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紳士追殺令》影評::吃老本的蓋·裡奇和他新發掘的中年危機

紳士追殺令影評

1.

蓋·里奇是個很神奇的導演。

可能沒有哪一位導演的職業生涯,比蓋·里奇的更適合高開低走這四個字。98年的處女作《兩桿大菸槍》和00年的《偷拐搶騙》是真正意義上的出道即巔峰,快速剪輯、多線敘事、搖滾配樂的風格化手法,搭配上黑色幽默和真正來源於街頭的憤怒與靈氣,讓這兩部深深烙著蓋·里奇標籤的作品重新定義了犯罪類型片,成為眾多新人導演借鑒的模板,也把蓋·里奇這個15歲就被學校開除,非科班出身的英國小混混捧上了神壇。

蓋·裡奇和《兩桿大菸槍》劇組

當時才30出頭的蓋·里奇,瞬間成了英國電影的新希望,被頻頻拿去跟海峽對岸另一位痞子做比。然而,當音像店小子昆汀慢慢成長為現今最有影響力的作者導演之一,建構出獨特的美學和一份精心鋪盤的作品序列時,「英國版塔倫蒂諾」蓋·里奇卻走上了一條很不一樣的、像過山車一樣顛簸起伏的職業道路。這個有著草根趣味的英倫代言人,很諷刺地先被名人婚姻毀了一次,又被好萊塢毀了一次。

很長一段時間裡,蓋·里奇一直頂著「麥當娜丈夫(前夫)」的招牌,在聚光燈之下被拉進女強男弱的庸俗討論。麥當娜這個全球流行文化偶像的光環,自然是比只拍過兩部電影的蓋·里奇大的,而在這段婚姻期間,蓋·里奇只交出了一部為妻子打造的、勇奪當年金酸梅的《浩劫妙冤家》,和在影評人看來較為平庸的《轉輪手槍》、《搖滾黑幫》。

從克里斯托弗·諾蘭到丹尼·博伊爾,當英國老鄉們都在好萊塢取得了藝術和商業的雙重成功,蓋·里奇也迎來了職業生涯的轉折點:《大偵探福爾摩斯》系列。隨著大腐系列大火,蓋·里奇開始在票房靈藥和票房毒藥間來回跳躍,《秘密特工》不溫不火,《亞瑟王:鬥獸爭霸》徹底撲街,然而當大家開始擔憂蓋導的生計時,蓋·里奇又以一個近似合同工的身份把真人版《阿拉丁》打造成了迪士尼最成功的真人電影,揣著跪著掙來的錢回英國拍了這部《紳士追殺令》。

在他投身婚姻又出走好萊塢的這十幾年間,蓋·里奇最鍾愛的那種故事類型和敘事手法已不再流行,而蓋導本人,除了已不再英俊瀟灑之外,也從拍mv起家、靠貴人相助拼拼湊湊才把處女作搞出來的街頭小子變身拿過巨額離婚費的好萊塢商業大導,又在知天命之年重新回到舒適圈中。蓋·里奇的職業生涯充滿了戲劇性,有人惋惜哀嘆,有人鄙夷他的才華太早耗盡,但也有人能從他那些被批評太過商業化的作品裡找到蓋往日才情和靈氣的影子,找到別樣而持久的樂趣。

這就是蓋·里奇作為導演的神奇之處了,與眾多那些活在片場和花絮中的大導們不同,蓋·里奇靠著這些曲折經歷和觀眾們對自己的複雜感情,跳出作品單獨成立為了一個充滿性格渾身是梗的人物。蓋導那些女性角色缺席的作品裡,充斥著男人之間微妙又有張力的曖昧,大偵探福爾摩斯系列被稱作大腐不是沒有原因的,而從福華到美蘇,蓋導的作品產出了歐美同人cp的(小)半壁江山;他和貝克漢姆的跨界情誼以及跟斯坦森的養成系友情為人稱道,跟合作過的演員們關係也都很好,每拍一次片都能讓大家賓至如歸。

這些口碑分化但擁有忠粉的作品、這些外延的cp和八卦,加在一起使得蓋·里奇成為了承受最多催更的導演。全球範圍內無數粉絲,不管出於什麼緣由,都執念相當大地翹首期待蓋·里奇能良心發現拍一拍續集填一填坑,也由此誕生了「蓋·里奇不會數二/數三」「蓋·里奇不配吃烤鴨」這些讓人會心一笑又覺得苦澀的梗。

油管的電影博主Jeremy Jahns這樣形容他對蓋·里奇的感情:好像身處一段二十年的無愛婚姻裡,但仍然懷有堅定信念。讓人失望又惹人憐愛,給人歡樂又吊人胃口,蓋·里奇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存在。

2.

