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2 14:32:11
Arch Linux安裝後的必須設定與圖形介面安裝教學
ArchLinux安裝後的必須設定
在上一篇教學中,我們成功地安裝了ArchLinux
,這時系統處於一個非常精簡的狀態,為了日常使用,我們必須進行一些設定、安裝一些需要的元件,來擴充套件我們的系統功能,開源的元件相互協同工作也是Linux
的迷人之處之一。
下面的教學部分參考了官方General recommendations。
連線網路
現在我們是在新安裝的系統上進行操作,所以我們要重新聯網,我們在之前安裝系統時已經提前裝好了相關的包。所以現在只要跟之前一樣:
-
如果你是有線網並且路由器支援DHCP的話插上網線後先執行以下命令獲取IP地址:
dhcpcd
-
無線網:
wifi-menu
按介面提示進行操作就可以了。
同樣可以使用ping
命令來測試是否正常聯網。
建立交換檔案
交換檔案可以在實體記憶體不足的時候將部分記憶體暫存到交換檔案中,避免系統由於記憶體不足而完全停止工作。
之前我們通常採用單獨一個分割區的方式作為交換分割區,現在更推薦採用交換檔案的方式,更便於我們的管理。
分配一塊空間用於交換檔案,執行:
fallocate -l 512M /swapfile (請將512M換成需要的大小,只能以M或G為單位)
交換檔案的大小可以自己決定,推薦4G以下的實體記憶體,交換檔案與實體記憶體一致,4G以上的實體記憶體,交換檔案4-8G。
更改許可權,執行:
chmod 600 /swapfile
設定交換檔案,執行:
mkswap /swapfile
啟用交換檔案,執行:
swapon /swapfile
最後我們需要編輯/etc/fstab
為交換檔案設定一個入口,使用vim
開啟檔案:
vim /etc/fstab
注意編輯fstab
檔案的時候要格外注意不要修改之前的內容,直接在最後新起一行加入以下內容:
/swapfile none swap defaults 0 0
新建使用者
在這之前所有操作都是以root
使用者的身份進行的,由於root
的許可權過高,日常使用root
使用者是不安全的。Linux
為我們提供了強大的使用者與組的許可權管理,提高了整個系統的安全性。這裡我們就來新建一個使用者。
執行以下命令來建立一個名為username
的使用者(請自行替換username
為你的使用者名稱):
useradd -m -G wheel username (請自行替換username為你的使用者名稱)
在這裡稍微解釋一下各引數的含義:
-m
:在建立時同時在/home
目錄下建立一個與使用者名稱同名的資料夾,這個目錄就是你的家目錄啦!家目錄有一個別名是~
,你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
來代替家目錄路徑。這個神奇的目錄將會用於存放你所有的個人資料、組態檔等所有跟系統本身無關的資料。這種設定帶來了諸多優點:
- 只要家目錄不變,你重灌系統後只需要重新安裝一下軟體包(它們一般不存放在家目錄),然後所有的設定都會從家目錄中讀取,完全不用重新設定軟體著。
- 你可以在家目錄不變的情況下更換你的發行版而不用重新設定你的環境。
- 切換使用者後所有的設定會從新的使用者的家目錄中讀取,將不同使用者的資料與軟體設定等完全隔離。
- 有些著名的組態檔比如
vim
的組態檔~/.vimrc
,只要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設定一次, 在另一個Linux
系統下(例如你的伺服器)把這個檔案複製到家目錄下,就可以完全恢復你的設定。
-G wheel
:-G
代表把使用者加入一個組,對使用者與組的概念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查詢有關資料學習。後面跟著的wheel
就是加入的組名,至於為什麼要加入這個組,後面會提到。
當然記得為新使用者設定一個密碼,執行如下命令:
passwd username (請自行替換username為你的使用者名稱)
根據提示輸入兩次密碼就可以了,注意,這是你的使用者密碼,推薦與之前設定的root
使用者的密碼不同。
設定sudo
我們已經建立好了一個新的使用者,以後我們將會使用這個使用者來登入,那麼如果我們需要執行一些只有root
使用者才能執行的命令(例如修改系統檔案、安裝軟體包)怎麼辦?當然我們可以通過
su
命令來切換到root
使用者執行命令後再通過
exit
返回普通使用者。
但是sudo
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更快捷的辦法,使用sudo
,我們只要在需要root
權許可權執行的命令之前加上sudo
就可以了,例如安裝軟體包:
sudo pacman -S something
下面我們就來安裝並設定sudo
。
