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軟體

C++深入淺出講解記憶體四區與new關鍵字的使用

2022-05-17 13:00:33

寫在前面

從本文開始我就要日常更新C++入門博文啦,從核心程式設計開始,之前的一些基礎我就不再從零整理了,只有函數傳參、結構體、指標、陣列等稍微難理解的知識在之前的博文寫的比較全面;因為競爭確實很大,其他人總結的也很好,要看更詳細的基礎就看本站的技能樹,非常全面;我寫部落格的初衷一是可以記錄自己的學習,加以鞏固;二是給更多的人更容易的講解來快速入門C++,C/C++永不過時!!!

記憶體四區

下文有記憶體四區的詳細介紹及作用

記憶體四區的意義:不同區域存放的資料賦予不同的生命週期,讓我們的程式設計方式更靈活。

程式執行前

在程式編譯後,生成了可執行程式.exe,未執行程式前分為兩個區域為程式碼區和全域性區

程式碼區

作用:

存放CPU執行的機器指令(二進位制程式碼,由作業系統進行管理)

程式碼區是共用的,共用的目的是對於頻繁被執行的程式,只需要再記憶體中有一份程式碼即可

程式碼區是唯讀的,使其唯讀的原因是防止程式意外地修改了它的指令

全域性區

全域性變數和靜態常數存放在此

全域性區還包含了常數區,字串常數和其他常數也存放在此

該區域的資料在程式結束後由作業系統釋放

程式碼範例: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全域性變數
int g_a = 10;
int g_b = 10;
const int c_g_a=10;
const int c_g_b=10;
int main()
{
	//建立普通區域性變數
	int a = 10;
	int b = 10;
	cout << "區域性變數a的地址為:" << (int)& a << endl;
	cout << "區域性變數b的地址為:" << (int)& b << endl;
	int c_l_a = 10;
	int c_l_b = 10;
	cout << "區域性常數c_l_a的地址為:" << (int)&c_l_a << endl;
	cout << "區域性變數c_l_b的地址為:" << (int)&c_l_b << endl;
	cout << "全域性變數g_a的地址為:" << (int)&g_a << endl;
	cout << "全域性變數g_b的地址為:" << (int)&g_b << endl;
	//靜態變數
	static int s_a = 10;
	static int s_b = 10;
	cout << "靜態變數s_a的地址為:" << (int)&s_a << endl;
	cout << "靜態變數s_b的地址為:" << (int)&s_b << endl;
	//字串常數
	cout << "字串常數的地址為:" << (int)&"Hello World" << endl;
	//const 修飾的變數
	//const 修飾的全域性變數、const修飾的區域性變數
	cout << "全域性常數c_g_a的地址為:" << (int)&c_g_a << endl;
	cout << "全域性常數c_g_b的地址為:" << (int)&c_g_b << endl;
}

各變數地址的關係:

從執行效果可以清楚的看到帶全域性的變數地址所佔空間相近,而區域性的地址相差就比較遠了,看下我做的圖示總結:

程式執行後

棧區

由編譯器自動分配釋放,存放函數的引數值,區域性變數等

注意事項:不要返回區域性變數的地址,棧區開闢的資料由編譯器自動釋放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func1(int b)//返回值型別為 int *,所以return一個地址才合法
{//形引資料也會開闢到棧區
	b = 100;
	int a = 10;//區域性變數,存放在棧區,棧區的資料在函數執行完成後自動釋放
	return &a;//返回區域性變數的地址
}
int main()
{
	//接受func1函數的返回值
	int* p = func1(10);
	cout << *p << endl;//第一次資料正常,因為編譯器會自動保留
	cout << *p << endl;//第二次往後是亂數,該地址被釋放
	cout << *p << endl;
}

tips:這裡輸出只有一個10,剩下輸出結果無法猜測,因為返回的地址已經被編譯器釋放掉

堆區

由程式設計師分配釋放,若程式設計師不釋放,程式結束時由作業系統回收

在C++中主要利用new在棧區開闢記憶體

範例:

int * func()
{
	//利用new 關鍵字把棧開闢到堆區
	//指標 *p實質上也是棧區資料,指標儲存的資料放到堆區
	int* p = new int (10);
	return p;
}
int main()
{
	int* a = func();
	cout << *a << endl;//無論輸出多少次,都能輸出a的值
	cout << *a << endl;
	cout << *a << endl;
}

這裡不同於棧區的時,無論輸出多少次*a,都是結果十,下面來張圖助理解:

主函數中用*a作為*p的返回值,a的地址為0x0011,儲存的資料為10,這是資料儲存在堆中,除非程式結束,該地址都不會被釋放。

new關鍵字

new的基本語法

開闢:

資料型別 + 指標變數 = new +相同資料型別 +(賦值)

這樣可在堆區開闢資料,作為棧區函數返回值也不會被編譯器自動釋放

刪除:

delete 變數地址

堆區資料由管理員開闢或釋放,如果想要釋放資料就利用delete關鍵字

利用new開闢陣列

範例:int* Array = new int[n]; 和基本語法相比就是()變成了[],並且裡面可以存放常數或者變數,當我們想控制陣列長度的時候,這也是自定義的一種方法。讓 n 等於10,那麼陣列Array[]的長度為十,我們可以用亂數來給陣列賦值。釋放陣列也是利用delete關鍵字,例如 delete[] Array; 刪除陣列加[]放在陣列名前。

例如:

void test02(int *Array)
{
	srand((unsigned int)time(NULL));
	for (int i = 0; i < 10; i++)
	{
		Array[i] = rand() % 20 + 1;
	}
	for (int i = 0; i < 10; i++)
	{
		cout << Array[i] << "  ";
	}
}
int main()
{
    int *Array = new int [10];
    test02(Array);
}

附帶個執行圖:

到此這篇關於C++深入淺出講解記憶體四區與new關鍵字的使用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C++記憶體四區內容請搜尋it145.com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後多多支援it145.com!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