找到:session=/usr/bin/startlxde這一行,修改為:session=/usr/bin/startxfce4
同時找到#autologin=username,取消前面的#號,並將username修改為前面建立的系統管理員使用者名稱,可以實現不輸入密碼直接登入桌面。儲存退出。
分別安裝KDE-Plasma桌面或者Xfce4桌面。
pacman -S plasma kde-l10n-zh_cn
pacman -S xfce4
這裡安裝的都是系統的基本元件,不包括桌面系統提供的應用軟體包。kde-l10n-zh_cn是Plasma桌面環境的中文語言套件。Pasma桌面的附帶軟體包是kde-applications,可以選擇安裝,會增加一些小工具。Xfce4的附帶軟體包是xfce4-goodies。
安裝完成以後,如果現在重新啟動電腦,應該可以進入圖形介面,登入我們安裝好的桌面環境了。但是這時候的桌面環境是全英文的。
設定系統在地化,實現中文顯示和輸入
首先要至少安裝一種中文字型,這裡安裝“溫泉驛米黑”字型:
pacman -S wqy-microhei
然後設定中文區域:前面說過在locale.conf下設定成中文,會影響到命令列下亂碼。所以我們新建~/.xprofile檔案(如果已經有此檔案就開啟此檔案),寫下這樣幾行:
export LANG=zh_CN.UTF-8
export LANGUAGE=zh_CN:en_US
export LC_CTYPE=en_US.UTF-8
儲存退出。這裡的~/指的是該使用者名稱的主目錄。也就是某個使用者名稱登入後預設的位置。現在所有的目錄正常情況下應該是root的根目錄。這個檔案會在系統載入圖形介面時讀取,只影響本使用者,對其他使用者沒有影響。為了避免重複輸入,把新建的檔案拷貝到之前建立的普通“系統管理員”的主目錄下,以便使桌面環境也是中文:
cp .xprofile /home/你的使用者名稱
到目前為止,桌面環境設定好了。此時重新啟動會進入中文的桌面環境。還有一個問題要解決。Arch Linux的許多操作依賴於命令列終端。但是我們在桌面環境下不希望經常需要來回切換。我們希望在桌面環境下安裝一個虛擬的命令列軟體,以達到臨時使用命令列的目的。如果沒有安裝相應桌面的軟體元件包。在Xfce4中,按本流程安裝後會自帶一個虛擬終端。但是KDE-Plasma下不會有虛擬終端。KDE的預設虛擬終端是Konsole,可以直接安裝。但是為了更好用,我們安裝它的一個變體yakuake:
pacman -S yakuake
當然Xfce4中也可以安裝這個虛擬終端使用。同是Arch Linux系統,只是桌面環境不同,軟體之間並沒有那麼明顯的界線。
可以在這裡把需要的所有軟體都安裝完,重新啟動進入桌面環境後可以直接使用。為了引導小白使用者熟悉桌面環境下的操作。現在重新啟動電腦,進入桌面環境繼續安裝其他需要的軟體,輸入:
reboot
回車,重新啟動。
進入桌面環境,安裝和設定必要軟體
不出意外,現在 已經進入桌面環境了。久違的桌面,久違的滑鼠。對於Xfce4,之前如果在安裝LXDM登入管理器時設定了自動登入,會直接進入桌面,否則需要輸入使用者密碼登入。KDE-Plasma第一次登入需要輸入使用者密碼登入,可以在桌面環境下設定免密碼自動登入。因為之前設定了中文環境,沒有特殊情況進入的桌面應該是中文環境。如果還是英文,最有可能的兩種情況,一種是~/.xprofile檔案位置不對,這個檔案的正確位置是使用者的主目錄,root使用者在/root,其他使用者在/home/你的使用者名稱。另一種情況是檔案內在輸入有誤,開啟桌面下的虛擬終端重新編輯檔案內容並重新啟動。
Arch Linux沒用支援圖形介面的軟體管理。所以安裝軟體時一直需要使用命令列下的pacman。去“程式啟動器(相當於Windows系統的開始選單)——系統”下找到虛擬終端,
KDE-Plasma虛擬終端是之前安裝的yakuake,因為它是Konsole的衍生版,所以會同時安裝原生的Konsole,兩個都可以用。yakuake第一次開啟會提示以F12為快捷鍵開啟,可以按自己需求修改為其他熱鍵。
Xfce4的虛擬終端是自帶的terminal。無論哪種虛擬終端,介面的顏色字型都可以自定義,甚至可以設定背景為透明,在空白處點右鍵——編輯當前方案即可。
