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絕望者之歌》影評:友愛的界限

絕望者之歌影評

1. 不知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功利心、出人頭地雖然常常有不可忽視的負外部性,但如果以環境保護、弱勢群體利益,而犧牲後發者的「躍升」的機會,這同樣難以持續。

2. 現實是,相當部分的一群人先關注自己、自己的家人,而後才有其他陌生人,哪怕這種「差序」的注意力分配,使得世界更加「零和博弈」。

3. 儘管自己如何行思,受到整個社會的影響,但是如果要改變,最直接的手段似乎依然是從自己開始。然而,自我的境遇、對改變的理解卻無法剝離其生長的環境、信息渠道。忽視社會框架,拒斥對自己的整全性理解,無論哪種改變都會異常艱難:因為人的快樂與痛苦,不單單是家人造成的,如果不能影響人身居的社會,自我的大多數改變,都不可能徹底與持續。

4. 血緣之外,功利計算,家庭之內,共情互助——友愛為什麼應該止於親緣?誠然,似乎任何「魯莽」的人性改造,業已造就數以萬計的災難,但這是否不可反駁地宣告:所有拓展人類同情心的嘗試,都是吸食「鴉片」者的「烏托邦幻想」,以及我們必須學會對蒙受厄運的不幸者視而不見?

5. 人類集體協商、編造神話、制定規則,並傳承後代,以期「共同生活」,但哪種神話可以讓人更加「無私」?又有哪種規則不至於矯枉過正,進而無意中助長人性中的「精緻利己」之心?平等先於自由,還是自由先於平等?這或許更多仰賴實地實情,就像愛護與嚴苛都是孩子所必需、寬容與底線為相伴者所不可廢止,但唯一不變的是,「共同生活」要求理性溝通、將心比心和不再逃避。

6. 然而,又是什麼讓上述技藝,得以生根發芽?畢竟,在諒解之前,人容易動怒;在應對之時,人習慣於拳腳相加;在理性之後,人還會忍不住地自證"高人一等"……愛並不足夠,甚至友也會耽於情慾,每一次的衝動與狂亂,如果不能服從於對後果的前瞻,那麼相愛便也離不開"相殺"。

7. 為了消除不公,人類所需要的,不僅是天衣無縫的行為原則,而且是持續不斷的「反求諸己」和「寬以待人」。但是,這一種良善的習慣,似乎並沒有因為科技進步、生活改善,而得到更加廣泛的培養。恰恰相反,人類開始更加頻繁地使用「雙重標準」,這一充滿短見的惡語。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