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軟體

Go語言開發前後端不分離專案詳解

2022-11-15 14:01:13

正文

現在,前後端分離的概念深入人心,前端、後端應用從程式碼倉庫到釋出到執行,完全都是獨立的兩套系統,互不影響,帶來了良好的獨立性。然而,我覺得在某些條件下,前後端不分離,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解決方案,在軟體開發中,沒有什麼萬金油方案,都是要因地制宜。

一般一些中小系統,尤其是管理後臺,就比較適合前後端不分離的開發方式,或者是前端同學,意向學習 go 語言,通過這種前後端不分離的方式快速開發和學習;或者是後端同學,獨立開發包含前端的專案。

較於前後端分離,用 Go 語言開發前後端不分離的專案有如下優點:

  • 前後端程式碼最後都打包到一個二進位制檔案,無論是做容器,還是單獨執行,都非常省事。
  • 後端可以利用 go 的模板技術,在不深入學習前端知識的情況下,也能做出效果尚可的設計。
  • 前端用 vue、react、甚至直接寫 jQuery 都行,對技術無限制。
  • 靜態語言高效能,由於 go 直接編譯成機器碼,相較於 PHP、Java的 JSP這些也可以做前後端不分離技術的語言,效能會稍微好點。

接下來,以一個實際專案為例,介紹前後端不分離專案的開發過程:

Sail 後端使用 Gin 框架,前端使用 LayUI(基於 jQuery),用到了模板技術。

1. 專案結構

.
.
├── CONTRIBUTING.md
├── LICENSE
├── README.md
├── deploy
│   └── Dockerfile
├── go.mod
├── go.sum
├── internal
│   └── service
└── ui
    ├── static
    ├── template
    └── ui.go

前端程式碼都存在於 ui 資料夾,後端程式碼都存在於 internal 資料夾,其它檔案是一些容器打包命令之類。

2. 前端專案

在 ui 資料夾中,static 存著一些 js 庫、css 樣式、圖片之類,template 目錄下是 html 模板。這就是 Layui 所需的全部了。我對比過 vue、react 和 layui,最後還是覺得 layui 更適合後端程式設計師開發前端網頁,比較返璞歸真,HTML+CSS+JQuery網上的資料也很多,可以專注於開發邏輯,不至於陷入學習知識的漫長過程中。

如果使用 vue、react 等當然也可以,同樣是放在 ui 資料夾,無非是用一些打包工具比如 webpack、yarn 等打包成public或者dist,實際最後還是一些 js、html、css,然後把它們整合到 go 中。

3. 後端專案

後端專案與一個 gin 的標準範例框架沒什麼不同,前端來存取也是當成一個正常的介面存取,只是有一點不同的是,由於前後端不分離,前端存取介面無需帶域名(或者 ip),畢竟部署也是部署在一起的,直接存取 url 就行。

4. 結合在一起

關鍵是在前端專案根目錄中增加一個.go檔案,內部參照前端頁面:

package ui
import (
   "embed"
)
//go:embed template
var TemplateFs embed.FS
//go:embed static
var StaticFs embed.FS

利用 go1.16釋出的 embed 技術,我們在變數TemplateFSStaticFS前面加上//go:embed註釋,後面跟著一個相對路徑(./可以省略,完整寫法是:./template),我們把ui/templateui/static下的所有檔案都打包到TemplateFSStaticFS,這個FS就是FileSystem的縮寫,底層是實現了一個記憶體檔案系統(唯讀),從程式角度看,似乎跟直接讀檔案沒什麼不同。但實際上我們知道,這些檔案已經無需在程序外準備,而是直接打包到二進位制檔案內了。

在 go 程式編譯時,編譯器監測到檔案內的 go:embed 註釋,則會讀取這些檔案,把它們標記好,在最後生成可執行檔案時,把檔案內容打到 embed.FS 中。所以這個技術不能支援太大的檔案,不然記憶體容量都可能不夠。

接下來,在後端 go 程式的程式碼,執行 gin 時基本上是這樣寫法:

engine := gin.New()
engine.Run(":8080")

如何把對前端路由的監聽插到 engine 中呢?實際上在 gin 的引擎蓋下,真正對系統 TCP 連線發起監聽的還是 go 本身的 http 包,gin 不過是做了層封裝。我們可以不執行Run,而是把 gin 作為一個HTTPHandler,程式碼如下:

// 後端路由
engine := gin.New()
// 前端路由
staticEngine := gin.New()
templateHTML, err := template.ParseFS(ui.TemplateFs, "template/**/**/*.html")
if err != nil {
   panic(err)
}
staticEngine.SetHTMLTemplate(templateHTML)
fads, err := fs.Sub(ui.StaticFs, "static")
if err != nil {
   panic(err)
}
staticEngine.StaticFS("/static", http.FS(fads))
// Route 
s.Route(c, engine)
s.RouteHTML(c, staticEngine)
// 通過一個 Server 執行,判斷應該走前端路由還是後端路由
server := &http.Server{
   Handler: http.HandlerFunc(func(writer http.ResponseWriter, request *http.Request) {
      // 如果 URL 以 /static 或 /ui 開頭,則走前端路由
      if strings.HasPrefix(request.URL.Path, "/static") ||
         strings.HasPrefix(request.URL.Path, "/ui") { //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