首先解決系統沒有聲音的問題。Arch Linux安裝時預設是靜音的。對於KED桌面很簡單,點選系統托盤上的小嗽,對揚聲器和麥克風(如果有)取消靜音既可。對於Xfce4,需要先安裝一個工具來取消靜音,開啟虛擬終端執行以下命令:
sudo pacman -S alsa-utils
然後開啟聲音工具:
sudo alsamixer
這時會看到一個聲音設定的介面。下面標有“MM”的聲道是靜音的,用左右方向鍵選中靜音的聲道,按m鍵取消靜音使其變成“00”,按ESC鍵退出即可。可以執行以下命令測試聲音是否正常。其中的數位按自己電腦聲道的多少改變:
speaker-test -c 2
將終端修改為zsh,加強終端的功能和易用性。首先安裝zsh和git:
sudo pacman -S zsh git
因為桌面環境預設登入的是之前建立的系統管理員使用者,所以使用安裝命令等需要root許可權的命令時需要加上sudo,並且輸入密碼。下面設定zsh為預設終端:
chsh -s $(which zsh)
這樣當前使用者的預設終端就修改為zsh了。現在執行:
zsh
提示符的樣子稍有變化,好像沒什麼特別的。不過zsh比之前使用的bash要強大得多。為了進一步增強zsh的功能,給zsh安裝oh my zsh:
sh -c "$(curl -fsSL https://raw.github.com/robbyrussell/oh-my-zsh/master/tools/install.sh)"
執行後視網速情況有一個克隆的過程,看到字元排列出的oh my zsh的大圖示,提示符的樣子又變了。現在我們擁有了一個強大得多的終端。接下來先在這個終端下安裝一樣常用軟體。首當其衝是中文輸入法,安裝fcitx小企鵝輸入法模組:
sudo pacman -S fcitx-im fcitx-configtool
需要設定輸入法的環境變數,開啟~/.xprofile檔案:
nano .xprofile
編輯使用者自己的檔案不需要root許可權,所以沒有sudo,增加以下內容:
export GTK_IM_MODULE=fcitx
export QT_IM_MODULE=fcitx
export XMODIFIERS="@im=fcitx"
儲存退出。如果系統中有多個使用者,將本檔案複製到相應使用者名稱的主目錄下既可生效。不必一一輸入。本檔案只對當前使用者有效。
可以直接重新啟動電腦使輸入法生效,登出也是可以的。但是有時候我們不好判斷哪些設定需要登出,哪些需要重新啟動,所以乾脆在大多數時候重新啟動生效。重新啟動系統後,系統托盤的通知區域出現了鍵盤圖示,在鍵盤圖示上點右鍵——設定,點右下角的加號新增自己需要的輸入法,五筆拼音都有。並且可以在“全域性設定”裡更改輸入法快捷鍵和候選詞數量。如下圖:
如果你喜歡使用使用英文桌面,但是要安裝中文輸入法,以上介面是英文的。取消相應位置的“僅顯示當前語言”,同樣可以找到中文輸入法新增。
安裝應用軟體和中文語言套件。
下面的事情就簡單了,Linux下有海量的開源軟體供我們使用。辦公軟體有openoffice,libreoffice後者是前者的一個分支,功能有所擴充套件,甚至還有wps-office等。此三者都能相容微軟office。但是因為編輯和字型等,以及其它某些方面微軟的專有版權原因,開啟微軟office文件會有排版的錯位問題。就象我們在Windows下使用WPS的感受類似。瀏覽器就更眾多了,比較主流的有谷歌的Chrome,Mozilla的火狐Firefox,都是相容性非常好,功能非常強大的瀏覽器。比較輕量化的還有著名的Opera。它們每個都有眾多的衍生版本,功能增強不一而足。
下面列舉一下筆者選用部分軟體及理由:辦公軟體使用lbireoffice,因為它比openoffice更激進,新功能更多,而且是開源的,WPS是一個專有軟體。瀏覽器使用火狐firefox,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谷歌chrome在內地使用不能網路同步,而且比較吃資源。圖片處理軟體自然是gimp,其實krita也很好,可惜沒有中文。向量圖編輯軟體使用inkscape。音樂播放器使用Audacious,輕量化而與KDE桌面結合完美。播放視訊當然用強大的mplayer,自帶大量解碼器,不必再費神解碼器的問題,同時安裝Smplayer前端以便在圖形介面操作,不必去命令列執行。本篇中的螢幕截圖使用KDE原生的Spectacle,安裝以後可以去系統設定的鍵盤設定裡自定義截圖快捷鍵。檔案管理器使用KDE原生的Dolphin,系統原生,不必解釋。其它更多需求請使用者自行探索少量軟體倉庫。
