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芭蕾少女夢》影評:最美變性芭蕾少女夢,別只因為挑戰禁忌而看到她

芭蕾少女夢影評

男扮女裝,常常被戲稱為「女裝大佬」。

但不認同自己的生理性別,大概是這個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之一。

這類人不僅長期處在自我否定之中,還時常會遭到別人的異樣的眼光和嘲笑。

精神醫學上統稱這些人為「跨性別者」(Transgender),可謂是少數群體中的少數群體。

有些跨性別者迫切希望通過手術改變自己的生理性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變性人」。

說起變性人,家喻戶曉的金星,作為一名變性藝人曾經惹過不少爭議。

舞蹈家金星在6歲的時候,就意識到自己希望成為一個女生,於是下定決心,在27歲時做了變性手術。

1995年,金星在北京香山醫院進行了變性手術,手術過程還被導演張元全程紀錄,拍攝成了紀錄片《金星小姐》。

而朱莉和布拉德·皮特的女兒希洛,也在11歲的時候也開始接受荷爾蒙阻斷劑的注射。

朱莉接受《Vanity Fair》雜誌採訪時曾自曝:「希洛希望當一個男孩子,所以她簡剪短了自己的頭髮,她喜歡穿男孩子的衣服,她覺得自己跟她的哥哥們是一樣的。」

研究表明,其實兒童在3—5歲時就已經能夠擁有genital knowledge(生殖性判斷)和 gender constancy(性別恆久性)意識

讓58位實驗對象(31位女童, 27位男童)觀察兒童的全裸或半裸圖片,左邊的是彰顯兒童性別的圖片,右邊的是該兒童變裝後的圖片。

研究結果顯示,40%的兒童都能夠識別變裝後的兒童性別。

也就是說3到5歲的兒童,就已經能夠擁有持續性的性別認知。

所以,跨性別者其實是先天的。

他們往往在很小的時候,就對自己的生理性別產生了懷疑。

在影視作品中,我們也經常能看到一些跨性別者。

例如《丹麥芭蕾少女夢》中的小雀斑,《男孩別哭》中的希拉里·斯旺克。

埃迪·雷德梅恩 Eddie Redmayne 《丹麥芭蕾少女夢》

希拉里·斯萬克 Hilary Swank《男孩別哭》

從這些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跨性別者所要面對的種種困難和誤解。

而他們身上雌雄同體的神秘氣質,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今天要介紹的這部2018年上映的比利時電影《芭蕾少女夢》,講述的也是這樣一位跨性別舞者的故事。

這部小眾題材的電影一上映就口碑爆棚,贏得各國媒體的讚譽。

不僅在2018戛納電影節斬獲了金攝影機獎(導演處女作獎),也提名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豆瓣評分8.2。

芭蕾少女夢

導演:盧卡斯·德霍特

編劇:盧卡斯·德霍特/安吉洛·提森

主演:維克托·波爾斯特/阿里耶·沃索爾特

上映日期:2018-05-12(戛納電影節)/2018-11-01(荷蘭)

片長:105分鐘

這部豔驚四座的電影,也是導演盧卡斯·德霍特(Lukas Dhont)本人的處女作。

2009年,導演盧卡斯·德霍特在比利時當地的報紙上看到一條新聞——

一個芭蕾少女夢想成為芭蕾舞者,卻生錯了性別,她想成為真正的芭蕾少女夢。

導演那時候只有18歲,正在經歷自己的身份認同危機,這個故事激勵了他。

於是盧卡斯·德霍特決定,將這個故事拍成電影。

盧卡斯·德霍特 Lukas Dhont

而海報上那位優雅的芭蕾少女夢,其實由一位男孩,維克托·波爾斯特(Victor Polster)扮演。

不得不說導演選人的眼光獨到,雖然這是維克托的第一部電影,但他的表演真實細膩。

不僅做到了神似,外型看上去也很有說服力。

憑借在本片中的出色的表現,維克托·波爾斯特獲得第71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最佳演員獎。

