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ac</em>Book项目 2009年学校开始实施<em>Mac</em>Book项目,所有师生配备一本<em>Mac</em>Book,并同步更新了校园无线网络。学校每周进行电脑技术更新,每月发送技术支持资料,极大改变了教学及学习方式。因此2011
2021-06-01 09:32:01
我們知道JavaScript是單執行緒的,一次只能執行一個任務,會阻塞其他任務。因此,所有的網路任務、遊覽器事件等都是非同步的,我們可以使用非同步回撥函數來進行非同步操作。
有這麼一個場景,我可以通過6個人能夠認識到任何一個人。但是我們不知道當前的人聯絡到下一個人的時間是多久,假如這是一個非同步的操作。
可以用如下程式碼錶示:
function ConnectPeople(i) { console.log(`我聯絡到了第${i}個人`); return i + 1; } let i = 1; setTimeout(() => { const result1 = ConnectPeople(i); setTimeout(() => { const result2 = ConnectPeople(result1); setTimeout(() => { const result3 = ConnectPeople(result2); setTimeout(() => { const result4 = ConnectPeople(result3); setTimeout(() => { const result5 = ConnectPeople(result4); setTimeout(() => { const result6 = ConnectPeople(result5); setTimeout(() => { const result7 = ConnectPeople(result6); setTimeout(() => { const result8 = ConnectPeople(result7); setTimeout(() => { const result9 = ConnectPeople(result8); setTimeout(() => { const result10 = ConnectPeople(result9); }, 10000); }, 5000); }, 3000); }, 2000); }, 3000); }, 2000); }, 1000); }, 500); }, 2000); }, 1000);
如上所示,當我們聯絡到了第一個人後,再去聯絡第二個人,然後再去聯絡第三個人...直到我聯絡到了10個人。乍一看,程式碼好像還挺規整,但是如果100個人,1000個人呢?由於回撥很多,函數作為引數層層巢狀,就陷入了回撥地獄。這種情況下,就像是金字塔一樣的程式碼非常不利於閱讀。
但是還好,我們有解決辦法。
什麼是Promise?
Promise物件的主要⽤途是通過鏈式調⽤的結構
,將原本回撥巢狀的非同步處理流程,轉化成“物件.then().then()...”的鏈式結構,這樣雖然仍離不開回撥函數,但是將原本的回撥巢狀結構,轉化成了連續調⽤的結構,這樣就可以在閱讀上程式設計上下左右結構的非同步執⾏流程了。
因此,Promise的作⽤是解決“回撥地獄”,他的解決⽅式是將回撥巢狀拆成鏈式調⽤,這樣便可以按照上下順序來進⾏非同步程式碼的流程控制。 如下程式碼所示,我們使用了Promise,程式碼也從原先的金字塔形式轉變成了從上往下的執行流程。
function ConnectPeople(i) { console.log(`我聯絡到了第${i}個人`); return i + 1; } const p = new Promise((resolve) => { setTimeout(() => { resolve(ConnectPeople(1)); }, 1000); }); p.then((v1) =>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 { setTimeout(() => { resolve(ConnectPeople(v1)); }, 1000); }); }).then((v2) =>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 { setTimeout(() => { resolve(ConnectPeople(v2)); }, 1000); }); });
根據上面的程式碼案例,我們發現Promise需要通過new關鍵字同時傳入一個引數來建立,所以我們可以嘗試列印一下window物件console.log(window)
(window 物件在瀏覽器中有兩重身份,一個是ECMAScript 中的 Global 物件,另一個就是瀏覽器視窗的 JavaScript 介面),可以發現存在一個Promise的建構函式。
Promise初始化的時候需要傳入一個函數,如下所示:
const p = new Promise(fn) // fn是初始化的時候呼叫的函數,它是同步的回撥函數
什麼是回撥函數?