關於某些軟體需要中文語言套件的問題。可以在安裝時使用終端的自動範例功能查詢並安裝,以安裝火狐瀏覽器Firefox為例。安裝好火狐瀏覽器以後,發現是英文的,需要中文語言套件,開啟虛擬終端輸入以下命令:
sudo pacman -S firefox
此時不回車,按兩次Tab鍵,這個命令就變成了:
sudo pacman -S firefox[Tab][Tab]
此時會看到如下圖的畫面,終端列出了firefox這個軟體包所包含可以安裝的所有擴充套件元件:
尋找其中帶有zh-cn字樣的包,一般就是軟體的中文語言套件。用方向鍵選擇,然後回車確認安裝。再次開啟軟體就是中文了。
至此,我們已經完整設定了一台日常辦公娛樂家庭上網用的Arch Linux系統個人電腦。最後還有一件事情——
使用AUR
AUR是Arch Linux上的“使用者軟體倉庫”,它與pacman的區別是後者的軟體是經過官方驗證的,官方提供的軟體倉庫。AUR中提供的軟體包,是由使用者自己編輯,自我上傳的,數量眾多,功能豐富,但是相容性,穩定性沒有得到驗證。當然也不排除別有用心者上傳的包中含有惡意程式碼程式。當然絕大部分還是好的。
使用AUR最簡潔的途徑是安裝yaourt。首先需要在pacman中新增中文源,這是軟體包管理器的源,不是軟體安裝時那個源。以網易開源映象源為例,具體源的地址可以去相關映象源網站的幫助檔案裡獲得。
編輯/etc/pacman.conf檔案:
sudo nano /etc/pacman.conf
在檔案最後新增如下內容:
[archlinuxcn]
SigLevel = Optional TrustedOnly
Server = http://mirrors.163.com/archlinux-cn/$arch
儲存退出後重新整理pacman資料庫:
sudo pacman -Syy
安裝中文源金鑰:
sudo pacman -S archlinuxcn-keyring
安裝yaourt:
sudo pacman -S yaourt
好了,yaourt可以使用了。使用方法與pacman一樣。在pacman中找不到的軟體,可以用yaourt試試。例如在官方軟體倉庫中是沒有QQ的,但是在AUR中有wineqq可以用。可以如下安裝:
sudo yaourt -S wineqq
注意:此處只是範例,說明yaourt的用法。實際安裝中需要先安裝wine,還要解決字型庫的問題,即使這些問題都解決了,Linux下的QQ也並不好用。所以不建議小白使用者在Linux上安裝和使用QQ。如果確實有需要,可以暫時去使用官方提供的“SmartQQ”,並向官方呼籲推出Linux版本。
關於無線和藍牙
全過程使用有線網路完成。如果系統安裝在筆記型電腦上,當然更多人希望使用無線wifi連網。再有就是筆記型電腦USB口一般比台式電腦要少,有時候難免緊張。會有些使用者希望使用藍牙滑鼠。儘管藍牙滑鼠目前為止基本都能感覺到明顯延遲,但是總比多佔一個USB介面要好(2.4G無線滑鼠基本可以做到與有線滑鼠相當,但是接收器仍然要占一個USB介面)。這裡作為上一篇的補充,解決無線連網和藍牙的問題。
既然是上一篇的補充,自然目標讀者仍然是Linux小白使用者。操作過程也完全延續上一篇繼續進行。
首先是使用wifi無線網絡卡連線網路
絕大多數主流筆記型電腦,都有整合802.11a/b/c/n的無線網絡卡,可以直接連線無線路由器上網。Arch Linux也整合了絕大多數無線網絡卡的驅動,可以直接使用。比如在上一篇中提過,系統安裝過程其實是可以使用無線連線的,只是因為目標讀者是小白使用者,所以採取了最簡單直接的辦法,使用有線網路環境安裝。
在命令列終端中教會小白連線無線wifi確實比較麻煩。但是延續上一篇《Arch Linux辦公環境安裝設定純小白包通過教學》,在一個已經安裝設定好桌面環境的電腦上,使用圖形介面前端,就變得很簡單,只是安裝一個軟體並啟用的問題。
