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軟體

Golang 斷言與閉包使用解析

2022-07-31 18:01:36

1. Go斷言的使用

Go中的斷言用於判斷變數的型別,其使用形式如下所示:

value, ok := x.(T)

上面的程式碼是判斷x是否為T型別的變數:

  • 如果 T 的某個具體的型別,斷言會檢查 x 是否為該型別,如果是的話買就返回 x 以及一個布林值true,反之返回一個false
  • 如果 T 是介面型別,型別斷言會檢查 x 的動態型別是否滿足 T。如果檢查成功,返回值是一個型別為 T 的介面值,以及一個布林值true,反之返回一個false
  • 我們也可以不接受返回的布林值,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斷言失敗,會直接panic,所以非常不推薦這種處理方式

另外,斷言和可以與switch配合使用

    switch a.(type) {
        case int:
        fmt.Println("the type of a is int")
        case string:
        fmt.Println("the type of a is string")
        case float64:
        fmt.Println("the type of a is float")
        default:
        fmt.Println("unknown type")
    }

2. 閉包的解讀

閉包是由函數和與其相關的參照環境組合而成的實體。

概念上說起來有些抽象,下面我們以一個具體的例子來理解。

func foo1(x int) func() {
  return func() {
    x = x + 1
    fmt.Printf("foo2 val = %dn", x)
  }
}

f1 := foo1(1)
f1() // 2
f1() // 3

在上面的例子中,f1() 與他的變數x(值為1)共同組成了一個閉包,每次呼叫f1(),x的值就會+1並且列印。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閉包延長了變數的生命週期(棧上分配改為了堆上分配)。

2.1 指標傳遞

func foo2(x *int) func() {
  return func() {
    *x = *x + 1
    fmt.Printf("foo2 val = %dn", *x)
  }
}

x := 1
f1 := foo2(&x)
f2 := foo2(&x)
f1() // 2
f2() // 3

通過第一個例子,我們知道,函數以及其環境(傳入的變數)組成了閉包,這個時候,如果傳入的是一個指標,那麼就會存在多個閉包共用一個變數的情況。

2.2 延遲繫結

閉包的延遲繫結,通俗地說,就是閉包的函數在第一次呼叫的時候才會與環境的變數進行繫結,我們依然以上面提到的兩個函數為例子:

func foo1(x int) func() {
  return func() {
    x = x + 1
    fmt.Printf("foo2 val = %dn", x)
  }
}

func foo2(x *int) func() {
  return func() {
    *x = *x + 1
    fmt.Printf("foo2 val = %dn", *x)
  }
}

x := 1
f1 := foo1(x)
f2 := foo2(&x)
f2() // 2
f1() // 3
  • 我們建立了f1與f2兩個閉包函數,以及變數 x 的值為1
  • 在f1與f2建立的時候,變數並沒有與函數繫結
  • 第一次呼叫f2()時,&x與其繫結,x的值+1,變為2
  • 第一次呼叫f1()時,x與其繫結,這時x已經變為2了,再+1,所以變為3

2.3 Go Routine的延遲繫結

我們在一個函數中啟動 Go Routine 呼叫另一個函數:

func show(v interface{}) {
    fmt.Printf("foo4 val = %vn", v)
}
func foo4() {
    values := []int{1, 2, 3, 5}
    for _, val := range values {
        go show(val)
    }
}
​
foo4()
//foo3 val = 2
//foo3 val = 3
//foo3 val = 1
//foo3 val = 5

因為Go Routine的執行順序是隨機並行的,因此執行多次foo4()輸出的順序不一行相同,但是一定列印了“1,2,3,5”各個元素。

但是,如果我們以匿名函數的形式嘗試復現上面的邏輯,會發現:

func foo5() {
    values := []int{1, 2, 3, 5}
    for _, val := range values {
        go func() {
            fmt.Printf("foo5 val = %vn", val)
        }()
    }
}

foo5()
//foo3 val = 5
//foo3 val = 5
//foo3 val = 5
//foo3 val = 5

其實這個問題的本質同閉包的延遲繫結,或者說,這段匿名函數的物件就是閉包。在我們呼叫go func() { xxx }()的時候,只要沒有真正開始執行這段程式碼,那它還只是一段函數宣告。而在這段匿名函數被執行的時候,才是內部變數尋找真正賦值的時候。for-loop的遍歷幾乎是“瞬時”完成的,4個Go Routine真正被執行在其後,所以會產生上面的情況。

到此這篇關於Golang 斷言與閉包使用解析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Go 斷言與閉包內容請搜尋it145.com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後多多支援it145.com!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