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軟體

淺析pytest 勾點函數 之初始勾點和引導勾點

2022-09-05 14:01:33

1. F( arg1, arg2, …)

這是最常見的定義方式,一個函數可以定義任意個引數,每個引數間用逗號分割,用這種方式定義的函數在呼叫的的時候也必須在函數名後的小括號裡提供個數相等
的值(實際引數),而且順序必須相同,也就是說在這種呼叫方式中,形參和實參的個數必須一致,而且必須一一對應,也就是說第一個形參對應這第一個實參。例如:

def a(x,y):
    print(x,y)

呼叫該函數,a(1,2)則x取1,y取2,形參與實參相對應,如果a(1)或者a(1,2,3)則會報錯。

2. F( arg1, arg2=value2, …)

這種方式就是第一種的改進版,提供了預設值,例如:

def a(x,y=3):
    print(x,y)

呼叫該函數,a(1,2)同樣還是x取1,y取2,但是如果a(1),則不會報錯了,這個時候x還是1,y則為預設的3。上面這倆種方式,還可以更換引數位置,比如a(y=4,x=3)用這種形式也是可以的。

關鍵字引數和函數呼叫關係緊密,函數呼叫使用關鍵字引數來確定傳入的引數值。

使用關鍵字引數允許函數呼叫時引數的順序與宣告時不一致,因為 Python 直譯器能夠用引數名匹配引數值。

3. F( *arg1 )

上面兩種方式是有多少個形參,就傳進去多少個實參,但有時候會不確定有多少個引數,則此時第三種方式就比較有用,
它以一個*(一個星號)加上形參名的方式來表示這個函數的實參個數不定,可能為0個也可能為n個。
注意一點是,不管有多少個,在函數內部都被存放在以形參名為識別符號的元組中。

def a(*x):
    print(x)
>>> a(1,2,3)
(1, 2, 3)
>>> a(x=1,y=2,z=3)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TypeError: a() got an unexpected keyword argument 'x'

將所有引數以元組(tuple)的形式匯入:
範例

def foo(param1, *param2):
    print (param1)
    print (param2)
foo(1,2,3,4,5)

以上程式碼輸出結果為:

1
(2, 3, 4, 5)

此外,單星號的另一個用法是解壓參數列:

範例

def foo(runoob_1, runoob_2):
    print(runoob_1, runoob_2)
l = [1, 2]
foo(*l)

以上程式碼輸出結果為:

1 2

4. F( **arg1 )

形參名前加兩個*表示(雙星號),引數在函數內部將被存放在以形式名為識別符號的 dictionary (字典)中,這時呼叫函數的方法則需要採用 arg1=value1,arg2=value2 這樣的形式。

def a(**x):
    print(x)
   
>>> a(x=1,y=2,z=3)
{'y': 2, 'x': 1, 'z': 3} # 存放在字典中
>>> a(1,2,3) # 這種呼叫則報錯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TypeError: a() takes exactly 0 arguments (3 given)

雙星號(**)將引數以字典的形式匯入:

範例:

def bar(param1, **param2):
    print (param1)
    print (param2)
bar(1,a=2,b=3)

以上程式碼輸出結果為:

1
{'a': 2, 'b': 3}

範例:

def foo(a, b=10, *args, **kwargs):
    print (a)
    print (b)
    print (args)
    print (kwargs)
foo(1, 2, 3, 4, e=5, f=6, g=7)

以上程式碼輸出結果為:

1
2
(3, 4)
{'e': 5, 'f': 6, 'g': 7}

到此這篇關於pytest 勾點函數 之初始勾點和引導勾點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pytest 勾點函數內容請搜尋it145.com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後多多支援it145.com!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