JavaScript中的回撥函數結構,預設是同步的結構。由於JavaScript單執行緒非同步模型的規則,如果想要編寫非同步的程式碼,必須使⽤回撥巢狀的形式才能實現,所以回撥函數結構不⼀定是非同步程式碼,但是非同步程式碼⼀定是回撥函數結構。
我們知道JavaScript是單執行緒非同步模型,嚴格按照同步在前非同步在後的順序執行。如果用預設的上下結構,我們拿不到非同步回撥中的結果。
如下所示,程式碼執行的時候會先執行同步程式碼,非同步程式碼會掛起,繼續執行同步程式碼,到1s的時候掛起的任務會進入佇列,到2s的時候會繼續執行同步程式碼列印1,然後從任務佇列中取任務將num變成100,列印num。 所以實際執行效果是,過2秒後,先列印1再列印100。
var num = 1; setTimeout(()=>{ num = 100 console.log(num) },0) var d = new Date().getTime() var d1 = new Date().getTime() while ( d1 - d < 1000 ) { d1 = new Date().getTime() } console.log(num) // 1
翻譯一下promise,結果是承諾,保證
,紅寶書中的解釋是期約
。
它有三個狀態:
三種狀態之間的關係:
當物件建立之後同⼀個Promise物件只能從pending狀態變更為fulfilled或rejected中的其中⼀種,並且狀態⼀旦變更就不會再改變,此時Promise物件的流程執⾏完成並且finally函數執⾏。
我們列印一下Promise物件,發現它的建構函式中定義了all
、allSettled
、any
、race
、reject
、resolve
方法(這些是實體方法),它的原型上存在catch
、finally
、then
方法(這些是原型方法)。
首先看下面程式碼: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resolve(); reject(); }) .then(function () { console.log("then執⾏"); }) .catch(function () { console.log("catch執⾏"); }) .finally(function () { console.log("finally執⾏"); });
執行後依次列印then執行->finally執行
,發現.catch的回撥沒有執行。
再看如下程式碼: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reject(); resolve(); }) .then(function () { console.log("then執⾏"); }) .catch(function () { console.log("catch執⾏"); }) .finally(function () { console.log("finally執⾏"); });
這個串程式碼和之前的程式碼唯一的不同在於Promise中的回撥先執行了resolve()還是先執行了reject(),列印結果是catch執行->finally執行
,發現.then的回撥沒有執行。
那如果Promise的回撥不執行reject()和resolve()呢?
會發現什麼輸出都沒有!
注意:Promise.prototype.catch()其實是一個語法糖,相當於是呼叫 Promise.prototype.then(null, onRejected)。.then中其實是可以傳入2個回撥函數,第一個回撥函數是resolve()後執行,第二個回撥函數是reject()後執行,2個是互斥的。
這是因為Promise的非同步回撥部分如何執⾏,取決於我們在初始化函數中的操作,並且初始化函數中⼀旦調⽤了resolve後⾯再執⾏reject也不會影響then執⾏,catch也不會執⾏,反之同理。
⽽在初始化回撥函數中,如果不執⾏任何操作,那麼promise的狀態就仍然是pending,所有註冊的回撥函數都不會執⾏。
由此可見,執行完resolve()之後才能夠執行.then的回撥;執行reject()之後才能夠執行.catch的回撥;finally()的回撥會在執行完.then或.catch之後執行。
這時候,我們就會想,是不是可以把resolve或者reject的呼叫設定在非同步函數內去呼叫,這樣是不是就能解決回撥地獄的問題了?
所以我們就去嘗試一下: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 console.log(111); resolve(); }, 2000); }) .then(function ()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 console.log(222); resolve(); }, 2000); }); }) .then(function ()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 console.log(333); resolve(); }, 2000); }); }) .catch(function () { console.log("catch執⾏"); }) .finally(function () { console.log("finally執⾏"); });
上面程式碼每隔2s依次列印111->222->333 finally執行
。333執行後立馬執行finally。
因為下一個非同步的執行,需要等待前一個非同步執行完畢後才呼叫,我們需要用到resolve來控制.then執行的時機。
看下面程式碼:
const p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solve(); }); const p3 = p2.then(() => { console.log("resolved"); }); console.log(p3, 111);
p2.then的回撥函數中沒有return,但是我們知道一般來說函數返回值預設返回undefined,但是undefined中不會存在.then的方法。
因此我們就看一下p3裡面到底是什麼。有些人會想,.then是非同步呼叫的,它是一個微任務,那存取p3是不是不太正確?
