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李察朱威爾事件》影評:如果在批評與嘲諷上更進一步,就足以成經典了

李察朱威爾事件影評

一。

2020年初或者說己亥年春節之前,可以看到《李察朱威爾事件》應該是一件小確幸的事情。從2016年起,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老爺子一年一部的速度不算賀歲,但能每年看到他不失水準的作品也是件不錯的事情。

而近10年間,東木格外喜歡真人改編類的影片,自《胡佛》開始,無一例外,至今出品的全部是真人改編。《李察朱威爾事件》也不例外。

《李察朱威爾事件》是一部劇情片,改編自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爆炸案中一個小保安在事件中遭遇的事情,典型的真人真事。從題材來說就是那種可以引起觀眾共情的小人物遭受政府機器迫害的題材。

角色也很臉譜化,非精英的底層保安母子,鬱鬱不得志的律師,不擇手段挖爆款新聞的女記者,能力平庸甩鍋一流的FBI探員。但好在演員都是戲精。男主角保羅·沃爾特·豪澤與媽媽凱西·貝茨完成度不錯,特別是凱西·貝茨,身為老婆老牌奧斯卡影后(1991年憑《危情十日》獲得)的她,憑藉《李察朱威爾事件》還成功獲得了2020年的金球獎。

不過山姆·洛克威爾的律師難道不是更香嗎?自從靠《三塊廣告牌》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之後,山姆的表演越來越自如,從《喬喬兔的異想世界》到《朱維爾的哀歌》,一年兩次可以在大銀幕看到他,真的好開心。

與《薩利機長》與《騾子》一樣,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現在導演作品非常成熟,故事少有漏洞,完成社會批判的同時鮮明的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最近幾年華語電影市場的走向特別是好萊塢電影有一個顯而易見的趨勢就是大片票房開始下降,華語電影水平提高的同時文化自信慢慢起來了。觀眾對國外電影鑑賞力提高了,質量不是特別過硬的好萊塢電影很難再輕易收割票房了。

尼古拉斯·凱奇已經不能用作例子了,連姆·尼森是更明顯的例子,像連續劇一樣的各種拯救,一部比一部票房低,不是因為製作水平降低了,是中國觀眾品味提高了。這種情況下,購買批片就必須在「價廉」的基礎注意質優了,我認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電影引入內地就是這樣一個大趨勢下的選擇之一。

觀眾要看東木,首先可以假定一個前提,就是對於國內絕大多數人並沒有看過他的電影。雖然沒有看過,不過不妨害通過媒體宣傳簡單了解一下就能知道他曾經非常的出名,這種名氣對於引流入電影院還是有一定作用的。如果類比,大體可以類比為美版周潤發吧,觀眾會在心理上認為,看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總比看連姆·尼森營養要好一些。所以,自2016年起,一年一部引進了《薩利機長》、《騾子》和《理查德朱維爾的哀歌》,這幾部電影哪怕拋開對東木老爺子年齡敬意也是水準之上作品。

幾部電影題材各異,但有一個共通的特點就是敏銳的抓到了社會熱點,差不多都是弱勢者悲歌吧。選取素材本質上中外一樣,只要留意一下報紙或者網站的社會新聞版,保證比電影裡還要光怪陸離還要精彩。這時候小說家或者電影導演們如果想選取作品素材,比拼的就是誰的眼光更毒誰的提煉能力更強。作為人老成精的東木大人,經歷了這麼多風風雨雨,在眼光上還是有些經驗優勢的。

在此祝福東木老爺子長命百歲,一年一部電影和全球觀眾一起開開心心啊!

