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軟體

Go基礎教學系列之import匯入包(遠端包)和變數初始化詳解

2022-04-16 19:00:09

import匯入包

搜尋路徑

import用於匯入包:

import (
    "fmt"
    "net/http"
    "mypkg"
)

編譯器會根據上面指定的相對路徑去搜尋包然後匯入,這個相對路徑是從GOROOT或GOPATH(workspace)下的src下開始搜尋的。

假如go的安裝目錄為/usr/local/go,也就是說GOROOT=/usr/local/go,而GOPATH環境變數GOPATH=~/mycode:~/mylib,那麼要搜尋net/http包的時候,將按照如下順序進行搜尋:

/usr/local/go/srcnet/http
~/mycode/src/net/http
~/mylib/src/net/http

以下是go install搜尋不到mypkg包時的一個報錯資訊:

can't load package: package mypkg: cannot find package "mypkg" in any of:
        /usr/lib/go-1.6/src/mypkg (from $GOROOT)
        /golang/src/mypkg (from $GOPATH)

也就是說,go總是先從GOROOT出先搜尋,再從GOPATH列出的路徑順序中搜尋,只要一搜尋到合適的包就理解停止。當搜尋完了仍搜尋不到包時,將報錯。

包匯入後,就可以使用這個包中的屬性。使用包名.屬性的方式即可。例如,呼叫fmt包中的Println函數fmt.Println

包匯入的過程

首先從main包開始,如果main包中有import語句,則會匯入這些包,如果要匯入的這些包又有要匯入的包,則繼續先匯入所依賴的包。重複的包只會匯入一次,就像很多包都要匯入fmt包一樣,但它只會匯入一次。

每個被匯入的包在匯入之後,都會先將包的可匯出函數(大寫字母開頭)、包變數、包常數等宣告並初始化完成,然後如果這個包中定義了init()函數,則自動呼叫init()函數。init()函數呼叫完成後,才回到匯入者所在的包。同理,這個匯入者所在包也一樣的處理邏輯,宣告並初始化包變數、包常數等,再呼叫init()函數(如果有的話),依次類推,直到回到main包,main包也將初始化包常數、包變數、函數,然後呼叫init()函數,呼叫完init()後,呼叫main函數,於是開始進入主程式的執行邏輯。

別名匯入和特殊的匯入方法

當要匯入的包重名時會如何?例如network/convert包用於轉換從網路上讀取的資料,file/convert包用於轉換從檔案中讀取的資料,如果要同時匯入它們,當參照的時候指定convert.FUNC(),這個convert到底是哪個包?

可以為匯入的包新增一個名稱屬性,為包設定一個別名。例如,除了匯入標準庫的fmt包外,自己還定義了一個mypkg/fmt包,那麼可以如下匯入: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myfmt "mypkg/fmt"
)

func main() {
    fmt.Println()
    myfmt.myfunc()   // 使用別名進行存取
}

如果不想在存取包屬性的時候加上包名,則import匯入的時候,可以為其設定特殊的別名:點(.)。

import (
    . "fmt"
)

func main() {
    Println()    // 無需包名,直接存取Println
}

這時要存取fmt中的屬性,必須不能使用包名fmt。

go要求import匯入的包必須在後續中使用,否則會報錯。如果想要避免這個錯誤,可以在包的前面加上下劃線:

import (
    "fmt"
    _ "net/http"
    "mypkg"
)

這樣在當前包中就無需使用net/http包。其實這也是為包進行命名,只不過命名為"_",而這個符號又正好表示丟棄賦值結果,使得這成為一個匿名包。

下劃線(_)在go中,下劃線出現的頻率非常高,它被稱為blank identifier,可以用於賦值時丟棄值,可以用於保留import時的包,還可以用於丟棄函數的返回值。詳細內容可參見官方手冊:https://golang.org/doc/effective_go.html

匯入而不使用看上去有點多此一舉,但並非如此。因為匯入匿名包僅僅表示無法再存取其內的屬性。但匯入這個匿名包的時候,會進行一些初始化操作(例如init()函數),如果這個初始化操作會影響當前包,那麼這個匿名匯入就是有意義的。

遠端包

現在通過分散式版本控制系統進行程式碼共用是一種大趨勢。go整合了從gti上獲取遠端程式碼的能力。

例如:

$ go get github.com/golang/example

在import語句中也可以使用,首先從GOPATH中搜尋路徑,顯然這是一個URL路徑,於是呼叫go get進行fetch,然後匯入。

import (
    "fmt"
    "github.com/golang/example"
)

當需要從git上獲取程式碼的時候,將呼叫go get工具自動進行fetch、build、install。如果workspace中已經有這個包,那麼將只進行最後的install階段,如果沒有這個包,將儲存到GOPATH的第一個路徑中,並build、install。

go get是遞迴的,所以可以直接fetch整個程式碼樹。

常數和變數的初始化

Go中的常數在編譯期間就會建立好,即使是那些定義為函數的本地常數也如此。常數只允許是數值、字元(runes)、字串或布林值。

由於編譯期間的限制,定義它們的表示式必須是編譯器可評估的常數表示式(constant expression)。例如,1<<3是一個常數表示式,而math.Sin(math.Pi/4)則不是常數表示式,因為涉及了函數math.Sin()的呼叫過程,而函數呼叫是在執行期間進行的。

變數的初始化和常數的初始化差不多,但初始化的變數允許是"需要在執行期間計算的一般表示式"。例如:

var (
    home   = os.Getenv("HOME")
    user   = os.Getenv("USER")
    gopath = os.Getenv("GOPATH")
)

init()函數

Go中除了保留了main()函數,還保留了一個init()函數,這兩個函數都不能有任何引數和返回值。它們都是在特定的時候自動呼叫的,無需我們手動去執行。

還是這張圖:

每個包中都可以定義init函數,甚至可以定義多個,但建議每個包只定義一個。每次匯入包的時候,在匯入完成後,且變數、常數等宣告並初始化完成後,將會呼叫這個包中的init()函數。

對於main包,如果main包也定義了init(),那麼它會在main()函數之前執行。當main包中的init()執行完之後,就會立即執行main()函數,然後進入主程式。

所以,init()經常用來初始化環境、安裝包或其他需要在程式啟動之前先執行的操作。如果import匯入包的時候,發現前面命名為下劃線_了,一般就說明所匯入的這個包有init()函數,且匯入的這個包除了init()函數外,沒有其它作用。

更多關於Go語言中 import匯入包(遠端包)和變數初始化技術文章請檢視下面的相關連結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