我們列印一下p3,就會看到如下資訊:
第一行p3的狀態還是pending
,當我們點開,發現已經變成了fulfilled
了,因為參照型別是按地址存取的,當我們點開的時候會發現指向這個地址裡最後的資料是什麼。普通物件同理。
如下所示,我們console的時候a物件的name還是a,但是我們點開後發現程式執行完後a物件的實際name變成了b。
const a = { name: "a" }; console.log(a); a.name = "b";
迴歸正傳,我們發現p3裡面有3個欄位,[[Prototype]]
我們很熟悉,這個是一個指向當前物件原型的指標。在大多數遊覽器中是可以通過__proto__
存取到的。
我們嘗試著去存取:
console.log(p3, 111); console.log(p3.__proto__); console.log(p3.__proto__ === Promise.prototype); // true
我們可以看到.then預設返回的有3個欄位,然後通過原型鏈來實現鏈式呼叫:
本質就是在我們調⽤這些⽀持鏈式調⽤的函數的結尾時,他⼜返回了⼀個包含他⾃⼰的物件或者是⼀個新的⾃⼰,這些⽅式都可以實現鏈式調⽤。
中斷鏈式呼叫的方式:
中斷的⽅式可以使⽤丟擲⼀個異常或返回⼀個rejected狀態的Promise物件
鏈式呼叫的基本形式:
前面幾條我們都能懂,第5條什麼意思的? 看下面程式碼:
const p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console.log(1); resolve(); }); p2.then(() => { console.log(2); return 123; }) .then() .then("456") .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發現只列印了1 2 和 123,return的123進入了最後一個.then的回撥函數中作為引數。
至於resolve和reject,我們通過上面已經知道了resolve和reject能夠更改Promise的狀態,而Promise的狀態是不可逆的,且是私有的。所以我們必須在Promise內部呼叫resolve或者reject。
當然,resolve和reject也能夠傳入引數,而傳入的引數,會變為.then或.catch的回撥函數中的引數。
那如果傳入一個Promise作為引數呢???
實際上,如果在resolve中傳入一個promise,那它的行為就相當於是一個空包裝。Promise.resolve()可以說相當於是一個冪等方法,會保留傳入期約的狀態。
let p = Promise.resolve(7); setTimeout(console.log, 0, p === Promise.resolve(p)); // true setTimeout(console.log, 0, p === Promise.resolve(Promise.resolve(p))); // true
會範例化一個拒絕的期約並丟擲一個非同步錯誤,不能通過try...catch捕獲,只能通過拒絕處理程式捕獲。
如果給reject傳入一個promise,則這個promise會成為返回的拒絕promise的理由。
const p1 = new Promise(() => {}); const p2 = Promise.resolve(111); const r3 = Promise.reject(p1); const r4 = Promise.reject(p2); console.log(r3); console.log(r4);
假如我們有一個需求,一個頁面需要請求3個介面才能渲染,並且要求3個介面必須全部返回。如果我們通過鏈式呼叫的方式,介面1請求了再去請求介面2然後去請求介面3,全都成功了再去渲染頁面。這種就很耗時,所以就有了一個all的方法來解決。
Promise.all([promise物件,promise物件,...]).then(回撥函數)
Promise.all()的引數是一個Promise陣列,只有陣列中所有的Promise的狀態變成了fulfilled
之後才會執行.then回撥的第一個回撥函數,並且將每個Promise結果的陣列變為回撥函數的引數。如果Promise中有一個rejected
,那麼就會觸發.catch()的回撥。
let p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第⼀個promise執⾏完畢"); }, 1000); }); let p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第⼆個promise執⾏完畢"); }, 2000); }); let p3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第三個promise執⾏完畢"); }, 3000); }); Promise.all([p1, p3, p2]) .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catch(function (err) { console.log(err); }); // 3s後列印 ['第⼀個promise執⾏完畢', '第三個promise執⾏完畢', '第⼆個promise執⾏完畢']
race()方法與all()方法的使用格式相同,不同的是,回撥函數的引數是promise陣列中最快執行完畢的promise的返回值,它的狀態可能是fulfilled
也有可能是rejected
,但是是最快返回的。
根據race這個單詞就能理解,相當於一群promise進行比賽,誰先到終點第一就是誰,不管是男是女。