維克托·波爾斯特 Victor Polster

舞蹈演員出身的維克托·波爾斯特在片中同樣扮演一位「舞痴」,15歲的跨性別者Lara。

Lara的生理性別是男孩,心理性別是芭蕾少女夢。

對15的他來說,人生有兩個終極夢想——

跳好芭蕾舞,以及做完變性手術,徹底成為一個芭蕾少女夢。

然而這兩件事,幾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變性手術,當然也不是說做就能做的。

不僅身體上要承受痛苦,還要面臨手術失敗的風險。

跳芭蕾,對於15歲才開始練習的她而言,「年齡太大」。

直接被學校認為不可能成功,但因為她的決心很堅定,還是願意讓她試試。

這兩件事,難度更大的或許是變性。

為此,Lara一直在服用荷爾蒙藥物,

生活中的她也是留著長髮,甚至自己穿耳洞,只為了盡可能讓自己看上去更像個芭蕾少女夢。

但畢竟生理仍然是男,每當面對男性生理現象,心理為女性的Lara只感到痛苦和無奈。

Lara原是家中的長子,名叫 Victor。

和父親生活在一起,還有一個上幼兒園的可愛弟弟。

平日照顧弟弟的她,儼然一副姐姐樣。

Lara非常希望,周圍人能把她當成一個真正的芭蕾少女夢看待。

僅僅是弟弟的老師詢問一句,她是不是姐姐,都可以讓她開心一整天。

雖然長期服用抑制發育的藥物,但Lara的骨骼還是明顯比一般芭蕾少女夢更健壯。

不可避免地還是會偶爾流露出男相,這也使她在生活中處處流露出不自信。

芭蕾對體型的要求本來就很嚴苛,為了看起來不那麼「壯」,Lara長期節食。

再加上高強度的芭蕾練習,Lara比同齡人消瘦很多。

營養不良的她,被醫生認為暫時還不適合做變性手術,這讓她陷入一種矛盾的境地。

當然Lara已經非常幸運,她生活在一個寬鬆包容的環境中,周圍大多數人都是接納的態度。

進入舞蹈學院之後,她也很快就融入了芭蕾少女夢群體。

更幸運的是,她有個無限支持和理解她的父親。

無論是去醫院面診還是去舞蹈學院面試,父親總是全程陪伴,默默支持著。

當她迷茫無助時,父親會告訴她:「你已經成為很多人的榜樣了。」

但Lara並不想成為榜樣,她只想成為一個芭蕾少女夢。

聽上去如此簡單,卻又如此困難。

即便大環境對她來說,已經十分友好,但也還是會有尷尬的時候。

比如老師當眾詢問其他女生,是否接受Lara在女生更衣室換衣服。

同時讓Lara閉上眼,其他女生舉手表態。

又或者在舞蹈學校裡,每次上完課就算滿身大汗,也從不與姑娘們一起洗澡。

其他姑娘的不介意,在她看來更是一種憐憫和獵奇。

雖然大家都知道Lara的事,但誰也沒有真的看過她的身體。

在一次在姑娘們組織的聚會上,大家都玩得很開。

有人突然提議想看看Lara的下體,Lara是拒絕的。

但在芭蕾少女夢們的脅迫下,她最終不得不,在眾目睽睽之下展示自己的私處。

獵奇心得到滿足的芭蕾少女夢們,一個個流露出惡作劇得逞後的得意。

這深深刺傷了敏感的Lara。

這些芭蕾少女夢,擁有著Lara夢寐以求的身體。

課間時,Lara常羨慕地看著熱舞的她們,肆意展示自己柔軟且富有曲線的身體。

而Lara就像個笨拙的醜小鴨,穿練功服前還要用膠帶封住自己的下體,來掩蓋男性生理特徵。

如果我們設身處地的想想,身為芭蕾少女夢有天醒來發現自己多了個「零件」會有多麼崩潰,也許就能理解跨性別者的這種痛苦了。

Lara不僅要竭力掩飾生理特徵,還要比其他芭蕾少女夢更刻苦練習芭蕾。

一般學習芭蕾的芭蕾少女夢都是從12歲開始練足尖,15歲的勞拉顯然錯過了最佳時期。

而且她的腳也並不適合穿女芭蕾舞者的足尖鞋,所以經常練到受傷流血。

然而她展現出驚人的毅力,其他人休息時他還在堅持練習。

連老師都被感動,說她對自己要求太高。

鏡頭裡的Lara,看上去優雅美麗,完全是一個可愛芭蕾少女夢模樣。

這樣的她當然不乏異性的追求,但Lara每次都只能害羞地躲閃。

一次,她終於鼓起勇氣和男孩約會。

然而氣氛曖昧之際,還是落荒而逃。

她明白,此時的自己,還不是個真正的「女人」。

她害怕被人當成怪物。

回家之後,Lara久久凝視著鏡中的自己。

她十分渴望變成芭蕾少女夢,但醫生以她營養不良為由拒絕手術。

Lara感覺自己已經不能再等了。

忍無可忍的她,終於在一個清晨,拿起了剪刀。

上演了自宮的一幕……

當她在醫院醒來,陪伴在身邊的還是慈愛的父親。

父親一直握著她的手,Lara淚流滿面。

也許命運和Lara開了個天大的玩笑,讓她生錯了性別。

但顯然,也給了她一份深沉的父愛。

影片結尾,Lara剪了短髮,大步穿行在人群中。

此時的她一掃過去的羞怯和不自信,仰起的臉龐多了一份從容。

也許她已經接受了變性手術,我們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Lara學會了接納自己。

而看完電影之後,我才發現,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Lara是有現實原型的,一位名叫Nora的舞蹈家。

右為比利時跨性別舞者 Nora Monsecour

其實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對自己不滿意的地方,也許是外貌,也許是性格。

很多人因此自卑,甚至自我厭惡。

就想Lara一樣,無法面對真實的自己。

而電影最希望傳達的,就是告訴我們如何認同自己,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本文作者:RAMA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