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軟體

Python if else條件語句形式詳解

2022-03-23 19:00:04

我們都知道程式碼都是順序執行的,也就是先執行第1條語句,然後是第2條、第3條……一直到最後一條語句,這稱為順序結構。

但是對於很多情況,順序結構的程式碼是遠遠不夠的,比如一個程式限制了只能成年人使用,兒童因為年齡不夠,沒有許可權使用。這時候程式就需要做出判斷,看使用者是否是成年人,並給出提示。

在 Python 中,可以使用 if else 語句對條件進行判斷,然後根據不同的結果執行不同的程式碼,這稱為選擇結構或者分支結構。

Python 中的 if else 語句可以細分為三種形式,分別是 if 語句、if else 語句和if elif else 語句,它們的語法和執行流程如表1所示。

 if else 分支語句的三種形式:

if 表示式語法格式: 程式碼塊 if 語句執行流程    

if 表示式語法格式:程式碼塊 1 else: 程式碼塊 2 if else語句執行流程    

if 表示式語法格式 1:程式碼塊 1 elif 表示式 2: 程式碼塊 2 elif 表示式 3: 程式碼塊 3 …//其它eli語句 else: 程式碼塊 n if elif else語句執行流程    

以上三種形式中,第二種和第三種形式是相通的,如果第三種形式中的 elif 塊不出現,就變成了第二種形式。另外,elif 和 else 都不能單獨使用,必須和 if 一起出現,並且要正確配對。

對語法格式的說明:

“表示式”可以是一個單一的值或者變數,也可以是由運運算元組成的複雜語句,形式不限,只要它能得到一個值就行。不管“表示式”的結果是什麼型別,if else 都能判斷它是否成立(真或者假)。

“程式碼塊”由具由相同縮排量的若干條語句組成。

if、elif、else 語句的最後都有冒號:,不要忘記。

一旦某個表示式成立,Python 就會執行它後面對應的程式碼塊;如果所有表示式都不成立,那就執行 else 後面的程式碼塊;如果沒有 else 部分,那就什麼也不執行。

執行過程最簡單的就是第一種形式——只有一個 if 部分。如果表示式成立(真),就執行後面的程式碼塊;如果表示式不成立(假),就什麼也不執行。

對於第二種形式,如果表示式成立,就執行 if 後面緊跟的程式碼塊1;如果表示式不成立,就執行 else 後面緊跟的程式碼塊2。

對於第三種形式,Python 會從上到下逐個判斷表示式是否成立,一旦遇到某個成立的表示式,就執行後面緊跟的語句塊;此時,剩下的程式碼就不再執行了,不管後面的表示式是否成立。如果所有的表示式都不成立,就執行 else 後面的程式碼塊。

總起來說,不管有多少個分支,都只能執行一個分支,或者一個也不執行,不能同時執行多個分支。

【範例1】使用第一種選擇結構判斷使用者是否符合條件:

age = int( input("請輸入你的年齡:") )
if age < 18 :
    print("你還未成年,建議在家人陪同下使用該軟體!")
    print("如果你已經得到了家長的同意,請忽略以上提示。")
#該語句不屬於if的程式碼塊
print("軟體正在使用中...")

執行結果1:

請輸入你的年齡:16↙
你還未成年,建議在家人陪同下使用該軟體!
如果你已經得到了家長的同意,請忽略以上提示。
軟體正在使用中...

執行結果2:

請輸入你的年齡:24↙
軟體正在使用中...

從執行結果可以看出,如果輸入的年齡小於 18,就執行 if 後面的語句塊;如果輸入的年齡大於等於 18,就不執行 if 後面的語句塊。這裡的語句塊就是縮排四個空格的兩個print() 語句。

【範例2】改進上面的程式碼,年齡不符合時退出程式:

import sys
age = int( input("請輸入你的年齡:") )
if age < 18 :
    print("警告:你還未成年,不能使用該軟體!")
    print("未成年人應該好好學習,讀個好大學,報效祖國。")
    sys.exit()
else:
    print("你已經成年,可以使用該軟體。")
    print("時間寶貴,請不要在該軟體上浪費太多時間。")
print("軟體正在使用中...")

執行結果1:

請輸入你的年齡:16↙
警告:你還未成年,不能使用該軟體!
未成年人應該好好學習,讀個好大學,報效祖國。

執行結果2:

請輸入你的年齡:20↙
你已經成年,可以使用該軟體。
時間寶貴,請不要在該軟體上浪費太多時間。
軟體正在使用中...

sys 模組的 exit() 函數用於退出程式。

【範例3】判斷一個人的身材是否合理:

height = float(input("輸入身高(米):"))
weight = float(input("輸入體重(千克):"))
bmi = weight / (height * height)  #計算BMI指數
if bmi<18.5:
    print("BMI指數為:"+str(bmi))
    print("體重過輕")
elif bmi>=18.5 and bmi<24.9:
    print("BMI指數為:"+str(bmi))
    print("正常範圍,注意保持")
elif bmi>=24.9 and bmi<29.9:
    print("BMI指數為:"+str(bmi))
    print("體重過重")
else:
    print("BMI指數為:"+str(bmi))
    print("肥胖")

執行結果:

輸入身高(米):1.7↙
輸入體重(千克):70↙
BMI指數為:24.221453287197235
正常範圍,注意保持

需要強調的是,Python 是一門非常獨特的程式語言,它通過縮排來識別程式碼塊,具有相同縮排量的若干行程式碼屬於同一個程式碼塊,所以你不能胡亂縮排,這樣很容易導致語法錯誤。

在其他語言中(如 C語言、C++、Java 等),選擇結構還包括 switch 語句,也可以實現多重選擇,但是在 Python 中沒有 switch 語句,所以當要實現多重選擇的功能時,只能使用 if else 分支語句。

if else 如何判斷表示式是否成立?

上面說過,if 和 elif 後面的“表示式”的形式是很自由的,只要表示式有一個結果,不管這個結果是什麼型別,Python 都能判斷它是“真”還是“假”。

布林型別(bool)只有兩個值,分別是 TrueFalse,Python 會把 True 當做“真”,把 False 當做“假”。

對於數位,Python 會把 0 和 0.0 當做“假”,把其它值當做“真”。

對於其它型別,當物件為空或者為 None 時,Python 會把它們當做“假”,其它情況當做真。比如,下面的表示式都是不成立的:

""  #空字串
[ ]  #空列表
( )  #空元組
{ }  #空字典
None  #空值

【範例】if elif 判斷各種型別的表示式:

b = False
if b:
    print('b是True')
else:
    print('b是False')
n = 0
if n:
    print('n不是零值')
else:
    print('n是零值')
s = ""
if s:
    print('s不是空字串')
else:
    print('s是空字串')
l = []
if l:
    print('l不是空列表')
else:
    print('l是空列表')
d = {}
if d:
    print('d不是空字典')
else:
    print('d是空字典')
def func():
    print("函數被呼叫")
if func():
    print('func()返回值不是空')
else:
    print('func()返回值為空')

執行結果:

b是False
n是零值
s是空字串
l是空列表
d是空字典
函數被呼叫
func()返回值為空

說明:對於沒有 return 語句的函數,返回值為空,也即 None。

到此這篇關於Python if else條件語句形式詳解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Python if else條件語句內容請搜尋it145.com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後多多支援it145.com!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