二。

老而彌堅已是東木老爺的標籤,看看老爺子,總鬧著要退休的昆汀真該買塊豆腐一頭撞死。大家都喜歡,就繼續拍下去吧,別閒著,別鬧情緒,好好幹活,貢獻更多優質作品才是正途。

其實,東木爺爺早在1992年的《不可饒恕》時,就表示那將是他最後一部自導自演的作品。但很明顯他食言了,因為後面的《迫切任務》《百萬美元寶貝》《老爺車》《騾子》都是自導自演的作品,都挺好。

不過,按說一部好作品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打造,太倉促了很難出佳作。但東木老爺子好像是個例外,他大獲成功的《不可饒恕》只拍攝了39天,《神秘河》也是只花了39天,而《百萬美元寶貝》則只拍攝了37天。其他很多作品也是都只花了很少的時間。高年齡,高效率,這樣的東木不服不行。

但話說回來,倉促總不是太好的事,即便是東木,也不能保證每部片都是精品。2018年裡,東木一年出了2部作品,一個是《騾子》,一個是《15點17分,啟程巴黎》,後一部作品的品質就明顯差了很多,給人的感覺就是太倉促。而且,在這兩部作品之後,《李察朱威爾事件》緊跟著就上馬了,至於品質,與2019年同期的《小丑》《愛爾蘭人》《婚姻故事》《從前,有個好萊塢...》《喬喬兔的異想世界》相比,存在明顯的差距,也是存在著倉促感,缺少打磨。

除此之外,仔細想下《李察朱威爾事件》的問題還出現在了哪裡?

作為體育運動會上的恐怖爆炸事件改編,《李察朱威爾事件》可資比較的作品是馬克·沃爾伯格主演的《恐襲波士頓》,以及傑克·吉倫哈爾主演的《堅強》。直觀對比的話,這三部片裡肯定還是《李察朱威爾事件》最好,它綜合了《恐襲波士頓》與《堅強》兩部作品的優點。恰好,《恐襲波士頓》與《堅強》都是圍繞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恐怖爆炸的事件,涉及人物也相互牽連。

《恐襲波士頓》就是一部純正的商業片,將恐怖爆炸事件以戲劇性的形式拍了出來。《堅強》則稍微文藝了一些,講述的是本次恐爆事件中的受害者如何在劫難之後堅強地活下去,本來可以很好,但過於流水賬。這兩部作品都沒能成為經典作品。

《李察朱威爾事件》既講述了恐爆事件發生的過程,又講述了當事人所遭遇的考驗。既有故事,又有人物,還涉及到了司法、新聞層面的制度問題,擁有了相當的深度。綜合成就,明顯高了不少,有些類似丹澤爾華盛頓主演的《航班迫降》。但還是不夠好。

為什麼?

不夠深刻!《李察朱威爾事件》有對新聞機構的辛辣諷刺,還有對司法機關的嘲弄。一個記者,為了挖到獨家新聞,為了報紙的銷量,為了個人的名聲,不惜出賣色相去睡FBI的官員,然後將一個國家英雄弄到身敗名裂。一個FBI調查官,先入為主地將類似案件的案情套到本起恐爆案件中,然後自以為是地將英雄當成犯罪分子,採取誘供、欺詐等各種下作的手段,千方百計地去冤枉好人。而一個小保安,就這麼在國家權力與新聞輿論的雙重壓迫,被反復碾壓,一時間無地自容、百口莫辯,他卻還是相信國家。這種悲哀,極盡諷刺。

但是,《李察朱威爾事件》卻沒有在批評與嘲諷上更進一步,而是輕描淡寫,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使得影片的主題深刻性大打折扣。藝術價值也就相對衰減了下來。其實,再稍微往前一點,就可以成為另一個《華盛頓郵報》了,實在是可惜。

說到底,東木本就不擅長批判。他主要還是講人物的功底更高一些,他的那些大獲讚揚的影片,無不是弘揚偉大人格的片子。如果,將本片交給斯皮爾伯格或者大衛·芬奇來執導的話,可能會更好一些。東木故事講的夠好了,人物也很出色,卻就是差了那麼一口氣,就在於深度與批判性不夠上。

還是可惜了。

*註:本文系與金爍女士合作寫作,版權屬於兩人共同所有。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