//promise.race()相當於將傳⼊的所有任務進行一個競爭 let p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第⼀個promise執⾏完畢"); }, 5000); }); let p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ject("第⼆個promise執⾏完畢"); }, 2000); }); let p3 = new Promise((resolve) => { setTimeout(() => { resolve("第三個promise執⾏完畢"); }, 3000); }); Promise.race([p1, p3, p2]) .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catch(function (err) { console.error(err); }); // 2秒後列印第二個promise執行完畢
該方法需要傳入所有不在pendding狀態的promise陣列,然後通過該方法可以知道陣列中的promise的當前狀態。
當有多個彼此不依賴的非同步任務成功完成時,或者總是想知道每個promise的結果時,通常使用它。
const promise1 = Promise.resolve(3); const promise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reject, 100, 'foo')); const promises = [promise1, promise2]; Promise.allSettled(promises). then((results) => results.forEach((result) => console.log(result.status))); // "fulfilled" // "rejected"
這個方法目前還是實驗性的,不是所有的遊覽器都能夠支援。
接受一個promise陣列,只要有一個promise的狀態變成了fulfilled
,那麼這個方法就會返回這個promise;
如果所有的promise的狀態都是rejected
,那麼就返回失敗的promise,並且把單一的錯誤集合在一起。
const pErr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ject("總是失敗"); }); const pSlow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resolve, 500, "最終完成"); }); const pFast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resolve, 100, "很快完成"); }); Promise.any([pErr, pSlow, pFast]).then((value) => { console.log(value); }) // 很快完成
到此這篇關於深入學習JavaScript中的promise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JavaScript promise內容請搜尋it145.com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後多多支援it145.com!
相關文章
<em>Mac</em>Book项目 2009年学校开始实施<em>Mac</em>Book项目,所有师生配备一本<em>Mac</em>Book,并同步更新了校园无线网络。学校每周进行电脑技术更新,每月发送技术支持资料,极大改变了教学及学习方式。因此2011
2021-06-01 09:32:01
综合看Anker超能充系列的性价比很高,并且与不仅和iPhone12/苹果<em>Mac</em>Book很配,而且适合多设备充电需求的日常使用或差旅场景,不管是安卓还是Switch同样也能用得上它,希望这次分享能给准备购入充电器的小伙伴们有所
2021-06-01 09:31:42
除了L4WUDU与吴亦凡已经多次共事,成为了明面上的厂牌成员,吴亦凡还曾带领20XXCLUB全队参加2020年的一场音乐节,这也是20XXCLUB首次全员合照,王嗣尧Turbo、陈彦希Regi、<em>Mac</em> Ova Seas、林渝植等人全部出场。然而让
2021-06-01 09:31:34
目前应用IPFS的机构:1 谷歌<em>浏览器</em>支持IPFS分布式协议 2 万维网 (历史档案博物馆)数据库 3 火狐<em>浏览器</em>支持 IPFS分布式协议 4 EOS 等数字货币数据存储 5 美国国会图书馆,历史资料永久保存在 IPFS 6 加
2021-06-01 09:31:24
开拓者的车机是兼容苹果和<em>安卓</em>,虽然我不怎么用,但确实兼顾了我家人的很多需求:副驾的门板还配有解锁开关,有的时候老婆开车,下车的时候偶尔会忘记解锁,我在副驾驶可以自己开门:第二排设计很好,不仅配置了一个很大的
2021-06-01 09:30:48
不仅是<em>安卓</em>手机,苹果手机的降价力度也是前所未有了,iPhone12也“跳水价”了,发布价是6799元,如今已经跌至5308元,降价幅度超过1400元,最新定价确认了。iPhone12是苹果首款5G手机,同时也是全球首款5nm芯片的智能机,它
2021-06-01 09:3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