這部集合了豪華卡司的《紳士追殺令》,標誌著蓋·里奇重回最初讓他揚名立萬的犯罪類型片,也是蓋在指導了很長一段時間經典IP後重新開始自己寫劇本。熟悉蓋導的觀眾,能懷著欣喜在《紳士追殺令》裡重溫蓋·里奇常用的那幾板斧,也能在這個不算新穎的故事裡,發現一個不太一樣的蓋·里奇。

和他其他幾部犯罪題材影片一樣,《紳士追殺令》的紛雜故事線沒法用一句話簡單概括。以下是努力後的結果:《紳士追殺令》的故事圍繞在馬修·麥康納飾演的大麻販子Mickey Pearson身上,這個美國人在英國貴族莊園地下鋪開了他的大麻帝國,而如今萌生退意的他打算將生意賣給猶太商人Matthew。

這樁本來簡單的交易,慢慢捲進了同樣覬覦Mickey大麻事業的暴躁中國黑幫Dry Eye和他身後的中國勢力,報社主編和撈油水的狗仔,吸毒的年輕人和俄羅斯黑幫,以及一個拳館教練和他帶領的一幫唱跳rap俱佳的學生們。Mickey這頭叢林中的老獅子,必須帶著他美艷的妻子和同樣美艷的手下Raymond,處理敲詐、威脅、暗處的危險和從天而降的新麻煩。

這樣多條故事線搭建起來的敘事結構和讓暴力合理化的角色設置,雖然並不新鮮,但能讓蓋·里奇舒舒服服且心安理得地吃老本。於是《紳士追殺令》裡,快切、追逃、搖滾配樂、黑色幽默(有一個人叫Phuc)、f和c開頭的髒字、惡趣味的扇耳光一個不落,沒有了迪士尼的束縛和限制,蓋·里奇終於回到了他的快樂老家。

蓋·里奇首先放飛的,是對腦海中那個英國的懷舊與迷戀。雖然在美國走了一大遭,蓋·里奇骨子裡還是相當英國的,於是《紳士追殺令》裡能聽到正宗的可愛考克尼口音,看到表面光鮮的貴族莊園地下是蔓延數里的大麻天堂,男人穿著果醬色的西裝戴著平鴨舌帽,會在酒吧點酒時加一個醃蛋,中餐館裡臥虎藏龍,而街頭少年們在陰霾的天空下無所事事。先不論蓋·里奇構建出的英國有幾分真實,這種執拗而率真的描繪,多少帶著一些江湖氣的浪漫。

蓋·里奇之前的作品總被批評缺少女性角色,甚至蓋本人還被安上了「厭女症」的標籤,但他好像完全沒有悔改的意思,一旦不需要塑造女權公主形象,一轉頭就立馬又寫了一個(幾乎)全男人故事。不光不好好寫女性角色,蓋·里奇在《紳士追殺令》裡甚至連基本的種族政治正確都不管了,對猶太人中國人俄國人的塑造肯定會被不少人定義成助長刻板印象,甚至還有一整段認真討論「black c*unt」是不是種族歧視的台詞。

被罵了這麼多年,又在政治敏感的好萊塢沉浮了這麼久,蓋·里奇應該不會不知道這些雷點,但他彷彿是帶著一股不管不顧的混勁兒,非要用自己那套二十年前的方法和一直以來秉承的觀念去處理人物和故事。這是蓋·里奇的局限,也是他的特別之處。

當然,蓋·里奇這麼些年的好萊塢不是白混的,《紳士追殺令》也提供了一些新鮮事物。整個關於Mickey的故事都帶著一層取巧的自反意味,從一開始觀眾在銀幕上看到就是一個虛實難辨的劇本,由情報販子Fletcher本著敲詐的目的寫成,再向Mickey手下Raymond添油加醋、聲情並茂地講述。

這個設置非常聰明,因為是在講劇本,所以可以自然地帶出Mickey的人物小傳和前情故事,可以自由而合理地轉換視角,補全每一條線索上不同人物的支線劇情。最重要的是,正因為是由他人寫就的「故事」,這個犯罪故事可以不用再去在乎真實性合理性,盡情地玩暴力搞戲劇化,如果有不符合現實邏輯的地方,那全怪Fletcher劇本寫得不好。

這種故事中人講故事的新玩法,讓《紳士追殺令》的整個敘事結構更複雜,也給足了惡趣味的空間,可以時不時插入一段胡編的劇情捉弄一下觀眾,也可以插入新的敘事方法,讓Fletcher和Raymond玩起角色扮演和配音秀。

雖然落後了當年的同儕昆汀這麼多年,蓋·里奇在《紳士追殺令》裡終於開始思考自反性和電影媒介了。除了講劇本的這層對電影的自知和致敬科波拉《對話》的彩蛋台詞們,蓋·里奇最後甚至讓Fletcher拿著劇本走進了Miramax的辦公室,站在自己也有出演的《秘密特工》海報前大談特談續集事宜。雖然《秘密特工》海報出現在那是完全不合理的(畢竟《祕密特工》當時賠的可是華納的錢),但這個小驚喜帶著一種固粉或者說溜粉的自戀,也進一步模糊了《紳士追殺令》故事虛實的邊界。

除了電影,《紳士追殺令》對媒介的思考還囊括了傳統報業和Youtube新媒體。拍mv出身的蓋導態度是非常明確的,毫不留情地把報社主編丟去睡豬,面對新媒體卻不吝嗇預算地加拍了一個嘻哈mv,還喜滋滋地專門放到片尾字幕顯擺。

