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2 14:32:11
Sublime Text 3使用總結
寫在前面的話:平時做專案中在用eclipse和vs,但是對於一些小專案,感覺沒有必要搞那麼大的一個工具使用,比如寫個小微商城,搞個小指令碼了什麼,所以就一直在用Sublime Text,介面清新簡潔,沒有多餘的令強迫症使用者抓狂的點,所以今天也簡單總結一下我使用過程中用的最多的一些小技巧,分享給大家。
Ubuntu 下安裝 Sublime Text 3 (Build 3065) 文字編輯器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5-01/112137.htm
=====正文開始=====
1.Sublime Text2 or Sublime Text 3?
雖然兩者用起來差不多,但還是用最新版本吧,雖然是beta版,但是畢竟也有了一些更新,比如介面UI的一些小的變化,安裝的package檔案也是直接安裝在了sublime text3資料夾裡面,而不是安裝在C槽的其他目錄,同時也是一個綠色版本,一些設定也能夠方便備份保留。
2.Sublime Text3是綠色版的,如何新增到右鍵選單,可以快速使用Sublime Text3開啟?
(1)cmd命令中執行:regedit,開啟登錄檔。
(2)依次找到HKEY_CLASSESS_ROOT->*->Shell,下面新建項,命名為Edit with Sublime Text3。
(3)在項“Edit with Sublime Text”下新建字串值,命名為Icon,值為“C:Program FilesSublime Text Build 3065sublime_text.exe,0”,其中黑色地址為 Sublime Text程式檔案地址。
(4)在項“Edit with Sublime Text”下新建項Command,該Command項下預設值修改為“C:Program FilesSublime Text Build 3065sublime_text.exe,1”。
(5)設定完成後,無需重新啟動電腦,就可以在右鍵選單中,顯示Edit with Sublime Text3。
3.Sublime Text3基本介面等引數設定?
Sublime Text3預設介面設定組態檔在Preferences---->Settings-Default。
我們可以通過在Settings-User組態檔中增加值來覆蓋Setting-Default中的設定值,設定值的格式可以參看Setting-Default組態檔中設定,例如下面我設定的字型大小、行高亮顯示和側邊欄資料夾圖示加粗。設定完成後Ctrl+S儲存後,無需重新啟動Sublime Text3即可立即生效。
4.Sublime Text3常用快捷鍵?
有很多快捷鍵是和作業系統一致的,也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其他快捷鍵操作,預設的快捷鍵設定在Preferences--->Key Bindings-Default中,裡面可以查到所有的快捷鍵,同樣可以在Key Bindings-User中,重新設定新的值,來覆蓋預設設定。下圖是我自定義設定的兩個快捷鍵。
下面把我常用的一些快捷鍵總結如下:
(1)格式化程式碼:alt+shift+f 自己設定的,選擇程式碼後按此快捷鍵可以格式化程式碼。
(2)折疊程式碼:ctrl+shift+[ 自己設定的,可以折疊方法裡面的程式碼,當一個類檔案中方法比較多時,可以使用。
(3)開啟剛剛關閉的視窗:ctrl+shift+T 預設設定。
(4)全螢幕顯示:F11 預設設定。
(5)免打擾全螢幕顯示:Shift+F11 預設設定,比F11顯示的更大。
(6)多處選擇相同的詞:Ctrl+D,回退選擇Ctrl+U 預設設定,非常有用,可以試試。
(7)取消視窗顯示:ESC 預設設定,比如當我們Ctrl+F搜尋時,底部會有搜尋方塊,由於找不到上面關閉×,因此按下ESC,就可以很容易關閉了。
(8)在程式碼上面新增一行:Ctrl+shift+Enter 預設設定
(9)逐詞移動:Ctrl+左右鍵 預設設定,直接按左右鍵是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的移動。
(10)顯示類和方法提綱:Ctrl+R 預設設定,可以很容易知道一個類中都有哪些方法。
(11)顯示n個視窗:alt+shift+1,或者2,3...顯示n個視窗,例如寫css的時候,可以一個視窗開html,一個視窗開css
5.Sublime Text3一些有意思的外掛?
