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2 14:32:11
CentOS 6.5遠端登入管理工具SecureCRT的使用
【正文】
虛擬機器版本:VMware Workstation_10.0.3
Linux系統版本:CentOS_6.5(64位元)
一、前言:
前幾天做了一回小白,安裝了上個月發布的最新版CentOS 7 ,發現在學習的時候有很多地方和老版的CentOS不太一樣,以至於出現了很多問題(當然,是對於我這種初學者而言),所以現在又重新裝回了CentOS 6.5進行學習。我們直接進入正題吧。
當在VMware虛擬機器中將CentOS安裝成功後,會在win7系統中模擬出兩個虛擬網絡卡:VMnet1和VMnet8,我們來檢視一下,點選“控制面板--->檢視網路狀態和任務--->更改介面卡設定”,出現如下介面:
開啟虛擬機器,選擇“虛擬機器--->設定”,彈出如下介面:
如果要保證虛擬機器能夠和物理機進行通訊,或者正常上網,一定要保證上圖中右上角的“裝置狀態”為:已連線。
上圖中,網路連線有三種方式,下面詳細介紹一下這三種方式。
用SecureCRT 實現 WIN7 與 Linux 雙向通訊的問題及檔案互傳問題解決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4-08/105412.htm
如何使用SecureCRT6.6.2通過SSH方式登入Ubuntu系統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1-03/33024p4.htm
SecureCRT 連線 Ubuntu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3-06/85824.htm
Ubuntu 12.04 + 虛擬機器VMware 9 + Secure CRT + EditPlus 本地C++開發環境搭建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3-05/84820.htm
利用SecureCRT在Linux與Windows之間傳輸檔案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4-08/105413.htm
Ubuntu 14.10安裝SecureCRT 7.3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4-10/108709.htm
二、Bridge橋接模式、NAT模式、Host-only僅主機模式:
- 橋接模式:虛擬機器使用真實網絡卡進行通訊,設定簡單;只要和真實計算機在同一個網段內,就可以直接通訊;區域網內如果有其他計算機,也可以進行存取。缺點:會佔用網段內的一個IP地址。(類似於一台真正獨立的計算機)
- NAT模式:使用虛擬網絡卡VMnet8進行通訊;只能和本機進行通訊;在此基礎上,虛擬機器可通過主機存取網際網路
- 僅主機模式:使用虛擬網絡卡VMnet1進行通訊;只能和本機進行通訊;不能存取網際網路。
三、Host-only僅主機模式的設定:
(1)首先檢查VMWare服務情況:
選擇“計算機--->管理---服務和應用程式---服務”,找到VMware NAT service和VMware DHCP service,我們啟動它:
(2)檢視虛擬機器網絡卡的網段:
既然使用的是虛擬網絡卡VMnet1,那來檢視一下VMnet1的網段吧:
上圖顯示,VMnet1的IP地址是192.168.154.1,即網段為192.168.154.X(虛擬機器自動分配的地址,每個人的電腦可能不同)
然後開啟本地連線的共用:(不要開啟虛擬網絡卡的共用)
然後我們進入到VMware虛擬機器,將連線模式設定為Host-only模式:
緊接著,開啟VMware的虛擬網路編輯器,看一下設定:
上圖中,可以看到,虛擬的網段也是192.168.154.X
(2)在虛擬機器中進行設定:
開啟CentOS終端,進入root使用者後,輸入如下命令檢視當前的網絡卡資訊:(註:if是的是interface)
ifconfig
顯示資訊如下:
上圖顯示沒有可用的網絡卡(lo即本機回環網絡卡,主要用於本機通訊和測試,不需要插網線就可以ping通自己,沒有太多意義)。
輸入以下命令對網絡卡eth0分配IP地址:(必須要保證和VMnet1為同一個網段192.168.154.X)
ifconfig eth0 192.168.154.2 ifconfig
顯示資訊如下:
(3)在Windows中進行驗證:
在Win7中開啟cmd控制台,輸入如下命令:
ping 192.168.154.2
顯示效果如下,收到了這樣的請求應答包,說明ping通了:
三、NAT模式的設定:
步驟和上面的Host-only模式一樣。
需要注意的是:也要保證虛擬網絡卡VMware8和虛擬機器的IP地址處於同一網段:
最關鍵的命令是:
ifconfig eth0 192.168.221.2
更多詳情見請繼續閱讀下一頁的精彩內容: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5-09/123408p2.ht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