但拋開這些讓粉絲們略感欣慰的進步,《紳士追殺令》和前作最明顯的不同,或許在於年齡感。蓋·里奇已經51歲了,不再是當年的毛頭小子,而當年故事裡那些在酒吧徹夜狂歡耳朵裡點火的年輕人,都變成了步入中年的「紳士追殺令」。《紳士追殺令》中主角們遇到的危機幾乎都是老vs青的,Mickey遇上了囂張的不把前輩放在眼裡的Dry Eye,Raymond去處理吸毒青年時還不得不追趕街頭少年,拳擊教練既得教訓插隊的熊孩子,又要替館裡的嘻哈唱將們收拾殘局。

在這些追逃與暴力之中,主角們都幾乎經歷了一定程度的力不從心,顯示出年齡帶來的些微酸楚。Mickey這個融入英國的美國人彷彿是蓋里奇自身的投射,他的疲勞和退意,以及被裹挾在混亂中的無力感,似乎都映照出蓋·裡奇本人正在經歷的中年危機。《愛爾蘭人》裡的黑幫們老了,《紳士追殺令》裡的罪犯也不再年輕。但在這層帶著悲哀的描繪背後,似乎還有一層亮色的自滿和奮起,紳士追殺令最終都各自破除困局承擔起教導者的責任,用槍和巴掌重新奪回了掌控權,維護他們親手搭建起來的秩序。

《紳士追殺令》背後的蓋·里奇,不再崇尚暴力的無因,也不再風風火火快意恩仇。他變成了這群穿套裝的中年紳士追殺令,舉著槍教育年輕人要遵守規則尊重秩序,抽大麻可以,但永遠不能碰海洛因。

3.

蓋·里奇的每部電影,基本都能做到一種奇異的「賓主盡歡」,導演玩得開心,演員也玩得開心。《紳士追殺令》銀幕上各角色之間的火花,大概就是這種開心的絕佳證明,畢竟蓋·里奇能把自己設計的暖腿烤肉兩用桌放到《紳士追殺令》裡當重要道具再拿去賣,還用這部電影撮合了馬修·麥康納他媽和休·格蘭特他爸。

除了這種歡快,蓋導的電影能騙來好卡司的另一個原因,是蓋·里奇非常厲害的(男性)角色塑造能力。雖然他每部作品都人物眾多導致單個人物銀幕時間較少,蓋·里奇卻總能用一句必殺的精妙one-liner打造出不落俗套的人物,讓角色背後的演員脫穎而出,達到角色和演員互相成就的境界。也難怪皮特看了《兩桿大菸槍》後就爭著要去演《偷拐搶騙》。

《紳士追殺令》裡最突出的表演有些意外地來自休·格蘭特,休叔大概是少有的晚年迎來事業上升期的演員,而《紳士追殺令》裡的Fletcher在《帕丁頓熊2》之後再次證明了休·格蘭特不需靠美貌的實力。讓休·格蘭特這樣一個生活裡最恨狗仔的人去演Fletcher這個兩面三刀的狗仔是個很有意思的選角,而當Fletcher浮誇的彩色眼鏡遮住了休·格蘭特標誌性的下垂眼,休·格蘭特或許是第一次完全消失在了角色後。

科林·法瑞爾也是《紳士追殺令》裡的一大驚喜,在這個故事裡他的眉毛終於不靈活了,變成手靈活,承擔起了替蓋·里奇打出「阿奇之掌」的重要職責。《紳士追殺令》裡的拳館教練像游離於江湖之外卻最守道義的高人,而科林·法瑞爾眼鏡一扶,脖子一縮兩手一插肩,這個角色就立馬成立了。

除了總能給好角色,蓋·里奇電影的另一個功勞在於蓋導挑男演員的好眼力和出色得不像直男的審美,把一眾演員收拾得漂漂亮亮,能讓已經成裘禿的裘德·洛再變回花,能讓石油王子變chic型男,德州大漢穿高領毛衣戴精緻耳釘。在良心發現的蓋·里奇手下,被他坑過一次的查理·漢納姆終於有了一個配得上他外表的代表作,雖然他不得不承擔起《紳士追殺令》中的賣腐任務,被說makes a good wife還要講top和bottom的彩蛋台詞,查理·漢納姆這塊寶藏也終於能被世人挖掘了。

雖然很膚淺,但單就這方面的貢獻,也不得不誇一句蓋·里奇了不起。

4.

蓋·里奇是個很神奇的導演。人們總會對所謂「高開低走」的人生故事有無限惋惜,但像蓋這樣,走了彎路卻仍有藝術理想,有高質量的老本可以吃,有一眾漂亮演員可以用,有一群粉絲等著他會數數,也算是有意思且獨一無二的職業生涯。

只要玩得開心,就不失為一個好故事。對於《紳士追殺令》,對於蓋·里奇,都是這樣。


2.12更新:今天《阿拉丁2》官宣了,還是由蓋·裡奇執導。蓋接下來的職業路看來還是會很有趣,但感覺這麼長一篇寫給蓋的情書算是白寫了。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