Sublime Text3有很多有意思的外掛,可以方便我們的編碼,但是外掛不應該泛濫使用,否則的話,還不如用IDE呢。為方便外掛的安裝和管理,第一個應該安裝的外掛,其實就是包管理外掛,Package Control,這樣以後安裝外掛就方便多了。
(1)Package Control外掛安裝:
1)選擇Sublime Text3選單欄的View--->Show Console,底部出現Console框。
2)將下面程式碼輸入Console框中,按回車,等待安裝成功即可。
import urllib.request,os,hashlib; h = 'eb2297e1a458f27d836c04bb0cbaf282' + 'd0e7a3098092775ccb37ca9d6b2e4b7d'; pf = 'Package Control.sublime-package'; ipp = sublime.installed_packages_path(); urllib.request.install_opener( urllib.request.build_opener( urllib.request.ProxyHandler()) ); by = urllib.request.urlopen( 'http://packagecontrol.io/' + pf.replace(' ', '%20')).read(); dh = hashlib.sha256(by).hexdigest(); print('Error validating download (got %s instead of %s), please try manual install' % (dh, h)) if dh != h else open(os.path.join( ipp, pf), 'wb' ).write(by)
3)安裝成功後,之後安裝別的包,直接按下快捷鍵Ctrl+Shift+P,輸入install,即可安裝包;輸入remove即可刪除已經安裝的包。
(2)折疊狀態保留外掛:BufferScroll
前面我們設定了摺疊程式碼的快捷鍵,但是每次重新啟動Sublime Text3或者重新開啟頁面後,折疊狀態就會消失,安裝完成此外掛後,程式碼折疊狀態就能夠保留了。安裝方法如下:按下Ctrl+Shift+P-->輸入install,選擇Install Package-->輸入BufferScroll,安裝即可。
6.Sublime Text3設定X-debug斷點偵錯PHP程式碼?
Sublime Text3寫js、css和html挺好用的,寫php也非常舒服,雖然偵錯PHP用別的軟體比較好,但是感覺用習慣Sublime Text3了,因此也想辦法為它設定完成偵錯功能,對於偵錯一般小的專案,足夠了。設定步驟如下:
(1)為PHP設定x-debug外掛
1)新建一個php檔案,寫一個方法phpinfo(),在瀏覽器中執行,右鍵檢視原始碼,將html程式碼複製進剪下板。
2)開啟網址:http://xdebug.org/wizard.php,將前面複製的html原始碼貼上到該網站文字方塊內,點選Analyse my phpinfo() output。
3)按照分析結果說明,安裝合適的x-debug外掛,直至安裝成功。
4)修改php.ini檔案,增加一下程式碼:
xdebug.remote_enable=1 xdebug.remote_handler=dbgp xdebug.remote_host=127.0.0.1 xdebug.remote_port=9000 xdebug.remote_log="C:Program FilesPHPxdebuglogxdebug.log"
其中xdebug.remote_log設定xdebug紀錄檔檔案地址,可以設定成自己想要的地址。
5)重新啟動Apache或其他在用的Web Server。
至此,為php設定x-debug外掛成功。
動圖展示16個Sublime Text快捷鍵用法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4-12/110930.htm
Ubuntu 12.10 安裝破解Sublime Text 2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3-07/86898.htm
Ubuntu 13.04安裝Sublime Text 2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3-05/84228.htm
編碼神器——Sublime Text 包管理工具及擴充套件大全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3-10/91701.htm
如何開發 Sublime Text 2 的外掛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3-09/90046.htm
Windows Mac Linux下安裝以及破解Sublime Text 2編輯器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3-08/89452.htm
文字編輯器Sublime Text 使用體驗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3-08/89326.htm
更多詳情見請繼續閱讀下一頁的精彩內容: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5-02/113514p2.ht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