Linux系統實現連線無線網路的軟體有很多。比較常見的如wifi-menu,netctl,wicd,networkmanager等。其中wifi-menu和netctl沒有圖形介面前端,並且整合於安裝光碟映象中,在安裝Arch Linux系統時使用無線網路,使用的就是這兩個工具。這裡不多贅述,想了解無線網路安裝系統及連線工具使用方法的朋友,可以在熟悉Arch Linux系統後去閱讀Arch Linux的中文wiki ,更深入的了解和學習。
圖形介面下比較常用的網路管理工具,就是wicd和networkmanager。這兩個工具包,都是可以同時管理有線和無線的。wicd相對來講問題比較多一些,比如無線的加密方式怎麼選都有可能報錯。再比如連入隱藏的無線網路不重新整理,接入需要密碼的無線網路不會主動彈出需要密碼的提示。因此,雖然wicd被稱為networkmanager的替代者,目前最簡單好用的,仍然是後者。
官方軟體倉庫中的networkmanager,不包括圖形介面的系統托盤圖示外掛nm-applet,而這個外掛是network-manager-applet的一部分,所以使用系統托盤圖示,必須同時安裝這個包。如果不安裝不是不能用,只是系統托盤中沒有圖示。如果需要支援pppoe撥號,還需要re-pppoe這個軟體包。所以,需要至少需要安裝三個包:
sudo pacman -S networkmanager network-manager-applet re-pppoe
此時,在KDE-Plasma環境中,將networkmananger高為隨系統啟動,開機後就可以看到看到系統托盤圖示,並正常工作了。需要注意的是,網路管理工具,最好只使用一種,如果之前安裝過其他自啟動管理工具,最好停用,比如netctl或者其他工具。可以使用systemctl --type=service這條命令檢視已經啟動的服務,找到相關服務後使用systemctl disable XXXX這樣的命令格式禁止開服務開機啟動。然後啟用networkmanager開機啟動:
sudo systemctl enable NetworkManager
注意這個大小寫必須是這樣的。在Linux命令中,是區分大小寫的,這點與微軟的系統不同。然後reboot重新啟動系統,就可以看到通知區域系統托盤中的網路圖示了。使用方法基本與微軟系統相同。
對於Xfce4桌面系統,以上設定完畢後,不會有連線和斷開的通知,想要看到通知,需要安裝另一個外掛xfce4-notifyd。
藍牙模組的圖形前端和啟用
藍牙模組的管理工具是bluez和bluez-utils,直接安裝後命令列下就可以直接管理藍牙模組。圖形介面下有多種前端可選。KDE-Plamsa和Xfce4都可以使用Bluedevil,這是KDE的預設管理程式。因此,對於Xfce4桌面,為了解決依賴問題,不至於需要附帶安裝很多包,可以直接安裝bluedevil4。
對於KDE桌面:sudo pacman -S bluez bluez-utils bluedevil
對於Xfce4桌面:sudo pacman -S bluez bluez-utils bluedevil4
然後設定開機隨系統啟動:
systemctl enable bluetooth.service
然後reboot重新啟動系統,熟悉的藍牙圖示就會出現在系統托盤裡。
至此,一台完整的Arch Linux桌面系統個人電腦安裝設定完畢。如有錯漏請不吝指出,筆者虛心接受,即刻改正。上文花費筆者幾天時間寫就,只希望對Linux小白使用者體驗使用Arch Linux有所幫助。本人對本篇擁有完整版權,任何人可以在保留作者資訊的前提下自由轉載參照於非商業營利性用途。本文作者網路ID:沉淪的菩提,新浪微博ID:沉淪的菩提。歡迎交流學習。
Linux公社的RSS地址:https://www.linuxidc.com/rssFeed.aspx
本文永久更新連結地址:https://www.linuxidc.com/Linux/2018-08/153577.ht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