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李察朱威爾事件》影評:媒體和FBI製造的鬧劇

李察朱威爾事件影評

「炸彈是你放的嗎,理查德?」

「你的同夥是誰?」

「人們說你是首要嫌疑犯」

……

你能相信,這時一個剛剛被因發現炸彈,避免了大量人員傷亡,並被人們封為英雄的人被記者這樣追問。是的,一個英雄一夜間變成了惡魔,理查德從天堂掉進了地獄,是誰造成了這樣的局面,是FBI?媒體?還是大眾?

導火索是一名叫克萊爾的中學校長向FBI提供的信息,理查德曾在該中學任保安工作,但後來因學生的舉報使他被學校開除,克萊爾向FBI探員說,理查德曾經騷擾學生(也許只是把學生管的太嚴,並非出於惡意),以及在公路上逼停警車等一系列博取關注行為,與這次的公園爆炸很相似。

理查德發現炸彈包裹

於是這群探員們召開了內部會議,一名探員提出了兩個案例,如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一名警察自己放置炸彈包裹,謊稱自己發現,愛達荷州一名消防員為了獲得救火功勞自己放火,來推斷理查德是自己放置的這個炸彈包裹,並提出了一系列理查德這樣做的動機事例來支撐這樣的論斷,如他無法正確描述當時的現場,他想返回警隊工作。於是FBI派了一個理查德認識的在GBI工作的朋友到了理查德家裡跟理查德聊天,聊天中理查德透露出自己對炸彈的原理似乎非常了解,這些都被這位GBI的朋友的錄音裝置偷偷的錄下來了。

不過,到這裡FBI也只是處於懷疑階段,並沒有展開全面調查,也沒有向公眾告知他們的懷疑。這時,一名凱西的媒體記者從FBI的肖探員那裡套取了這條內部消息,於是她回到單位說服了自己的上司把這件事情發佈出去,為了增加他們媒體報紙的銷量,這時,輿論立刻炸開了鍋,FBI迫於壓力,只能展開全面調查。

可伶的理查德成了利益的犧牲品,從這天開始,FBI用盡手段,甚至不惜欺騙理查德在米蘭達權利上簽字,理查德找來了自己最信任的律師朋友沃森,但是,媒體和輿論的壓力實在太強大,以至於這位朋友開始也懷疑理查德是否真的製造了這起爆炸案,後面和助理在公園現場進行了計時測試,才完全相信了理查德是無辜的。輿論就是如此的強大和殘忍,他能一夜間讓你站在風口浪尖,失去全世界的信任。

沃森告訴理查德,他之所以被懷疑就是因為他的特徵符合嫌疑犯特徵,理查德告訴沃森他幾年沒有交稅,他母親告訴沃森他射擊得了98的高分,這更證實了沃森的推斷。

警察之後繼續展開調查,採集理查德的聲音,搜查他家,甚至將他母親的內衣取走(誰能解釋下如何通過內衣製造炸彈),調查他的朋友達奇斯,將達奇斯列為他的共犯。這一刻,FBI為了完成任務,已經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

FBI誘導理查德接受調查

不過FBI最後還是沒有成功,理查德最後說服了FBI相信自己(也許說是FBI無奈放棄更為合適),理查德被定無罪。

我們這個時代的確需要媒體監督,需要政府機構有所作為,但是我們希望的是不冤枉一個好人,不放過一個壞人,但是影片裡的媒體和FBI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和顏面,無視事實真相,刻意將一個無辜的人推上風口浪尖。雖然理查德最後被證明了無罪,電影結束了,但是這樣的錯誤和悲劇在現實中從來沒有結束,每時每刻都在上演,因為這就是真實的生存環境,媒體需要生存,只能不斷收集爆炸性的新聞,然而什麼樣的新聞才能獲得銷量?英雄出現了?不,是英雄變成魔鬼了,這才是吊起大眾胃口的事件,而且媒體不需要為這樣的後果買單,他們需要的是熱點,需要的是銷量,真相?良知?他們也許會說:哦,這是兩樣是什麼?能變成比薩和漢堡嗎?

飢渴的媒體

我們常常關注娛樂八卦,往往一些負面新聞能得到大量的流量,離婚的,劈腿的比結婚的更吸引人關注,王寶強被扣帽子的新聞比黃曉明結婚的新聞更加勁爆,媒體更嚮往抓住這些熱點,就像很多八卦雜誌,他們不大關心這個明星捐款多少,幫助了多少人,生了幾個孩子,卻關心你的婚姻什麼時候出問題,你和他/她是不是分手了,或者你和和他/她是不是同居了。影片中的理查德一開始被稱為英雄後,沒有多少媒體找他進行採訪,最多就是一個出版商找過他商量出書的事情,然而,當理查德的形象出現了反轉,他的小家立刻被記者堵的水洩不通,就是為了獲取更多不為人知的線索,到了最後理查德被證實清白後,記者又消失了。所謂的媒體就像一群野獸,他們只捕捉自己想要的獵物,毫無情感和憐惜。

如果僅僅是媒體,可能還無法導致理查德蒙受冤屈,如果FBI能夠公正客觀的對待這個案子,也許情況有所不同,畢竟他們認為的有罪還只是他們自己的推斷階段,他們並沒有掌握足夠的證據,但是他們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害怕大眾質疑他們的能力,他們寧可選擇違反程序調查來逼迫理查德承認自己犯罪。理查德相信所謂的「權威「,影片中他對沃森說:「我從小就被教育要尊重權威」,他選擇相信FBI能夠給他清白,甚至在他母親面前為FBI的所作所為進行辯解,他是一個為人正直,富有責任的人。不過,他所面對的「權威」並不一定是忒彌斯(古希臘的正義之神),它也有可能是撒旦,就像影片中沃森對這個天真的理查德說的:「那扇窗戶外面的權威現在想把你生吞活剝」。不過還好,他比《肖申克的救贖》的安迪幸運,FBI不得已還了他清白,沒有將他送上法庭。

影片唯一出現的人性光芒就是那名叫凱西的女記者,雖然她一手導致了這樣的局面,但當她得知理查德是無辜的,她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看清了給他提供消息的FBI探員的真面目,但是一切太晚,她無法改變她所造成的局面了。也許導演希望藉此告訴大家,這個世界還沒有這麼絕望,不是每個人都是魔鬼。

這部電影大膽的反映出了大量的社會現實,政府公信力、媒體的良知在本片飽受質疑,政府無法做到公正,媒體也起不到監督的作用。同時也還原了理查德·朱維爾正直、正義、勇敢的形象,同時告知我們不要相信所謂的權威和輿論,有時候眼見的都不一定為實,況且是沒有證據的推斷,而且作為大眾的我們,要有自己的判斷和思想,不應該被一些人和事所帶偏,應該透過現象去看本質,讓無辜的人也會少些,勇敢的人多些。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