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登月先鋒》影評:「登月先鋒」細節中勾起好奇心

登月先鋒影評

前段時間,劉慈欣在榮獲「2018年克拉克想象力服務社會獎」的時候,發表了一段演講。

劉慈欣發表演講

他講到「在現實中的2018年,再也沒有人登上月球。在IT所營造的越來越舒適的安樂窩中,人們對太空漸漸失去了興趣,更願意在VR中體驗虛擬的太空。」

然後,也對現如今的科幻作品,進行了悲觀的點評,提到「科幻的想象力由克拉克的廣闊和深遠,變成賽博朋克的狹窄和內向。」

這段演講發人深省,也讓自己重新審視為什麼那麼喜歡科幻電影?曾幾何時,總覺得那些轟炸眼球的特效,才是讓自己掏錢買票進入影廳的唯一動力。

不過回頭再看,給自己留下深刻記憶的並不是漫威系的超級英雄,而是那些能開啟你無限思考的《2001太空漫遊》、《星際穿越》、《降臨》……

2001太空漫遊

沉浸在影像中,去感受複雜的時間和空間維度,挑戰自身已有的認知維度,來滿足自己無限的好奇心。

正如《登月先鋒》中,當高司令被問到太空飛行的重要性時,他說到:太空飛行並不是為了探索而探索。它能讓我們看清一些東西,一些也許之前就應該,現在才能夠看清的東西。

不過,這部電影顯然並不能激起太多人的好奇心,因為它更像是一部披著科幻外衣的傳記片,故事的核心聚焦的是在月球上留下第一個腳印的尼爾·阿姆斯特朗。

關於電影的劇情,並沒有太多可以講述的,像這種全人類關注的事件,網絡上能找到的資料,要比電影承載的更多。

《登月先鋒》其實更多的是在描述,在滿足好奇心的道路上,那些讓人焦慮的「細節」。

以往的科幻作品,為了保證戲劇衝突,總會截取一些重大的事件,並進行放大。而這部電影的重點刻畫對象,則是無處不在的「細節」。

《登月先鋒》紀錄片式的主觀視角,讓那些在以往科幻作品中被忽略的元素,變得既熟悉又陌生,飛船上的一顆顆螺絲釘看得十分清楚、升空過程中耳邊聽到金屬的碰撞聲、腳底下的艙體與空氣摩擦變得通紅……你可以跟阿姆斯特朗一起,感受到自己身處的危險和灰飛煙滅的壓力。

正如導演所說,「He wanted it to feel immersive and realistic like a documentary」 ,為了營造電影紀錄片式的真實感,採取了各種方法。

整部電影採用手持攝影的方式,有時候也會故意做出虛焦的效果,讓影像更具有說服力。

為了拍出頭盔上完美的反光效果,劇組棄用綠幕,在X-15模型機前面,搭建了一個180度的LED大屏。

劇組也會找到之前的錄像,進行畫面制式的調整和二次調色,從而跟電影其他鏡頭相匹配。

歷史影像

電影鏡頭

即便是登月這樣的重頭戲,也沒有使用綠幕,在一個採石場完成了拍攝。

而電影,也在這種波瀾不驚中,復刻了整個人類登月的歷史。

看到有評論說,高司令在電影中始終是一個機器人表情,和電影一樣波瀾不驚。不過試想,一個情緒很不穩定的人,NASA會讓他飛去太空執行任務嗎?

正是這樣的特質,才讓阿姆斯特朗成為一個偉大的宇航員,雖然也因此與觀眾產生了距離感。

而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的那一腳,不僅滿足了全人類的好奇心,更讓好奇心放大。他讓我們把視角投入到了更加浩瀚的星空,人類好奇心最好的去向和歸宿。

最後,電影的結尾很有意思,跟導演之前的《爆裂鼓手》和《愛樂之城》一樣,都是兩個主人公相視無言的鏡頭。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