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默愛》影評:陰沉、粗糲、原始,某種生命力在其中掙扎、堅持著自己。

默愛影評

如果不把《默愛》看作是戀情片,還是不錯的。畢竟真實人物歷史背景過於出彩,影片也有一半時間在介紹前情提要(相關人物背景)。天知道我有多愛Mary一個人在海邊撿石頭的場景,粗糙的麻布裙擺,勞作的雙手,指縫間的泥沙;陰沉的天空,呼嘯而淩烈的海風,黑色的泥土和沙石,遠古時代的聯結、呼喚和鐫刻印記!彷彿是弗里德里希畫作再現,並且附加了一種粗糲、原始、質樸實在的感受,海水、泥土、石塊的腥味瀰漫在空氣中。

情感推進部分實在很敷衍,直接生硬攻壘。

影片真正的心碎時刻其實是Mary在櫥窗中看到自己的化石,然後劇情在矛盾中達到全劇高潮,點明主題「默愛是你客廳玻璃櫃中換了標籤的玩物,也是我的生命」。得出結論:Mary的畢生摯愛是化石,雖然當時的大英博物館並沒有給予這位最偉大的古生物學家任何一點點認可。全劇終。(這樣看起來還是挺震撼的)

補充:後來看到了很多寫得非常精彩的影評,很多都是圍繞底層階級的生活、女性地位、人物性格與命運展開的,非常到位,使影片的層次在我心目中更上了一個台階。

海邊戲水那一段拍得也挺好。建議把這段專門拿出來做成短片,然後再去參加lgbt競賽單元,雖然不能拿獎,但也足以讓人眼前一亮。(bushi

再寫一點關於人物和我自己的感受。真實的Charlotte比Mary大11歲,而且也十分精通地質和古生物。影片完全沒有做這些設定,很是遺憾。導演反而將其打造成一個能做Mary女兒的傻白甜公主,最後一招也是蠢得沒邊。以及,最遺憾的事情是,我發現自己完全get不到羅南的顏,感覺好像小男孩,然後就…「女裝大佬」(?不是)。另外,凱溫在其他電影裡的顏(泰坦尼克號、暖暖內含光、朗讀者),部部都能把我磕昏,唯獨這部電影不行,哈哈,導演真有你的。最開始傳出影訊說凱溫要和羅南拍姬片的時候,我:what,年少的夢想終於要被演繹了嗎?看完電影,我:what,凱溫演的是年老以後的我自己?被動、孤獨、自閉社恐、固執,土裡土氣、寡氣襲人。——完全無法進行羅曼蒂克的延想!反正,旁觀戀情就好。畢竟這部電影實際上是部傳記片。導演似乎並不是想讓我們如願以償地進入某種溫柔鄉,而是把我們拋入維多利亞時期底層人民的生活,在那裡,艱苦、貧困、骯髒,卻有著學識淵博的瑪麗安寧,在孤獨與美好嚮往中沉浮與掙扎,一生都堅持著自己。

12-13補充一些:

許多評論都過於糾結於這部電影中有沒有體現愛。對於我來說,整部電影最震撼的地方除了那句it’s only a maid,還有就是對於精緻櫥窗中化石的久久凝望,戀情真的是其次了。夏洛特帶來的一場羅曼蒂克顯然是短暫的,也不必細究深度,它先像是一夜火炬,照見女主幽深的內心及情慾世界,激發一種生命力;而後這種依戀情緒又與階級隔閡形成強烈對比,使矛盾更為深入、立體。在階級現實中,雙方處於鴻溝兩岸;然而實質上她們並不完全對立,一些互相欣賞、渴望以及女性共同體的現實又為互通創造了迴旋餘地。悖論之下才有更持久的回味空間啊。

《默愛》收獲了許多差評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要歸因於前期宣傳在百合戀情方面造勢過度,讓絕大多數觀眾先入為主把注意力放在情感線上,殊不知這只不過是一照光而已,就把觀眾晃糊了眼,定睛看看,才發現它只是為了照亮孤僻一隅、深邃艱刻的靈魂角落,而那個獨立堅強又傑出的靈魂及其經歷的種種不公才是電影的實質核心。

以及…女性的愛和欲望什麼時候才能在大眾眼中不再捆綁。刻畫慾望也可以拍出不錯的電影。慾望是比愛更淺顯,但這也為同一部作品中的其他現實內容、主題(如孤獨、個體信仰等)留下了更大的拓展空間,使其更深刻、立體。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