sudo
本身也是一個軟體包,所以我們需要通過pacman
來安裝:
pacman -S sudo
接下來我們需要用專門的visudo
命令來編輯sudo
的組態檔:
visudo
實際上就是vim
的操作,使用它是為了對編輯後的檔案進行檢查防止格式的錯誤。
找到
# %wheel ALL=(ALL)ALL
這行,去掉之前的#
注釋符,儲存並退出就可以了。
這裡的%wheel
就是代表wheel
組,意味著wheel
組中的所有使用者都可以使用sudo
命令。
當然為了安全使用sudo
命令還是需要輸入當前使用者的密碼的。
設定好sudo
以後,我們進行一次重新啟動,執行:
reboot
來重新啟動你的電腦。
重新啟動以後輸入你剛建立的使用者名稱與密碼來登入。注意登入後要重新進行聯網操作。
圖形介面的安裝
顯示卡驅動的安裝
參照這個表格,安裝相應的包,比如你是intel
的整合顯示卡(絕大多數人的情況),執行:
sudo pacman -S xf86-video-intel
提示:Nvidia
的獨顯驅動如非必要,建議只裝整合顯示卡的驅動(省電,如果同時裝也會預設使用整合顯示卡),不容易出現衝突問題。相反,如果整合顯示卡驅動有問題無法裝上,可以裝獨顯驅動,具體的版本請到下面的連結查詢:
安裝Xorg
Xorg
是Linux
下的一個著名的開源圖形服務,我們的桌面環境需要Xorg
的支援。
執行如下命令安裝Xorg
及相關元件:
sudo pacman -S xorg
安裝桌面環境
Linux
下有很多著名的桌面環境如Xfce
、KDE(Plasma)
、Gnome
、Unity
、Deepin
等等,它們的外觀、操作、設計理念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 在它們之間的比較與選擇網上有很多的資料可以去查。
在這裡我們選擇筆者使用的Xfce
和非常流行的KDE(Plasma)
作為示範,當然你也可以把它們全部裝上換著用……因為Linux
的模組化,這樣完全沒有問題。
更多桌面環境的安裝指南請見下面的連結:
安裝Xfce
直接安裝軟體包組(包含了很多軟體包)即可:
sudo pacman -S xfce4 xfce4-goodies
安裝KDE(Plasma)
直接安裝軟體包組(包含了很多軟體包)即可:
sudo pacman -S plasma kde-applications kde-l10n-zh_cn
安裝桌面管理器
安裝好了桌面環境包以後,我們需要安裝一個圖形化的桌面管理器來幫助我們登入並且選擇我們使用的桌面環境,這裡我推薦使用sddm
。
安裝sddm
執行:
sudo pacman -S sddm
設定開機啟動sddm服務
這裡就要介紹一下Arch
下用於管理系統服務的命令systemctl
了,服務的作用就是字面意思,為我們提供特定的服務,比如sddm
就為我們提供了啟動xorg
與管理桌面環境的服務。
命令的使用並不複雜:
sudo systemctl start 服務名 (啟動一項服務)
sudo systemctl stop 服務名 (停止一項服務)
sudo systemctl enable 服務名 (開機啟動一項服務)
sudo systemctl disable 服務名 (取消開機啟動一項服務)
所以這裡我們就執行下面命令來設定開機啟動sddm
:
sudo systemctl enable sddm
提前設定網路
到現在我們已經安裝好了桌面環境,但是還有一件事情需要我們提前設定一下。由於我們之前使用的一直都是netctl
這個自帶的網路服務,而桌面環境使用的是NetworkManager
這個網路服務,所以我們需要禁用netctl
並啟用NetworkManager
:
sudo systemctl disable netctl
sudo systemctl enable NetworkManager (注意大小寫)
同時你可能需要安裝工具列工具來顯示網路設定圖示(某些桌面環境已經裝了,但是為了保險可以再裝一下):
sudo pacman -S network-manager-applet
這樣開機以後我們就可以在圖形介面下設定我們的網路啦。
重新啟動後,如果你看到桌面管理器的介面,選擇你需要的桌面環境並輸入使用者名稱與密碼登陸後,看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桌面,那麼恭喜你,你已經完成了桌面環境的安裝!
你可能需要知道的操作與軟體包推薦
到這裡,ArchLinux
的安裝與基本設定教學已經結束了,筆者在編寫過程中基本憑著多次安裝的經驗與這次安裝的記錄完成,難免會有疏漏與不正確的地方,還請大家通過下面的評論或郵件(viseator@gmail.com)提出意見與建議。也歡迎你們與我交流安裝的問題。
下一篇文章介紹了一些實用的設定(如中文輸入法的安裝)與軟體包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